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周期成本分析例題:
1、影響工程壽命周期的因素比較多,一般可歸納為:[ ]
A、物理磨損 B、功能和技術磨損 C、社會和法律磨損 D、自然磨損 E、經濟磨損
答案:A、B、C
分析:工程壽命周期是指工程產品從研究開發、設計、建造、使用直到報廢所經歷的全部時間。影響工程壽命周期的因素比較多,一般可歸納為:物理磨損,經濟磨損,功能和技術磨損,社會和法律磨損。
2、在工程壽命周期成本中包括資金意義上的成本和[ ]。
A、環境成本 B、社會成本 C、經濟成本 D、質量成本 E、進度成本
答案: A、B、
分析:在工程壽命周期成本中,不僅包括資金意義上的成本,還包括環境成本、社會成本。
3、壽命周期成本的一級構成包括[ ]
A、建筑成本 B、前期費 C、設置費 D、維持費 E、經營成本
答案: C、D、
分析:壽命周期成本的一級構成包括設置費(或建設成本)和維持費(或使用成本)。建筑成本、前期費在建設成本中。在工程竣工驗收之前發生的成本費用歸入建設成本,工程竣工驗收之后發生的成本費用(貸款利息除外)歸入使用成本。在一般情況下,運營及維護成本往往大于項目建設的一次性投入。
4、常用的壽命周期成本評價方法有[ ]
A、CE法
B、固定費用法
C、固定效率法
D、權衡分析法
E、oE法
答案:A、B、C、D、
分析:常用的壽命周期成本評價方法有費用效率(CE)法、固定效率法和固定費用法、權衡分析法等。
5、費用效率是指[ ]與工程壽命周期成本的比值。
A、系統效率
B、工程經濟系統效率
C、成本系統效率
D、工程系統效率
答案: D、
分析:費用效率(CE)是指工程系統效率(SE)與工程壽命周期成本(LCC)的比值。
6、關于費用效率正確的是[ ]
A、費用效率= 系統效率(SE) /(設置費(IC)十維持費(SC))
B、CE值愈小愈好
C、費用效率=系統效率(SE)/壽命周期費用(LCC)
D、如果CE公式的分子為一定值,則可認為壽命周期成本少者為好。
E、費用效率=系統效率(SE) /設置費(IC)+維持費(SC)
答案:A、C、D、
分析:費用效率(CE)是指工程系統效率(SE)與工程壽命周期成本(LCC)的比值。其計算式如下:
費用效率(CE)=系統效率(SE)/壽命周期費用(LCC)= 系統效率(SE) /(設置費(IC)+維持費(SC))
CE值愈大愈好。如果CE公式的分子為一定值,則可認為壽命周期成本少者為好。
7、是[ ] 將費用值固定下來,然后選出能得到最佳效率的方案。
A、費用法 B、固定費用法 C、固定效率法 D、效率法
答案: B、
分析:所謂固定費用法,是將費用值固定下來,然后選出能得到最佳效率的方案。反之,固定效率法是將效率值固定下來,然后選取能達到這個效率而費用最低的方案。
8、[ ]是壽命周期成本的評價方法
A、費用項目分別估算法
B、費用效率法
C、類比估算法
D、費用模型估算法。
答案: B、
分析:常用的壽命周期成本評價方法有費用效率(CE)法、固定效率法和固定費用法、權衡分析法等。費用模型估算法,參數估算法,類比估算法,費用項目分別估算法是費用估算的方法。
9、權衡分析法在系統效率SE和壽命周期成本LCC之間進行權衡時,可以采用以下的有效手段[ ]:
A、通過增加設置費使系統的能力增大。
B、通過增加設置費使產品精度提高,從而有可能提高產品的售價。
C、通過增加設置費,使產品的使用性能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可使售價和銷售量得以提高。
D、通過增加設置費使生產成本降低。
E、通過減少設置費使生產成本降低。
答案:A、B、C、
分析:權衡分析法在系統效率SE和壽命周期成本LCC之間進行權衡時,可以采用以下的有效手段:
l)通過增加設置費使系統的能力增大(例如,增加產量)。
2)通過增加設置費使產品精度提高,從而有可能提高產品的售價。
3)通過增加設置費提高材料的周轉速度,使生產成本降低。
4)通過增加設置費,使產品的使用性能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例如,使用簡便,舒適性提高,容易掌握,具有多種用途等),可使售價和銷售量得以提高。
10、工程數量的計算主要通過工程量計算規則計算得到。工程數量按照計量規則中的工程量計算規則計算,其精確度按下列規定:[ ]
A、以“噸”為單位的,保留小數點后三位
