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建筑施工安全》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某工程基坑深度7.25m,根據《建筑施工安全技術統一規范》(GB50870),在建筑施工安全技術量化分析中,該基坑危險等級系數取值是( )。
A. 1.10
B. 1.05
C. 1.00
D. 0.95
開挖深度超過5m的基坑工程屬于Ⅰ級危險等級。根據《建筑施工安全技術統一規范》(GB50870)建筑施工危險等級系數表可知,該基坑危險等級系數取值是1.10:
2、塔式起重機的起升機構是為實現物料上升或下降運動而設置的機械裝置。下列裝置中,不屬于塔式起重機起升機構的是( )。
A. 驅動裝置
B. 制動裝置
C. 傳動裝置
D. 回轉支承裝置
塔式起重機的起升機構主要由驅動裝置、傳動裝置、制動裝置和工作裝置四個部件組成。而回轉支承裝置屬于塔式起重機的回轉機構。
故D選項不屬于起升機構。
3、防墜安全器是施工升降機重要的安全裝置,應在有效的標定期限內使用。某防墜安全器本次標定日期為2019年3月30日,下次最晚標定日期是( )。
A. 2019年9月29日
B. 2020年3月29日
C. 2020年9月29日
D. 2021年3月29日
根據《施工升降機安全規程》(GB10055),防墜安全器只能在有效的標定期限內使用,有效標定期限不應超過一年。故最晚標定日期為2020年3月29日,選項B正確。
4、施工單位選用50t汽車式起重機進行鋼結構吊裝作業,根據《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在吊裝作業前制定了具體的安全措施。關于吊裝作業安全措施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汽車式起重機無支腿吊裝作業時,應進行專項安全技術交底
B. 吊物在空中長時間停留時,司機鎖住起升卷筒后離開操作室
C. 在進行額定載荷試驗時,通過調整機體使回轉支撐面的傾斜度符合要求
D. 汽車式起重機起吊作業時,汽車駕駛室內不得有人
A選項錯誤,作業前,應全部伸出支腿。
B選項錯誤,當吊物在空中需停留較長時間時,應將起升卷筒制動鎖住,操作人員不得離開操作室。
C選項錯誤,在進行額定載荷實驗時,地面應水平、堅實,傾斜度不大于1%(GB-/T 6068-2008)。
D選項正確,汽車式起重機起吊作業時,汽車駕駛室內不得有人。
5、高處作業吊籃懸吊平臺下滑速度達到鎖繩速度或懸吊平臺傾斜角度達到鎖繩角度時,能自動鎖住安全鋼絲繩并使懸吊平臺停止下滑或傾斜的裝置是( )。
A. 限位器
B. 安全鎖
C. 提升機
D. 導向輪
A選項錯誤,限位器用來限制機構在一定的安全范圍內運行。
B選項正確,安全鎖是懸吊平臺下滑速度達到鎖繩速度或懸吊平臺傾斜角度達到鎖繩角度時,能自動鎖住安全鋼絲繩,使懸吊平臺停止下滑或傾斜的裝置。
C選項錯誤,是通過改變勢能進行運輸的機械設備。
D 選項錯誤,導向輪用于對軟體管道或者鋼絲,尼龍繩等軟體線性物體移動過程中的方向引導。
6、某施工現場單獨設置一臺分配電箱為鋼筋加工區內的鋼筋加工機械供電。根據《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鋼筋加工機械開關箱與分配電箱的最遠距離不得超過( )。
A. 10m
B. 20m
C. 30m
D. 40m
分配電箱與開關箱的距離一般不得超過30m。
開關箱與用電設備之間距離不得超過3m。
故選擇C選項。
7、某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檢查,發現TN—S供電系統中一臺配電箱的金屬電器安裝板未做保護接零。根據《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正確的做法是將金屬電器安裝板( )。
A. 與PE線端子板做電氣連接
B. 與配電箱的重復接地引上線做電氣連接
C. 與配電箱的金屬防護棚做電氣連接
D. 與N線端子板做電氣連接
在施工現場專用變壓器供電的TN—S接零保護系統中,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與保護零線(PE線)連接。
保護零線應由工作接地線、配電室(總配電箱)電源側零線或總漏電保護器電源側零線處引出。
故選擇A選項。
8、施工現場高處作業時應在臨空一側設置防護欄桿,防護欄桿由橫桿、立桿及擋腳板等組成。根據《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當防護欄桿采用兩道橫桿時,上桿距地面高度是( )。
A. 1.00m
B. 1.10m
C. 1.20m
D. 1.50m
臨邊作業的防護欄桿應由橫桿、立桿及高度不低于180mm的擋腳板組成。
防護欄桿應為兩道橫桿,上桿距地面高度應為1200mm,下桿應在上桿和擋腳板中間設置。
故選擇C選項。
9、某施工現場進行落地式外腳手架搭設作業,作業高度45m,在腳手架搭設下方設置了警戒隔離區域。警戒隔離區距架體外側的距離至少應為( )。
A. 3m
B. 4m
C. 5m
D. 6m
根據《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作業高度45m的墜落半徑為6m,警戒隔離區距架體外側的距離至少應為6m。
故選擇D選項。
10、根據《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當安全防護棚下有機動車輛通行時,棚底至地面高度至少應為( )。
A. 2.50m
B. 3.00m
C. 3.50m
D. 4.00m
根據《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當安全防護棚下有機動車輛通行時,棚底至地面高度不應小于4m。
故選擇D選項。
