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軍體所社會工作者小徐發現,一些軍體老人對社會組織提供的社會化養老服務存在疑惑,尤其不能接受這類機構的有償服務。為此,小徐小徐設計了小組工作方案,旨在幫助軍體老人轉變對社會化養老服務的態度,讓他們更好的適應社會化養老服務,在小徐的方案中,其工作介入重點應聚焦在軍休老人的________。
A.健康養生
B.認知重構
C.居家安全
D.社交技能
2.社會工作者小林在入戶走訪評估時發現,劉阿姨的家庭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條件,但劉阿姨并沒有提出申請。劉阿姨認為自己雖然出行需要坐輪椅,行動不便,但依然有動手能力,希望能自食其力,為就讀初中的女兒做榜樣。對此,小林適宜的做法是( )。
A.向劉阿姨介紹國家教助政策設立的目標
B.勸說劉阿姨繼續申請救助,保障基本生活
C.尊重劉阿姨的意見,為其提供相關工作信息
D.尊重劉阿姨的意見,停止為其開展救助服務
3.14歲的大壯是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與奶奶相依為命。最近,大壯因厭學情緒嚴重與奶奶沖突不斷,無論奶奶怎么勸說,大壯都不想去上學了,于是奶奶向社會工作者小寧尋求幫助。小寧遵循家庭處境化原則為大壯和奶奶提供服務,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 )。
A.約定奶奶和大壯都在家的時間去探訪
B.去學校向老師和同學了解大壯的情況
C.邀請大壯參加社區的青少年成長小組
D.請奶奶下次與大壯一同來與小寧交談
4.學校社會工作者小王發現四年級某班有些學生存在不尊重他人,不善團結合作、遇到矛盾沖突也不能很好溝通交流等問題。為改變這種狀況,小王為該班學生開設了社交技巧訓練課程。小王下列做法中,有助于提升學生社交技巧的是_______。
A.引導學生探討誠信守法的議題
B.教授學生提升自尊自信的方法
C.指導學生學習贊賞別人和正確回應別人的贊賞
D.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思維方式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5.社會工作者在進行社區需求評估時,記錄了各方的訴求,反映出了不同的社區需求。下列表述中,反映出規范性需求的是( )。
A.老年人:“社區應建一個養老中心。”
B.障礙人士:“社區應配備一個康復訓練室。”
C.居民:“我們社區的綠化比其他社區差遠了。”
D.街道辦事處主任:“社區缺少一個日間照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