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一》第二章節整合了原二章和四章的內容,其中炮制方法中,炒法、煮法中增加了槐花、檳榔、干姜、遠志的炮制;此外,其他制法中增加了干餾法、制絨法以及拌衣法三種炮制方法,并分別增加了中藥竹瀝、蛋黃油、艾葉、燈心草。
一、新增考點
1、炒法和煮法
炒黃 | 生槐花 | 清肝瀉火、清熱涼血;多用于血熱妄行,肝熱目赤,頭痛眩暈,瘡毒腫痛 |
炒槐花 | 苦寒之性緩和,有殺酶保苷作用。清熱涼血作用弱于生品。止血作用遜于槐花炭而強于生品,多用于脾胃虛弱的出血患者。如治腸風便血的地榆槐角丸 | |
槐花炭 | 澀性增加,以止血力勝。多用于咯血、衄血、便血、崩漏下血、痔瘡出血等出血證 | |
炒焦 | 生檳榔 | 殺蟲破積、降氣行水、截瘧。用于絳蟲,姜片蟲,蛔蟲及水腫,腳氣,瘧疾 |
炒檳榔 | 緩和藥性,以免克伐太過而耗傷正氣,并能減少服后惡心、腹瀉、腹痛的副作用 | |
焦檳榔 | 長于消食導滯。用于食積不消,瀉痢后重。一般身體素質稍強者可選用炒檳榔,身體素質較差者可選用焦檳榔 | |
炒炭 | 干姜 | 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用于中焦寒邪偏盛而兼濕者以及寒飲伏肺的喘咳;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痰飲喘咳 |
姜炭 | 長于止血溫經;用于各種虛寒性出血 | |
炮姜 | 長于溫中止痛、止瀉和溫經止血。用于陽虛失血,吐衄崩漏,脾胃虛寒,腹痛吐瀉 | |
煮法 | 生遠志 | 刺激咽喉,多外用,用于癰疽腫毒,乳房腫痛 |
制遠志 | 以甘草湯制遠志。安神益智;用于心悸,失眠,健忘,精神不安 | |
蜜遠志 | 潤肺化痰止咳增強,用于寒痰咳逆,咳嗽痰多,咳吐不爽 |
2、其他制法
干餾法 | 竹瀝 | 清熱豁痰、鎮驚利竅;用于肺熱痰壅,咳逆胸悶,痰熱蒙蔽清竅諸證,中風痰迷,驚癇癲狂等,為痰家之圣劑 | |
蛋黃油 | 清熱解毒;用于燒傷,濕疹,耳膿,瘡瘍已潰等癥 | ||
制絨法 | 艾葉 | 生艾葉 | 性燥,祛寒燥濕力強,對胃有刺激性,多外用 |
艾絨 | 治老人丹田氣弱,臍腹畏寒,小兒受寒,腹痛作瀉 | ||
醋炙艾葉 | 溫而不燥,并能緩和對胃的刺激性,逐寒止痛作用增強 | ||
艾葉炭 | 溫經止血作用增強。用于崩漏下血,月經過多,或妊娠下血 | ||
醋炙艾葉炭 | 溫經止血的作用增強。用于虛寒性出血 | ||
拌衣法 | 燈心草 | 生燈心草 | 利水通淋。用于心煩失眠,尿少澀痛,口舌生瘡 |
朱砂拌燈心 | 以降火安神力強。多用于心煩失眠,小兒夜啼。不宜入煎劑 | ||
青黛拌燈心 | 偏于清熱涼血。多用于尿血 | ||
燈心炭 | 涼血止血,清熱斂瘡。外用治咽痹,乳蛾,陰疳。可縮短出血和凝血時間 |
二、考情分析
炮制是《中藥一》的重要考點,本次增加的8種中藥的炮制作用都需要花時間記憶,同時各中藥之間的區分點也要掌握好。
由于炮制內容涉及的考試分值較多,故炮制類考題一般在四種題型中都有分布,單選題一般是3~4分,配伍題5~7分,綜合分析題2~3分,多選題1分左右。
三、備考建議
炮制類考點的復習難點在于當一個中藥炮制方法不同時,它的功效及主治也會不一樣,單個中藥的不同炮制品需要作區分,不同中藥的不同炮制品也要作區分。
功效類似中藥非常容易混淆,建議考生們復習時放平心態,切忌焦躁。結合口訣、關鍵詞、圖表等方法加深考點的記憶。
2020年中藥類新增考點文字下載版已上線,記不住的考點、背不會的難題全都給你解決。更多備考資料請關注本站“考試社區”版塊。點擊免費下載!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