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
1、教育發展階段上,包括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的教育是哪一個階段的教育?( )
A遠古教育
B古代教育
C現代教育
D二十一世紀教育
2、什么是教育目的在各級各類學校教育中的具體化?( )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標
C教育方針
D教育內容
3、青少年是社會權利的( )
A客體
B既是主體,也是客體
C主體
D從屬者
4、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屬于( )
A學生從屬于于教師
B教師應當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C教師是服務員,學生才是教學進程的主宰
D學生有學習的權利,也有不學習的權利
5、構成課程的三種基本成分( )
A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學習活動方式
B課程目標、課程計劃和課本
C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課程標準
D課程內容和學習活動方式
6、“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通過獨立探索,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獲取知識和發展能力”的教學方法是( )
A實驗法
B發現法
C情景教學法
D演示法
7、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遵循一定的步驟,下面正確的步驟是( )
A布置作業;引起動機;呈現教材;舉例說明;歸納概括
B引起動機;舉例說明;歸納概括;呈現教材;布置作業
C舉例說明;引起動機;歸納概括;呈現教材;布置作業
D引起動機;呈現教材;舉例說明;歸納概括;布置作業
8、正常秩序而共同遵循的最簡單、最起碼的道德規則是( )
A職業道德
B社會公德
C文明規則
D道德規范
9、伴隨道德認識所產生的,在心理上對某種道德義務的愛慕或憎恨等體念,是( )
A道德意志
B道德認識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為
10、教師在教育實踐中的主要對象是( )
A家長
B管理者
C教師
D學生
11、技能學習階段的正確順序是( )
A定向;分解;熟練;定位
B定向;分解;定位;熟練
C分解;定位;熟練
D定位;分解;熟練
12、提出先行組織者策略,源于( )
A奧蘇貝爾
B布魯納
C皮亞杰
D杜威
13、教學工作的基本規范是( )
A教學目標
B教學組織形式
C教學原則
D教學方法
14、一個學生平均每天用于主干活動和輔助活動的學習時間及所完成的全部學習量,是( )
A學習活動總量
B學時
C學習強度
D知識學習量
15、教會學生做人屬于( )
A德育
B智育
C體育
D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