11、施工單位在土方開挖前,編制了基坑工程土方開挖方案,制定了土方開挖的安全技術措施。關于土方開挖安全技術措施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開挖基坑土體含水量大而不穩定時,應采用臨時性支撐加固
B. 相鄰基坑開挖時,應遵循先淺后深或同時進行的施工順序
C. 基坑放坡開挖時,應對坡頂、坡面、坡腳采取降水措施
D. 開挖至坑底時,應避免擾動基底持力土層的原狀結構
A選項正確,當開挖基坑土體含水量大而不穩定或基坑較深,或受到周圍場地限制而需要用較陡的邊坡或直立開挖而土質較差時,應采用臨時性支撐加固。
B選項錯誤,相鄰基坑開挖時,應遵循先深后淺或同時進行的施工順序。
C選項正確,基坑放坡開挖時,應對坡頂、坡面、坡腳采取降水措施。
D選項正確,挖至坑底時,應避免擾動基底持力土層的原狀結構。
12、某地下管廊工程在結構施工期間,施工單位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對基坑安全進行專項檢查。關于基坑安全防護的做法,錯誤的是( )。
A. 基坑開挖深度5m,沿基坑周邊安裝防護欄桿
B. 膨脹巖土基坑坡面和坡頂3m內采用防水措施
C. 基坑內搭設寬度為0.50m的雙向梯道,滿足作業人員通行
D. 降水井口設置防護蓋板和警示標志
A選項正確,開挖深度超過2m的基坑周邊必須安裝防護欄桿。
B選項正確,根據《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范》(JGJ311),膨脹巖土基坑坡面和坡頂3m內采用防水措施。
C選項錯誤,基坑內宜設置供施工人員上下的專用梯道。梯道應設扶手欄桿,寬度不應小于1m。
D選項正確,采用井點降水時,井口應設置防護蓋板或圍欄,警示標志應明顯。
13、根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工程項目部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對落地式扣件鋼管腳手架的扣件安裝進行了專項檢查。下列檢查記錄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為50mm
B. 對接扣件開口方向朝外
C. 扣件螺栓擰緊扭力矩為45N·m
D. 橫向水平桿的直角扣件中心點距主節點的距離為300mm
A選項錯誤,根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7.3.11: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長度不應小于100mm。
B選項錯誤,對接扣件開口應朝上或朝內。
C選項正確,扣件螺栓擰緊扭力矩不應小于40N·m,且不應大于65N·m。
D選項錯誤,在主節點處固定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剪刀撐、橫向斜撐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轉扣件的中心點的相互距離不應大于150mm。
14、施工單位選用雙軸對稱截面的型鋼搭設懸挑腳手架,懸挑鋼梁固定段的長度為2.50m,懸挑鋼梁懸挑段的長度最大為( )。
A. 2.00m
B. 2.25m
C. 2.50m
D. 2.75m
懸挑鋼梁懸挑長度應按設計確定,固定段長度不應小于懸挑段長度的1.25倍。固定段長度為2.50m,則懸挑段長度最大為2.00m;
計算如下:2.5=1.25l0,則l0=2.5/1.25=2m。
故選擇A選項。
15、某城市地鐵工程在區間暗挖施工時,需采取有效的安全技術措施。關于結構開挖初期支護安全技術的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 )。
A. 先開挖后護頂
B. 嚴格控制每循環進尺
C. 開挖成型靜置穩定后進行初期支護
D. 特殊地段加大鋼格柵的間距
A選項錯誤,結構開挖初期支護安全技術:堅持先護頂后開挖的原則施工。
C、D選項錯。B選項正確,采用合理地開挖方式。嚴格控制每循環進尺,開挖成型后及時進行初期支護,盡早施作仰拱封閉成環,對特殊地段縮小鋼格柵的間距。
隨時注意觀察工作面的情況,發現地質情況變化,及時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加強監測,及時對數據進行分析,發現異常情況立即上報,并采取相應防治措施。
16、某工程施工期間,施工單位在施工現場顯著位置對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進行公告。下列分部分項工程中,屬于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的是( )。
A. 施工高度40m的建筑幕墻安裝工程
B. 跨度30m的網架和索膜結構安裝工程
C. 開挖深度18m的人工挖孔樁工程
D. 提升高度90m的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工程
考察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
A選項錯誤,施工高度50m的建筑幕墻安裝工程。
B選項錯誤,跨度60m的網架和索膜結構安裝工程。
C選項正確,開挖深度超過16m的人工挖孔樁工程。
D選項錯誤,提升高度在150m及以上的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工程屬于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
17、施工單位在進行地下消防水池防水作業時,相關人員應遵守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要求。關于有限空間安全作業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作業負責人發現有限空間作業不符合安全要求時應終止作業
B. 監護人員在確認有限空間內的空氣符合要求后方可離開作業現場
