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9】(大型箱涵頂進施工)
1.背景:
某市主干道下穿鐵路站場線采用頂進箱涵施工,箱涵設計:單節箱涵四孔道,總寬32m,高5m,總長度38.5m,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箱涵前端設斜面鋼刃角。箱涵預制工作坑土質為粉質黏土、地下水位于地面以下4m,基坑采用放坡明挖和輕型井點降水,并設置了防雨排水設施,計劃6月10日雨期開始前實現頂進就位。
項目部編制軌道加固方案,采用軌束梁加固鐵路線路,以保障列車按正常速度行駛;制定了頂進時對箱涵結構的監控方案,經項目部技術負責人批準后實施。
開工后,由于降水措施不利,工作坑開挖進度緩慢,進度計劃滯后。預制箱涵達到設計強度并完成頂進后背的制作時,頂進施工進入雨期。為加快施工進度,項目部采用輪式裝載機直接開入箱涵孔內鏟挖土體,控制開挖面坡度為1:0.6,鋼刃腳進土50mm,根據土質條件每次開挖進尺0.5m,并在列車運營時連續頂進。
箱涵頂進接近第一條線路時,夜間遇一場大雨,第二天正在頂進時,開挖面土方坍塌,造成安全事故。
問題:
1、本工程基坑降水井宜如何布置?頂進作業前基坑應做好哪些防雨排水工作?
2、指出項目部編制的軌道加固與監控測量方案及審批存在的問題,并寫出正確做法。
3、就工程進度滯后,指出項目部應采取的控制措施。
4、分析頂進方案和施工可能存在的引起列車顛覆的安全隱患。
5、分析開挖面坍塌的可能成因有哪些?
參考答案:
1、①基坑為矩形,井點宜在基坑外緣呈封閉狀態,距邊坡上口外緣1~2m,所采用的降水方式能保證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0.5~1m;
②防雨排水系統:砌擋水磚埂或疊土埂;基坑底部邊緣設排水溝、集水井,準備好抽水設施隨時排除積水
2、存在問題:①采用軌束梁加固線路不適用大型箱涵;②僅有橋涵結構的監測;③兩個方案的審批程序不符合規范要求。
正確做法:①大型箱涵應采用橫梁加蓋、縱橫梁加固、軌束梁及鋼板脫殼法,嚴格控制車速;
②應對原線路加固系統、橋體各部位、頂力系統和后背進行測量監控,測量監控方案應納入到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技術方案中;
③方案必須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批準方可執行
3、應緊密跟蹤計劃的實施并進行監督,當發現進度計劃執行受到干擾時,應采取調度措施,調整資源配置,以控制進度計劃的有效實施
4、存在的可能引起列車顛覆的
隱患:①加固方案不當;②監測方案不符合規定;③列車未限制車速;④在列車運行時仍連續頂進;⑤土體開挖采用逆坡挖土(先下后上);⑥鋼刃角吃土深度不夠;⑦挖土坡度超標
5、可能原因有:
①雨水侵蝕致開挖面土體強度降低;②列車未限速增加振動荷載;③輪式裝載機逆坡挖土;④開挖面坡度不得大于1:0.75;⑤鋼刃腳進土應在100mm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