答案部分
一、單項選擇題
1
[答案]:B
[解析]:在產品成本按年初固定成本計算法適用于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多,但各月變化不大的產品或月末在產品數量很小的產品;定額比例法適用于各項消耗定額或成本定額比較準確、穩定,但各月末在產品數量變動較大的產品;約當產量法適用于產品數量較多,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化也較大,且生產成本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的產品。
[該題針對“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分配”知識點進行考核]
2
[答案]:D
[解析]:甲產品應分擔的人工費=1 200×(70 000+10 000)/(1 200+800)=48 000(元)。
[該題針對“要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知識點進行考核]
3
[答案]:C
[解析]:定額比例法適用于各項消耗定額或成本定額比較準確、穩定,但各月末在產品數量變動較大的產品。
[該題針對“定額比例法的應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4
[答案]:D
[解析]:采用直接分配法,應直接將輔助生產費用直接分配給輔助生產以外的各受益單位,所以本題中供水車間對輔助生產車間以外的各受益單位分配水費的總成本就是實際發生的90 000元。
[該題針對“輔助生產費用的直接分配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5
[答案]:B
[解析]:本題中交互分配前供水車間實際發生的費用為315 000元;應負擔供電車間的電費為99 500元;供電車間耗用水175 000噸,應負擔的費用=315 000/1 750 000×175 000=31 500(元),所以,供水車間對輔助生產車間以外的受益單位分配水費的總成本=315 000+99 500-31 500=383 000(元)。本題原理:先根據各輔助生產車間內部相互供應的數量和交互分配前費用分配率(單位成本),進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后再將各輔助生產車間交互分配后的實際費用(即交互分配前的費用加上交互分配轉入的費用,減去交互分配轉出的費用)按對外提供勞務的數量,在輔助生產以外各受益單位之間進行分配。
[該題針對“輔助生產費用的交互分配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6
[答案]:C
[解析]:應計入產品成本但不專設成本項目的各種費用應通過制造費用賬戶核算。
[該題針對“制造費用的核算內容”知識點進行考核]
7
[答案]:C
[解析]:該題中本月發生車間管理人員工資計入到制造費用中,金額為100 000元。機器工時比例法下,制造費用分配率=制造費用總額÷機器運轉總時數=100 000÷(3 000+2 000)=20;本月B產品應分配的制造費用=20×2 000=40 000(元)。
[該題針對“制造費用的分配”知識點進行考核]
8
[答案]:A
[解析]: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計劃成本分配法、順序分配法和代數分配法等。選項
B
C.D屬于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的方法。
[該題針對“輔助生產費用分配方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9
[答案]:A
[解析]:B產品應分配的聯合成本=300/(200+300)×8 000 000=4 800 000(元)。
[該題針對“聯產品成本分配方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10
[答案]:B
[解析]:選項B,計入營業外支出。
[該題針對“停工損失的核算”知識點進行考核]
11
[答案]:C
[解析]:第一道工序的完工率=40×50%/(40+60)=20%
第二道工序的完工率=(40+60×50%)/(40+60)=70%
月末在產品約當產量=100×20%+200×70%=160(件)
[該題針對“約當產量比例法的應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12
[答案]:C
[解析]:本期發生的產品成本=12(直接材料)+4(直接人工)+2(制造費用)=18(萬元)。完工產品成本=期初在產品成本+本期發生的產品成本-月末在產品成本,因此該企業10月份完工產品的生產成本為7+18-6=19(萬元)。
[該題針對“產品成本的確定及核算”知識點進行考核]
相關推薦:
2012年初級會計職稱《初級會計實務》單元測試題匯總
2012年初級會計職稱《會計實務》知識點課后練習匯總
熱點推薦:
2012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新舊教材對比情況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