C. 作業人員應正確使用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設施與個人防護用品
D. 應急救援人員應掌握有限空間事故處置程序,嚴禁盲目施救
A選項正確,作業負責人應了解整個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確認作業環境、作業程序、防護設施、作業人員符合要求后,授權批準作業;及時掌握作業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條件變化,當有限空間作業條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時,終止作業。
B選項錯誤,監護人員應全過程掌握作業人員作業期間情況,保證在有限空間外持續監護。
C選項正確,作業人員應接受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培訓;遵守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設施與個人防護用品;應與監護人員進行有效的操作作業、報警、撤離等信息溝通。
D選項正確,有限空間發生事故時,監護人員應及時報警,救援人員應做好自身防護,配備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嚴禁盲目施救,導致事故擴大 。
18、施工單位在組織施工現場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演練活動前,編制了《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演練工作方案》。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指南》(AQ/T9007),不屬于應急演練工作方案內容的是( )。
A. 建筑施工現場高處墜落事故情景設計
B. 參加演練單位和人員主要任務及職責
C. 應急演練中止條件和程序
D. 應急演練技術支撐及保障條件
演練工作方案內容主要包括:
應急演練目的及要求。
A選項正確,應急演練事故情景設計。
應急演練規模及時間。
B選項正確,參演單位和人員主要任務及職責。
應急演練籌備工作內容。
應急演練主要步驟。
D選項正確,應急演練技術支撐及保障條件。
應急演練評估與總結。
選項C不屬于應急演練工作方案內容。
二、案例不定項
某施工單位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在某城市承接了裝配式住宅小區工程,建筑面積170000m2,單體工程設計高度為68m。工程處于主體結構施工階段。
2019年4月8日上午,工程項目部安全總監甲組織項目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根據《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對施工現場進行安全檢查,檢查項目包括:基坑降水(開挖深度7.80m)、落地式扣件鋼管腳手架(搭設高度25m)、懸挑式操作平臺、施工升降機、裝配式建筑混凝土預制構件安裝和混凝土模板支撐體系(搭設高度4m、跨度20m)。甲檢查落地式扣件鋼管腳手架工程時,發現存在5項安全隱患:
①落地式扣件鋼管腳手架未編制專項施工方案;
②作業面腳手板下方未采用安全平網兜底;
③作業層外側設置高度150mm的擋腳板;
④搭設完畢未辦理驗收手續;
⑤架體未設供人員上下的專用斜道。
甲針對上述安全隱患下發了安全隱患通知單。
下午13:00,工程項目部安排架子班搭設電梯井腳手架,架子工乙在搭設作業過程中沒有系掛安全帶,不慎從作業面墜落至電梯井底,墜落高度16m。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立即向項目經理丙進行匯報。丙立即安排車輛將傷者乙送到附近的醫院進行搶救,但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死亡。同時,丙立即向單位負責人丁進行報告。
丁于13:15接到事故報告后,分別向屬地應急管理部門、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根據以上場景?;卮鹣铝袉栴}(1~2題為單選題,3~5題為多選題):
21、根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丁向屬地應急管理部門、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的時間最晚不遲于當日( )。
A. 14:00
B. 14:15
C. 15:00
D. 15:15
E. 16:15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第九條: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
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于1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丁于13:15接到事故報告,根據規定,丁向屬地應急管理部門、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的時間最晚不遲于當日14:15。
22、根據《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置及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備辦法》(建質[2008]91號),該施工單位應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至少應為( )。