B、以“噸”為單位的,保留小數點后二位
C、以“個”、“項”等為單位的,應取整數
D、以“立方米”、“平方米”、 “米”為單位,應保留二位小數
E、以“立方米”、“平方米”、 “米”為單位,應保留三位小數
答案: B、C、D、
分析:工程數量的計算主要通過工程量計算規則計算得到。工程數量按照計量規則中的工程量計算規則計算,其精確度按下列規定:
①以“噸”為單位的,保留小數點后三位,第四位小數四舍五入;
②以“立方米”、“平方米”、 “米”為單位,應保留二位小數,第三位小數四舍五入;
③以“個”、“項”等為單位的,應取整數。
11、除另有說明外,所有清單項目的工程量應以[ ] 計算
A、計算工程量 B、完成后的凈值
C、 定額工程量 D、完成后的凈值加損耗
答案: B、
分析:工程數量的計算主要通過工程量計算規則計算得到。工程量計算規則是指對清單項目工程量的計算規定。除另有說明外,所有清單項目的工程量應以實體工程量為準,并以完成后的凈值計算;投標人投標報價時,應在單價中考慮施工中的各種損耗和需要增加的工程量。
12、工程量清單計價制度要求采用[ ]的合同計價方式。
A、總價合同B、固定總價合同C、單價合同D、可調整總價合同
答案: C、
分析:單價合同的特點是合同中各工程細目的單價明確,承包商所完成的工程量要通過計量來確定,單價合同在合同管理中具有便于處理工程變更及施工索賠的特點,且合同的公正性及可操作性相對較好。工程量清單計價制度要求采用單價合同的合同計價方式。
13、工程量清單計價制度中工程招投標階段敘述正確的是[ ]
A、招標單位在初步設計或部分施工圖設計完成后,即可委托編制單位編制工程量清單
B、可以不編標底
C、單價由投標人根據自己的施工組織設計以及招標單位對工程的質量要求等因素綜合評定后填寫。
D、如果招標單位不允許調整工程量,投標人發現主要項目或工程量大的項目有較大誤差時,可以利用調整這些項目單價的方法解決。
E、如果招標單位不允許調整工程量,投標人發現主要項目或工程量大的項目有較大誤差時,可以附函說明的方法調整這些項目工程量。
答案:A、B、C、D、
分析:1、招標單位在工程方案、初步設計或部分施工圖設計完成后,即可委托標底編制單位
(或招標代理單位)按照統一的工程量計算規則,再以單位工程為對象,計算并列出各分部分項工程的工程量清單(應附有有關的施工內容說明),作為招標文件的組成部分發放給各投標單位。
2、在分部分項工程量招標清單中單價與合價由投標人根據自己的施工組織設計(如工程量的大小、施工方案的選擇、施工機械和勞動力的配備、材料供應等)以及招標單位對工程的質量要求等因素綜合評定后填寫。
3、投標單位接到招標文件后,要視招標單位是否允許對工程量清單內所列的工程量誤差進行調整決定審核辦法。如果允許調整,就要詳細審核工程量清單內所列的各工程項目的工程量,對有較大誤差的,通過招標單位答疑會提出調整意見,取得招標單位同意后進行調整;如果不允許調整工程量,則不需要對工程量進行詳細的審核,只對主要項目或工程量大的項目進行審核,發現這些項目有較大誤差時,可以利用調整這些項目單價的方法解決。
4、 程量清單計價方法的招標方式下,由業主或招標單位根據統一的工程量清單項目設置規則和工程量清單計量規則編制工程量清單,鼓勵企業自主報價,業主根據其報價,結合質量、工期等因素綜合評定,選擇最佳的投標企業中標。在這種模式下,標底不再成為評標的主要依據,甚至可以不編標底。由市場的參與雙方主體自主定價,符合價格形成的基本原理。
14、在工程壽命周期成本中,正確的是 [ ]
A、環境成本和社會成本必須借助于其他方法轉化為可直接計量的成本
B、在計算成本時,應對他們的影響進行分析甄別,剔除不屬于成本的系列
C、它們對工程建設的影響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
D、它們對工程建設的影響是正面的
E、它們對工程建設的影響是負面的
答案:A、B、C、
分析:在工程壽命周期成本中,環境成本和社會成本都是隱性成本,它們不直接表現為量化成本,而必須借助于其他方法轉化為可直接計量的成本,這就使得它們比資金成本更難以計量,對工程建設的影響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前者體現為某種形式的收益,后者則體現為某種形式的成本。在分析及計算成本時,應對他們的影響進行分析甄別,剔除不屬于成本的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