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國家工作人員甲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某單位謀取利益。隨后,該單位的經理送給甲一張購物卡,并告知其購物卡的價值為2萬元、使用期限為1個月。甲收下購物卡后忘記使用,導致購物卡過期作廢,卡內的2萬元被退回到原單位。關于甲的行為,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甲的行為不構成受賄罪
B.甲的行為構成受賄(既遂)罪
C.甲的行為構成受賄(未遂)罪
D.甲的行為構成受賄(預備)罪
答案:B
解析:根據《刑法》第385條,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是受賄罪。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國家工作人員甲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某單位謀取利益后,收受他人財物的行為屬于受賄既遂,其次甲未能利用這一財物致其失效,屬于犯罪后對贓物的處置,不影響犯罪的既遂。
20.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A.將強制猥褻婦女罪中的“婦女”解釋為包括男性在內的人,屬于擴大解釋
B.將故意殺人罪中的“人”解釋為“精神正常的人”,屬于應當禁止的類推解釋
C.將偽造貨幣罪中的“偽造”解釋為包括變造貨幣,屬于法律允許的類推解釋
D.將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罪中的“情報”解釋為“關系國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開或者依照有關規定不應公開的事項”,屬于縮小解釋
答案:D
解析:A項中將強制猥褻婦女罪中的“婦女”解釋為包括男性在內的人,應屬于類推解釋。故A不正確。將故意殺人罪中的“人”解釋為“精神正常的人”顯然縮小了此處人的外延,屬于縮小解釋。B項說法錯誤。我國現行刑法明文禁止類推解釋,另外變造貨幣是獨立罪名,無須類推解釋。C項說法錯誤,故本題應選D項。
(2005年)
1.1997年3月刑法修訂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頒布了幾個單行刑法和幾個刑法修正案?
A.一個單行刑法和四個修正案
B.一個單行刑法和五個修正案
C.兩個單行刑法和四個修正案
D.兩個單行刑法和五個修正案
答案:無答案(當年參考答案為B)
解析:單行刑法是指國家以決定、規定、補充規定、條例等名稱頒布的、規定某一類犯罪及其刑事責任或者刑法的某一事項的法律。目前只有全國人大常委會1998年12月29日頒布的《關于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一個單行刑法。刑法修正案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刑法》具體條文的修改,不屬于單行刑法,目前共有6個修正案,分別頒布于1999年12月25日、2001年8月31日、2001年12月29日、2002年12月28日、2005年2月28日和2006年6月29日。
本題出在2005年,當年刑法修正案只有五個,所以2005年司法考試給出的參考答案是B,而現在再做該題,已經沒有正確答案了。
2.我國刑法規定了____法定原則,____法定原則的經典表述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刑法同時規定了____相適應原則,即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____和承擔的____相適應:死刑只適用于____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在這段話的空格中:
A.2處填寫“罪刑”,4處填寫“罪行”
B.3處填寫“罪刑”,3處填寫“罪行”
C.4處填寫“罪刑”,2處填寫“罪行”
D.3處填寫“罪刑”,2處填寫“罪行”
答案:D
解析:將此題作為填空題來做,不要提前看答案。依次填充的詞語是:罪刑、罪刑、罪刑、罪行、刑事責任、罪行。
3.某外國商人甲在我國領域內犯重婚罪,對甲應如何處置?
A.適用我國刑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B.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C.適用該外國刑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D.直接驅逐出境
答案:A
解析:《刑法》第6條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所以根據該條的規定,外國商人在我國犯重婚罪,當然適用我國刑法。
4.下列有關單位犯罪的說法哪一項是錯誤的?
A.信用卡詐騙罪的主體可以是單位,但貸款詐騙罪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
B.行政機關可以成為單位犯罪的主體
C.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私營企業不能成為單位犯罪的主體
D.經企業領導集體研究決定并實施的盜竊電力的行為,可以成立單位犯罪,但不對單位判處罰金,只處罰作出該決定的單位領導和直接實施盜竊行為的責任人員
答案:AD【司法部答案:D】
解析:信用卡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行為。《刑法》第196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四)惡意透支的。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并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后仍不歸還的行為。根據本條的規定,單位并不能構成本罪,所以A項本當選,但是司法部給定的參考答案中并沒有A,我們認為本題應選AD.
《刑法》第193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的;(二)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的;(三)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的;(四)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或者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的;(五)以其他方法詐騙貸款的。我國現行法律并沒有規定單位可以成為貸款詐騙罪的主體,對于單位的貸款詐騙行為以合同詐騙罪論處。所以A項的表述是正確的,不應當選。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規定,刑法第三十條規定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既包括國有、集體所有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也包括依法設立的合資經營、合作經營企業和具有法人資格的獨資、私營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
第2條規定,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不以單位犯罪論處。
第3條規定,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關自然人犯罪的規定定罪處罰。
所以BC兩項是正確的,不應該選。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單位有關人員組織實施盜竊行為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批復》規定,近來,一些省人民檢察院就單位有關人員為謀取單位利益組織實施盜竊行為如何適用法律問題向我院請示。根據刑法有關規定,現批復如下:
單位有關人員為謀取單位利益組織實施盜竊行為,情節嚴重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以盜竊罪追究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刑法264條的盜竊罪并未將單位列為犯罪主體,因此單位不能構成盜竊罪。經企業領導集體研究決定并實施的盜竊電力的行為,是盜竊罪的普通共同犯罪行為。
所以D項表述不正確,應當選。
2013年司法報考信息:2013司法考試時間|報名時間|報考指南 在線咨詢
考生練筆:2011-2013年司法考試免費模擬試題及答案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章節試題及答案
國家司法考試《卷二》歷年真題及答案分析匯總
司法考試行政法案例試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