A. 3人
B. 4人
C. 5人
D. 6人
E. 7人
根據《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置及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備辦法》(建質[2008]91號)第八條,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備,建筑施工總承包資質序列企業:
特級資質不少于6人;
一級資質不少于4人;
二級和二級以下資質企業不少于3人。
該施工單位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所以該施工單位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不少于6人。
23、工程項目部在組織裝配式建筑混凝土預制構件安裝施工時,下列現場安全管理的做法中,正確的有( )。
A. 項目技術負責人向現場管理人員進行方案交底
B. 在施工現場顯著位置公告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名稱、施工時間和責任人員
C. 工程項目部對預制構件安裝作業人員進行登記
D. 項目負責人在施工現場帶班對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進行檢查
E. 項目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組織模板支撐體系驗收
A選項正確,項目技術負責人向現場管理人員進行方案交底,現場管理人員向作業人員進行交底。
B選項正確,在施工現場顯著位置公告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名稱、施工時間和責任人員。
C選項正確,工程項目部對預制構件安裝作業人員進行登記,確保作業人員符合要求。
D選項正確,項目負責人在施工現場帶班對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進行檢查。
E選項錯誤,項目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職責:項目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對專項施工方案實施情況進行現場監督,對未按照專項施工方案施工的,應當要求立即整改,并及時報告項目負責人,項目負責人應當及時組織限期整改。
24、根據《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甲檢查時發現落地式扣件鋼管腳手架存在的5項安全隱患中,屬于落地式扣件鋼管腳手架檢查評定保證項目的有( )。
A. 架體未設供人員上下的專用斜道
B. 作業面腳手板下方未采用安全平網兜底
C. 作業層外側設置高度150mm的擋腳板
D. 搭設完畢未辦理驗收手續
E. 落地式扣件鋼管腳手架未編制專項施工方案
25、根據《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令第37號),施工現場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在施工前需編制專項施工方案。下列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管理的做法中,正確的有( )。
A. 混凝土模板支撐體系專項施工方案論證不通過,施工單位修改后重新組織了專家論證
B. 編制懸挑式操作平臺專項施工方案,方案有設計計算和針對性的措施
C. 施工升降機產權單位組織編制施工升降機安裝方案,經工程項目部審核后實施
D. 基坑降水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由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核簽字、總監理工程師審查簽字,并加蓋雙方單位公章
E. 落地式扣件鋼管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中,施工計劃包括:施工進度計劃、材料與設備計劃
根據《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令第37號):
A選項正確,混凝土模板支撐體系專項施工方案論證不通過,施工單位修改后重新組織了專家論證。
B選項正確,編制懸挑式操作平臺專項施工方案,方案有設計計算和針對性的措施。
C選項錯誤,專項施工方案應當由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核簽字、加蓋單位公章,并由總監理工程師審查簽字、加蓋執業印章后方可實施。
D選項錯誤,危大工程實行分包并由分包單位編制專項施工方案的,專項施工方案應當由總承包單位技術負責人及分包單位技術負責人共同審核簽字并加蓋單位公章。
E選項正確,落地式扣件鋼管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中,施工計劃包括:施工進度計劃、材料與設備計劃等。
三、案例分析問答題
26、背景資料
某城市少年兒童活動中心工程,建筑面積80800m2,主要包括青少年交流中心、體驗中心、學前教育中心及相關配套設施。
1.工程概況
建筑高度:主樓高度46.90m,最大基坑深度17.40m。
建筑層高:地下室最大層高6.50m,地上1~9層層高在4~6m之間。
建筑平面:主樓橫軸距離9000mm,縱軸距離7100~10500mm。
結構形式: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
外墻裝修:玻璃幕墻。
2.主要機械設備
塔式起重機3臺、施工升降機2臺、高處作業吊籃60臺,混凝土輸送泵、布料機、平板振動器、振搗棒、圓盤鋸、木工平刨、木工壓刨、鋼筋直螺紋機、鋼筋彎曲機、鋼筋切斷機、鋼筋調直機、電焊機、砂輪切割機等若干臺。
