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計算分析題
1、某投資者準備從證券市場購買A、B、C、D四種股票組成投資組合。已知A、B、C、D四種股票的β系數分別為0.7、1.2、1.6、2.1。現行國庫券的收益率為8%,市場平均股票的必要收益率為15%。要求:(1)采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分別計算這四種股票的預期收益率。(2)假設該投資者準備投資并長期持有A股票。A股票上年的每股股利為4元,預計年股利增長率為6%,現在每股市價為58元。問是否可以購買?(3)若該投資者按5:2:3的比例分別購買了A、B、C三種股票,計算該投資組合的β系數和必要收益率。(4)若該投資者按3:2:5的比例分別購買了B、C、D三種股票,計算該投資組合的β系數和必要收益率。(5)根據上述(3)和(4)的計算,如果該投資者想降低風險,應選擇哪一種投資組合?
答案:
(1)這四種股票的預期收益率分別為:
KA=8%+0.7×(15%-8%)=12.9%
KB=8%+1.2×(15%-8%)=16.4%
KC=8%+1.6×(15%-8%)=19.2%
KD=8%+2.1×(15%-8%)=22.7%
(2)A股票價值
=4×(1+6%)/(12.9%-6%)=61.45(元)
A股票可以購買。
(3)ABC組合的β系數
=0.7×(5÷10)+1.2×(2÷10)+1.6×(3÷10)=1.07
ABC組合必要收益率
=8%+1.07×(15%-8%)=15.49%
(4)BCD組合的β系數
=1.2×(3÷10)+1.6×(2÷10)+2.1×(5÷10)=1.73
ABC組合必要收益率
=8%+1.73×(15%-8%)=20.11%
(5)該投資者為降低投資風險,應選擇ABC投資組合.
解析: (來源:www.examda.com)
2、某公司2006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表如下:
公司2006年的銷售收入為100000元,流動資產的周轉率為2次,銷售凈利潤為10%,現在還有剩余生產能力,即增加收入不需進行固定資產投資,此外流動資產及流動負債中的應付賬款均隨銷售收入的增加而增加。(1)如果2007年的預計銷售收入為120000元,公司的利潤分配給投資人的比率為50%,其他條件不變,那么需要從企業外部籌集多少資金?(2)如果2007年要追加一項投資30000元,2007年的預計銷售收入為120000元,公司的利潤分配給投資人的比率為50%,其他條件不變,那么需要從企業外部籌集多少資金?(3)若結合第二問,同時要求企業流動資產的周轉率(按流動資產平均余額確定)加快0.5次,銷售凈利率提高到12%,其他條件不變,問企業是否應該從外部籌資,如果需要籌資,籌資額是多少?
答案:
(1)變動資產的銷售百分比=60000÷100000=60%
變動負債的銷售百分比=13000÷100000=13%
需從外部追加的資金=(120000-100000)×60%-(120000-100000)×13%-120000×10%×50%=3400(元)
(2)需從外部追加的資金=30000+3400=33400(元)
(3)預計流動資產周轉率=1200000÷〔(60000+預計流動資產)÷2〕=2.5
預計流動資產=36000(元)
2007年增加的資產=30000+(36000-60000)=6000(元)
外界資金需要量=6000-20000×13%-120000×12%×50%=-3800(元)
可見,企業不需要從外外部籌資。
解析:
3、某企業預測的年度賒銷收入為3000萬元,信用條件為(n/30),變動成本率為60%,資金成本率為8%,該公司為擴大銷售,現有兩個方案供選擇。甲方案:信用條件為(n/60),預計壞賬損失率為5%,收賬費用為60萬元。該方案使銷售收入增長20%。乙方案:信用條件為(2/10,1/20,n/60),估計有50%的客戶(按賒銷額計算)會利用2%的現金折扣,20%的客戶會利用1%的現金折扣,壞賬損失率為3%,收賬費用為50萬元。該方案使銷售收入增長25%。要求:對甲、乙兩方案決策。
答案:
甲方案:
收入增加使收益增加=3000×20%×40%=240(萬元)
應收賬款機會成本使收益減少=3000×(1+20%)÷360×60×60%×8%=28.8(萬元)
收賬費用使收益減少=60(萬元)
壞賬損失使收益減少=3000×(1+20%)×5%=180(萬元)
甲方案增加的收益=240-28.8-60-180=-28.8(萬元)
乙方案:
收入增加使收益增加=3000×25%×40%=300(萬元)
現金折扣使收益減少=3000×(1+25%)×(2%×50%+1%×20%)=45(萬元)
平均收賬期=10×50%+20×20%+60×30%=27(天)
應收賬款機會成本使收益減少=3000×(1+25%)÷360×27×60%×8%=13.50(萬元)
收賬費用使收益減少=50(萬元)
壞賬損失使收益減少=3000×(1+25%)×3%=112.5(萬元)
乙方案增加的收益=300-45-13.5-50-112.5=79(萬元)
乙方案使收益增加79萬元,故選乙方案。
解析: (來源:www.examda.com)
4、某公司年終利潤分配前的股東權益項目資料如下(萬元):
