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知識》共37章的內容,分為六個模塊,分別是:經濟學基礎、財政、貨幣與金融、統計、會計、法律。涉及的知識廣泛,考核全面。如果考生學習時間較短,可以利用小編整理的《經濟基礎知識》高頻考點,進行短時速記,直擊重點。以下為經濟基礎知識第二十一章高概率考點,希望大家要認真記憶!
第二十一章 金融風險與金融監管
高頻考點:金融危機
含義 | 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金融資產、房地產、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等)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 |||
類型 | 債務危機 | 含義 | 也可稱為支付能力危機,即一國的債務不合理,無法按期償還,最終引發的危機 | |
特征 | (I)出口不斷萎縮,外匯主要來源于舉借外債 (2)國際債務條件對債務國不利 (3)大多數債務國缺乏外債管理經驗,外債投資效益不高,創匯能力低 | |||
貨幣 危機 | 含義 | 在實行固定匯率制或帶有固定匯率制色彩的盯住匯率安排的國家,由于國內經濟變化沒有相應的匯率調整配合,導致其貨幣內外價值脫節,通常反映為本幣匯率高估。而由此引發的投機沖擊,加大了外匯市場上本幣的拋壓,其結果要么是本幣大幅度貶值,要么是該國金融當局為捍衛本幣幣值,動用大量國際儲備干預市場,或大幅度提高國內利率 | ||
原因 | 一國貨幣危機的發生與其宏觀基本面、市場預期、制度建設和金融體系發展狀況有很大關系,一旦某些因素導致市場信心不足.資本大規模的逃離使得盯住匯率難以維持,最終會引發貨幣危機 | |||
流動性危機
| 流動性危機是由流動性不足引起的 | |||
國內流動性危機 | 當國內金融機構出現流動性不足的問題時,央行可以發揮最后貸款人的作用,避免“擠兌”可能造成的大范圍銀行危機 | |||
國際流動性危機 | 在國際流動性不足的情況下,央行除了自有的外匯儲備外,沒有別的渠道來阻止這種恐慌性的外匯“擠兌” | |||
綜合性金融危機 | 外部綜合性金融危機 | 以上幾種危機之間相互影響,任何一個因素的變動都將對經濟各層面產生聯動作用,如果得不到及時控制,局部危機將發展成為外部綜合性金融危機 | ||
內部綜合性金融危機
| 如果經濟結構不合理,經濟增長方式和產業結構沒有隨經濟發展而及時得到調整,問題就可能從對外經濟部門波及整個經濟,引發全面的內部綜合性金融危機,導致大量銀行、企業破產倒閉,經濟增長急劇下滑,甚至引起政局動蕩 | |||
次貸 危機
| 第一階段 | 債務危機階段,即由于房地產價格下跌,利率上升,導致次級房貸的貸款人不能按時還本付息而引發的危機 | ||
第二階段 | 流動性危機,由于債務危機導致相關金融機構流動性不足,不能及時應付債權人變現的要求 | |||
第三階段 | 信用危機,投資者對建立在信用基礎上的金融活動產生懷疑,引發全球范圍內的金融恐慌 |
經典例題:
1、(2015年·單選題)從2007年春季開始的美國次貸危機可依次分為()三個階段。
A.債務危機階段、流動性危機階段、信用危機階段
B.債務危機階段、信用危機階段、流動性危機階段
C.信用危機階段、債務危機階段、流動性危機階段
D.流動性危機階段、信用危機階段、債務危機階段
下載233網校APP——中級經濟師——題庫——做題,包括章節練習、每日一練、模擬試卷、歷年真題、易錯題等,可隨時隨地刷題。【在線做題>>】【下載APP掌上刷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