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金融資產
本章近三年考試題型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和計算分析題。2007年分數為5分,2008年分數為3分,2009年分數為14分。從近三年出題情況看,本章內容比較重要。
2010年教材主要變化:
教材增加的內容:公允價值的確定。
教材修改的內容:(1)改變了結構框架;(2)修改了部分例題。
大家需要掌握的考點:
考點一:金融資產的分類
考點二: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一)交易性金融資產
(二)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考點三:持有至到期投資
持有至到期投資,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且企業有明確意圖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資產。
考點四:貸款和應收款項
貸款和應收款項,是指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的非衍生金融資產。
考點五: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對于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金融資產,企業可以將其直接指定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例如,在活躍市場上有報價的股票投資、債券投資等。如企業沒有將其劃分為其他三類金融資產,則應將其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處理。相對于交易性金融資產而言,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持有意圖不明確。
企業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權且對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應當按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準則規定,將該限售股權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除非滿足該準則規定條件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考點六:不同類金融資產之間的重分類
企業在金融資產初始確認時對其進行分類后,不得隨意變更。
(一)企業在初始確認時將某金融資產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后,不能重分類為其他類金融資產;其他類金融資產也不能重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二)企業因持有意圖或能力的改變,使某項投資不再適合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應當將其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企業將持有至到期投資部分出售或重分類的金額較大,且出售或重分類不屬于企業無法控制、預期不會重復發生且難以合理預計的獨立事件所引起,也應當將該類投資的剩余部分重分類為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
(三)如出售或重分類金融資產的金額較大而受到的“兩個完整會計年度”內不能將金融資產劃分為持有至到期的限制已解除(即,已過了兩個完整的會計年度),企業可以再將符合規定條件的金融資產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
考點七:金融資產的初始計量
企業初始確認金融資產時,應當按照公允價值計量。對于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相關交易費用應當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對于其他類別的金融資產,相關交易費用應當計入初始確認金額。
考點八:金融資產后續計量原則
金融資產的后續計量與金融資產的分類密切相關。企業應當按照以下原則對金融資產進行后續計量:
1.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應當按照公允價值計量,且不扣除將來處置該金融資產時可能發生的交易費用;
2.持有至到期投資,應當采用實際利率法,按攤余成本計量;
3.貸款和應收款項,應當采用實際利率法,按攤余成本計量;
4.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當按公允價值計量,且不扣除將來處置該金融資產時可能發生的交易費用。
考點九:實際利率法及攤余成本
1.實際利率法
實際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含一組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實際利率計算其攤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費用的方法?!?/P>
2.攤余成本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后的結果:
(1)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2)加上或減去采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3)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于金融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