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
1.在醫務社會工作中,社會工作者要為因疾病而面臨危機處境中的病人及其家屬進行危機干預。在危機干預時,要強調介入的( )。
A.服務性
B.預防性
C.及時性
D.長效性
2.社會工作者在醫療機構中通常以團隊的形式開展工作。醫務社會工作中的團隊合作是指( )。
A.社會工作者之間的合作
B.社會工作者與院內其他專業人員的合作
C.社會工作者與社區的合作
D.社會工作者與患者家屬的合作
3.某醫院的社會工作者小申接到病人家屬的求助,希望她參與處理一起病人與醫院的醫療糾紛。此時,小申的立場應當是( )。
A.站在病人的立場,協助處理糾紛
B.站在醫院的立場,協助處理糾紛
C.代表醫政管理部門,協調雙方糾紛
D.站在第三方的立場,協助處理糾紛
4.醫務社會工作是醫療衛生服務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下列社會工作服務中,不屬于醫務社會工作內容的是( )。
A.對患者進行心理社會評估
B.對醫療事故進行鑒定
C.對患者和家屬進行情緒疏導
D.對絕癥患者提供臨終關懷
5.9歲的小芹患上了影響正常呼吸的神經炎癥,嚴重時需要呼吸機幫助其呼吸,目前人住醫院的重癥監護室,在一段時間內父母不能探望。據醫護人員反映,小芹以為父母不要她了,不配合治療。于是,小芹父母向社會工作者求助。下列做法中,對小芹來說最合適的是( )。
A.購買禮物送給她
B.轉達父母對她的問候
C.請父母寫信給她
D.請父母參加,支持小芹
6.大力夫妻帶著16歲的女兒來見社會工作者,女兒出現厭食癥已有半年,明顯消瘦,無法上學。面談過程中,社會工作者發現,大力因婚外情一年前開始與妻子鬧離婚,很少回家。大力的妻子除了哭泣,就是在女兒面前不停地抱怨丈夫。社會工作者經過分析,認為女兒的厭食癥與他們的夫妻關系有關。根據結構式家庭治療原理,社會工作者對該家庭干預的主要目標應是( )。
A.改善夫妻關系,幫助夫妻妥善處理婚姻問題
B.改善親子關系,減少母親情緒對女兒的負面影響
C.重構家庭界限,引導母親不再讓女兒涉入夫妻次系統
D.調整家庭結構,協助父母齊心協力幫助女兒走出困境
7.小勇是一名精神分裂癥患者,正接受住院治療。主治醫生告訴社會工作者小李,這已經是小勇第三次人院了。他每次在醫院的治療效果都很理想,但一回到家,病情就會反復。針對小勇的情況,小李首先應做的是( )。
A.了解其家庭狀況
B.幫助其家庭成員增能
C.開展家庭治療
D.滿足其家庭成員需要
8.小明媽媽因小明上課不遵守紀律而向社會工作者小秦尋求幫助。小明媽媽:“我家小明真是太笨了,成績一直是年級最差的,上課不好好聽講,常常變著法兒和老師搗亂,我真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小秦:“聽了您的介紹,我感覺,小明沒有把聰明用在學習上,如果小明把聰明用在學習上,您說一說他的學習會有什么不同?”在上述提問中,小秦采用的家庭干預技巧是( )。
A.觀察
B.對質
C.再標簽
D.例子使用
9.小麗是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一個多月后每天放學回家都說自己肚子疼。小麗媽媽帶她到醫院檢查后沒有找到任何病因,于是向社會工作者小秦求助。小秦計劃依據生態系統理論探索小麗的家庭與學校之間的互動關系,這是小麗生長環境的( )系統。
A.微觀
B.中觀
C.外部
D.宏觀
10.學校社會工作者小勇運用個案管理方法幫助貧困學生解決他們所面臨的問題。當服務結束時,小勇從“資源—社會支持網絡—服務對象”的對接程度來評估服務成效。小勇的上述工作屬于( )評估。
A.學生狀況
B.資源整合
C.服務系統傳輸
D.社會支持網絡
參考答案:CBDBD DACBC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符合題意,至少有1個錯項。錯選,不得分;少選,得部分分)
1.學校社會工作者小于發現她所服務的學校中有許多父母長期在外省打工的“留守兒童”,因而設計了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服務計劃。根據“考慮服務對象的發展階段和特點”的原則,小于選擇的介人行動應包括( )。
A.促進學校、家庭關注“留守兒童”的三餐飲食營養
B.通過溝通技巧訓練以提高“留守兒童”人際交往能力
C.鼓勵并組織“留守兒童”參加勤工儉學活動以增強自立能力
D.組織“留守兒童”與其父母的親子互助活動以維護親情
E.為“留守兒童”的生活照顧者開辦有關兒童生理、心理知識講座
2.急診室收治了一名從高處跌落而昏迷不醒的5歲男孩,在詢問病史時,男孩的母親語無倫次,護士發現男孩身上有多處舊傷,便請來了社會工作者。社會工作者走訪了男孩父母、親戚、鄰居、居委會和幼兒園。社會工作者此舉的目的是( )。
A.診斷男孩的受傷程度
B.預估男孩的治療結果
C.評估男孩環境中的風險因素
D.了解男孩成長經歷
E.了解男孩的家庭環境
參考答案:ABDE 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