公司股票的現行市價每股28元,每股收益2.8元。要求計算回答下述互不相關的問題:(1)計劃按每10股送1股的方案發放股票股利,并按發放股票股利后的股數派發每股現金股利0.2元,股票股利的金額按現行市價計算。計算完成這一分配方案后的股東權益各項目數額。(2)若按1股分為2股的比例進行股票分割,計算股東權益各項目的數額、普通股股數。(3)如果利潤分配不改變市凈率(每股市價/每股凈資產),公司按每10股送1股的方案發放股票股利。股票股利按現行市場計算,并按新股數發放現金股利,且希望普通股市價達到每股20元,計算每股現金股利。(4)為了調整資本結構,公司打算用現金按照現行市價回購50股股票,假定凈利潤與市盈率不變,計算股票回購之后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市價。
答案:
(1)發放股票股利后的普通股股數=500×(1+10%)=550(萬股)
發放股票股利后的普通股股本=1×550=550(萬元)
發放股票股利后的資本公積=210+(28-1)×50=1560(萬元)
現金股利=0.2×550=110(萬元)
利潤分配后的末分配利潤=1850-28×50-110=340(萬元)
(2)股票分割后的普通股股數=500×2=1000(萬股)
股票分割后的普通股本=0.5×1000=500(萬元)
股票分割后的末分配利潤=1850(萬元)
發放股票股利后的資本公積=210(萬元)
(3)分配前市凈率=28÷(2560÷500)=5.47
根據每股市價20元及市凈率不變可知:
每股凈資產=20÷5.47=3.66(元)
發放股票股利后的普通股股數=500×(1+10%)=550(萬股)
每股市價20元時全部凈資產=3.66×550=2013(萬元)
每股市價20元時的每股現金股利=(2560-2013)÷550=0.99(元)
(4)凈利潤=2.8×500=1400(萬元)
股票回購后的每股收益=1400÷(500-50)=3.11(元)
市盈率=28÷2.8=10
股票回收后的每股市價=3.11×10=31.10(元)
解析:
五、綜合題
1、某企業計劃用新設備替換舊設備。舊設備預計尚可使用5年,目前變價凈收入為60000元。新設備投資額為150000元,預計使用5年。至第5年末,新、舊設備的預計殘值假設分別為10000元和6000元(各殘值與稅法的規定相同)。使用新設備可使企業在未來5年內每年增加營業收入16000元,降低付現成本9000元。按直線法計提折舊,所得稅率33%。要求:(1)計算使用新設備比使用舊設備每年增加的凈現金流量。(2)計算該更新方案的內含報酬率。(3)若設定折現率分別為8%和10%,確定應否用新設備替換現有舊設備。
答案:
(1)△年折舊=(150000-10000)/5-(60000-6000)/5=17200(元)
△NCF0=-(150000-60000)=-90000(元)
△NCF1-4=(△收入―△付現成本―△折舊)×(1―33%)+△折舊
=[16000―(―9000)—17200]×(1—33%)+17200=22426(元)
△NCF5=△NCF4+△殘值=22426+(10000-6000)=26426(元)
(2)△NPV=22426×(P/A,△IRR,4)+26426×(P/S,△IRR,5)-90000
當i=8%時,△NPV=22426×(P/A,8%,4)+26426×(P/S,8%,5)-90000=22426×3.3121+26426×0.6806-90000=2262.69
當I=10%時,△NPV=22426×(P/A,10%,4)+26426×(P/S,10%,5)-90000=71088.18+16407.90-90000=-2503.92(元)
(△IRR-8%)/(10%-8%)=(0―2262.69)/(―2503.92―2262.69)
求得△IRR=8.95%
(3)當折現率設為8%時,IRR大于8%,應以新設備替換舊設備;
當折現率設為10%時,IRR小于10%,應繼續使用舊設備。
解析: (來源:www.examda.com)
2、某企業準備編制2007年7月份的現金收支計劃,有關資料如下:(1)2007年4~6月份的產品銷售收入分別是12萬元、20萬元、15萬元、預計7月份銷售收入為18萬元。估計收現情況為:當月收回50%,次月收回40%,第三個月收回10%。該產品的增值稅率為17%,城建稅率為7%,教育費附加為3%,各月稅金均于當月用現金交納。(2)預計7月份需要采購原材料的成本是10萬元,預計購貨金額當月支付60%,次月支付40%,月初應付款余額為3萬元需在本月付清。(3)預計7月份以現金支付工資5萬元,制造費用1.5萬元(其中非付現金成本0.5萬元),其他經營性現金支出1萬元,預付所得稅2萬元,購買設備支付現金10萬元,企業現金不足時,可向銀行借款,借款金額為1000元的倍數,現金多余可購買有價證券。6月末現金余額為0.616萬元,每月月末現金余額要求不抵于0.6萬元。要求:(1)計算7月份經營現金收入;(2)計算7月份購貨現金支出、應交稅金及附加支出、經營現金支出;(3)計算7月份現金余額(4)確定最佳資金籌措或運用數額;(5)確定7月份現金余額
答案:
(1)7月份經營現金收入
=18×(1+17%)×50%+15×(1+17%)×40%+20×(1+17%)×10%=10.53+7.02+2.34
=19.89(萬元)
(2)7月份購貨現金支出
=10×(1+17%)×60%+3=10.02(萬元)
7月份應交稅金及附加支出
=18×17%-10×17%+(18×17%-10×17%)×(7%+3%)=1.496(萬元)
7月份經營現金支出=10.02+1.496+5+(1.5-0.5)+1+2=20.516(萬元)
(3)7月份現金余缺=0.616+19.89-20.516-10=-10.01(萬元)
(4)需要籌措資金的數額=10.01+0.6=10.61(萬元),由于題目條件中要求,借款金額為1000元的倍數,所以確定的最佳資金籌措數額為10.7萬元。
(5)7月末現金余額=10.70-10.01=0.6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