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動性比率
流動性比率是用來衡量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的比率,旨在分析短期內企業在不致使財務狀況惡化的前提下,利用手中持有的流動資產償還短期負債的能力大小。因此,流動性比率重點關注的是企業的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
企業的流動資產主要包括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和存貨等幾項資產,它們能夠在短期內快速變現,因而流動性很強。流動負債是指企業要在一年或一個營業周期內償付的各類短期債務,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等。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一個共同特征是由于存續期較短,它們的市場價值與賬面價值通常較接近。
常用的流動性比率主要有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兩種。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流動比率可以看成是流動資產對于流動負債的覆蓋率。流動比率大于1,意味著企業可以運用流動資產的變現來足額償付其短期債務,這是企業的短期債權人所希望看到的。對于短期債權人來說,流動比率越高越好,因為越高意味著他們收回債款的風險越低。但對于企業來說并不是這樣,因為流動資產的收益率較低,這部分資產比重過大勢必影響到企業的經營獲利或者投資盈利狀況。
(2)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存貨的流動性較差,變現需要通過銷售來實現,速動比率總是不會大于流動比率的,相對于流動比率來說,速動比率對于短期償債能力的衡量更加直觀可信。一般來說,速動比率大于2時,企業才能維持較好的短期償債能力和財務穩定狀況。
流動資產的內部轉換不會改變流動比率,但是會改變速動比率。
(二)財務杠桿比率
與流動性比率一樣,財務杠桿比率同樣是分析企業償債能力的風險指標。財務杠桿比率衡量的是企業長期償債能力。也稱為財務杠桿比率。常用的財務杠桿比率有下面幾種。
1.資產負債率=負債/資產
資產負債率是負債總額(包括短期負債和長期負債)占總資產的比例。資產負債率是使用頻率最高的債務比率。但資產負債率多大最為合適,是難以精確計算決定的。資產負債率在同行業企業的比較中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2.權益乘數=資產/所有者權益=1/(1-資產負債率),權益乘數又稱為杠桿比率。
負債權益比=負債/所有者權益=資產負債率/(1-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權益乘數和負債權益比三個比率其實是同一意思,都是數值越大代表財務杠桿比率越高,負債越重。
對于債權人來說,利息倍數越高越安全。對于舉債經營的企業來說,為了維持正常的償債能力,利息倍數至少應該為1,并且越高越好。若利息倍數過低,企業將面臨虧損、償債的穩定性與安全性下降的風險。
(三)營運效率比率
營運效率用來體現企業經營期間的資產從投入到產出的流轉速度,可以反映企業資產的管理質量和利用效率。營運效率比率可以分成兩類:
(1)短期比率,這類比率主要考察存貨和應收賬款兩部分的使用效率,因為它們是流動資產中的主體部分,又是流動性相對較弱的。
(2)長期比率,主要指的是總資產周轉率,考察的是企業賬面上所有資產的使用效率。
1.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顯示了企業在一年或者一個經營周期內存貨的周轉次數。其公式為:
存貨周轉率=年銷售成本/年均存貨
存貨周轉率越大,說明存貨銷售、變現所用的時間越短,存貨管理效率越高。在計算存貨周轉率時,我們代入計算的年均存貨通常是指年內期初存貨和期末存貨的算術平均數。例如假設企業年初存貨是20000元,年末存貨是5000元,那么年均存貨就是(20000+5000)/2=12500(元)。
利用存貨周轉率,我們很快可以算出存貨周轉一次平均要花多長時間,這就是存貨周轉天數,其公式為:
存貨周轉天數=365天/存貨周轉率
例如,如果一家企業的存貨周轉率是4,這意味著這家企業平均只要花365/4=92(天)就能將庫存的存貨全部銷售出去。
(四)盈利能力比率
1.銷售利潤率=凈利潤/銷售收入
(1)銷售利潤率是指每單位銷售收入所產生的利潤。
(2)一般來說,其他條件不變時,銷售利潤率越高越好;但當其他條件可變時,銷售利潤率低也并不總是壞事,因為如果總體銷售收入規模很大,還是能夠取得不錯的凈利潤總額,薄利多銷就是這個道理。
2.資產收益率=凈利潤/總資產
(1)資產收益率計算的是每單位資產能帶來的利潤。資產收益率是應用最為廣泛的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之一。資產收益率高,表明企業有較強的利用資產創造利潤的能力,企業在增加收入和節約資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資產收益率的特點是它所考慮的凈利潤僅僅是股東可以獲得的利潤,而資產卻是包括股東資產和債權人資產在內的總資產。
3.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所有者權益
(1)凈資產收益率也稱權益報酬率,強調每單位的所有者權益能夠帶來的利潤。
(2)凈資產收益率高,說明企業利用其自由資本獲利的能力強,投資帶來的收益高;凈資產收益率低則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