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五】
2016年12月11日,南方某省L電廠二期擴建工程M標段冷卻塔施工平臺發生坍塌事故,造成49人死亡,3人受傷。該二期擴建工程由I工程公司總承包,K監理公司監理,M標段冷卻塔施工由J建筑公司分包。
M標段的合同工期為15個月,因前期施工延誤,為趕工期,I工程公司私下與J建筑公司約定,要求其在12個月內完成M標段施工,為此,J公司實行24小時連續作業,時值冬季,當地氣候潮濕陰冷,混凝土養護所需時間比其他季節延長。
冷卻塔施工采用由下而上,利用澆筑好的鋼筋混凝土塔壁作為支撐,在冷卻塔壁內部和外部分別搭建施工平臺和模板,當澆筑的混凝土達到要求的強度后,先拆除下部模板。將其安裝在上部模板的上方,再進行下一輪澆筑。用混凝土泵將混凝土輸送到冷卻塔壁的內外兩層模板之間,進行塔壁混凝土澆筑。
冷卻塔內有塔式起重機及混凝土輸送設備(混凝土運輸罐車、混凝土泵和管道)。通過塔式起重機運送施工平臺作業人員、其他建筑材料及施工工具。冷卻塔施工平臺上,有模板、鋼筋、混凝土振搗棒以及電焊機、乙炔氣瓶、氧氣瓶等。
12月2日至10日,當地連續陰雨天氣,施工并未停止,至11日零時,冷卻塔施工平臺高度達到85m。11日7時30分,42名作業人員到達冷卻塔內,準備與前一班作業人員進行交接班,此時施工平臺上有作業人員49人。突然,有人在施工平臺上大聲喊叫,接著就看到施工平臺往下墜落,砸壞了部分冷卻塔,隨后整個施工平臺全部坍塌。事故導致施工平臺上49名作業人員全部死亡,地面3人受傷。
事故調查發現:事發時I工程公司沒有人員在現場,I工程公司對J公司進行安全檢查的記錄不全;未發現近期J公司混凝土強度送檢及相關檢驗報告;J公司現場作人員共有210人,項目經理指定其親屬擔任職安全員,主要任務是看護現場工具及建筑材料,防止財物被盜;施工平臺現場作業安全管理由當班班組長負責;J公司上次安全培訓的時間是13個月前。
根據以上場景,回答下列問題(共26分)
1、簡要分析該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根撂《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GB 6441-1986),辨識冷卻塔施工平臺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
①直接原因是施工單位未按規定對冷卻塔筒壁混凝土強度進行檢驗檢測,異常天氣下繼續違章施工,致使筒壁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夠,強度不足,不足以承受筒壁上部及筒壁內外施工平臺的荷載,筒壁結構破壞后施工平臺失去支撐墜落,砸壞部分冷卻塔后整個施工平臺全部坍塌造成本次事故。
②冷卻塔施工平臺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有:
坍塌(施工平臺)
高處墜落(冷卻塔、施工平臺均在墜落基準面 2 米以上)
物體打擊(作業人員上部墜落物、其他運動物)
觸電(電焊機、混凝土振搗棒等電氣設備)
壓力容器爆炸(乙炔氣瓶、氧氣瓶物理爆炸)
其他爆炸(乙炔氣體發生爆炸)
火災(乙炔易燃)
機械傷害(混凝土振搗棒)
其他傷害(摔傷、扭傷等)
振動(混凝土振搗棒)
噪聲(混凝土振搗棒)
2、指出J公司在M標段冷卻塔施工安全生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①未按要求對混凝土強度送檢和取得相關檢驗報告;
②未按規定建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③未指派安全管理人員進行現場監督;
④未按規定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
⑤為搶工期,在未采取有效安全技術措施的情況下盲目冒險違章施工。
3、簡述I公司對J公司現場安全管理的主要內容。
①對 J 公司及其相關人員的資質進行審查;
②與 J 公司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明確雙方安全生產責任;
③開工前應對 J 公司負責人、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全面的安全技術交底,并有完整的記錄。必要時對其有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和考試,提供有關安全生產的規程、制度和要求;
④要求 J 公司做好作業安全風險分析,并制定安全措施,設置現場監護人員。
4、簡述J公司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培訓的主要內容。
①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規章及標準
②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技術、職業衛生等知識
③傷亡事故統計、報告及職業危害的調查處理方法
④應急管理、應急預業編制以及應急處置的內容和要求
⑤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
⑥典型事故和應急救援業例分析
⑦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5、簡述冷卻塔施工中存在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
①基坑支護、降水工程
②土方開挖工程
③模板工程及支撐體系
④腳手架工程
⑤起重吊裝及安裝拆卸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