3.主要周轉材料
模板面板:鋁合金模板。
模板支架:碗扣式鋼管腳手架。
外腳手架:地下為落地式雙排扣件鋼管腳手架,地上為懸挑式腳手架。
操作平臺:成品鋼制操作平臺。
根據以上場景?;卮鹣铝袉栴}:
1.說明群塔作業時任意兩臺塔式起重機之間的最小架設距離要求。
2.列出該工程施工現場的特種作業人員。
3.根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GB6441),辨識該工程施工現場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
4.根據《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建設部令第166號),列出施工現場的特種設備,并指出安裝單位應當履行的安全職責。
第一問:
群塔作業時任意兩臺塔式起重機之間的最小架設距離要求:
(1)低位塔式起重機與另一臺塔式起重機的塔身間的距離不小于2m;
(2)高位塔式起重機的最低的部件與低位塔式起重機最高部件間的垂直距離不小于2m。
第二問:
該工程施工現場的特種作業人員:
①施工升降機司機;②塔式起重機司機;③電工;④焊接與切割作業工;
⑤起重信號司索工;⑥架子工;⑦吊籃安裝拆卸工。
第三問:
該工程施工現場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
①火災;②起重傷害;③中毒窒息;④物體打擊;
⑤機械傷害;⑥觸電;⑦坍塌;⑧高處墜落;⑨其他傷害。
第四問:
(1)現場的特種設備:①塔式起重機;②施工升降機。
(2)安裝單位應當履行的安全職責:
①按照安全技術標準及建筑起重機械性能要求,編制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并由本單位技術負責人簽字。
②按照安全技術標準及安裝使用說明書等檢查建筑起重機械及現場施工條件。
③組織安全施工技術交底并簽字確認。
④制定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⑤將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安裝、拆卸人員名單,安裝、拆卸時間等材料報施工總承包單位和監理單位審核后,告知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
27、背景資料
某醫院門診樓新建工程,建筑面積87000m2,地下3層,地上22層,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基坑開挖深度14.50m,首層層高5.60m,二層以上為標準層,層高4.20m。施工總承包單位A公司,成立了工程項目部,任命甲為項目經理,乙為技術負責人。主體結構施工選擇B公司作為勞務分包,并簽訂了勞務分包合同。
主體結構施工至二層時,工程項目部組織搭設懸挑式鋼管腳手架。施工前,由乙組織編制了懸挑式鋼管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方案編制完成后,由甲審核簽字并報送監理單位審查后實施。方案規定每5層懸挑一次。在施工過程中,B公司從其他工程項目抽調1個木工班組進行腳手架搭設,工程項目部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對該木工班組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簽字后安排施工作業,工程項目部按規定組織了驗收。
為預防高處墜落事故的發生,工程項目部采取了如下安全防護措施:
①主體結構臨邊設置防護欄桿,立桿間距為2000mm;
②短邊長度大于1500mm的水平洞口僅設置防護欄桿;
③短邊長度小于1500mm的水平洞口設置固定蓋板,滿足承載力要求;
④電梯井口設置高度為1200mm的防護門,懸掛安全標志,并設置擋腳板;
⑤電梯井道內每隔三層設置一道安全平網。
工程項目部同時還編制了高處墜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組織了應急演練,并對演練資料進行了歸檔。
根據以上場景?;卮鹣铝袉栴}:
1.指出工程項目部在懸挑式鋼管腳手架施工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懸挑式鋼管腳手架驗收時應參加的人員有哪些?
3.施工現場在預防高處墜落事故所采取的措施中存在哪些錯誤?并說明正確做法。
4.工程項目部高處墜落應急演練結束后,應歸檔的資料有哪些?
第一問:
工程項目部在懸挑式鋼管腳手架施工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專項施工方案甲(項目經理)審核簽字。
(2)方案規定每5層懸挑一次,懸挑式腳手架自身架體高度超過20m,卻未對其專項施工方案組織專家論證。
(3)木工搭設腳手架屬違章作業。
(4)未對木工班組人員進行入場安全教育。
(5)由工程項目部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第二問:
懸挑式鋼管腳手架驗收時應參加的人員:
(1) 總承包單位和分包單位技術負責人或授權委派的專業技術人員、項目負責人、項目技術負責人、專項施工方案編制人員、項目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及相關人員。
(2) 監理單位項目總監理工程師及專業監理工程師。
第三問:
施工現場在預防高處墜落事故所采取的措施中存在的錯誤及正確做法:
(1)短邊長度大于1500mm的水平洞口僅設置防護欄桿錯誤,還應采用安全平網封閉。
(2)電梯井口設置高度為1200mm的防護門錯誤,應不小于1500mm。
(3)電梯井道內每隔三層設置一道安全平網錯誤,應每隔兩層設置,且安全平網間距不應大于10m。
第四問:
工程項目部高處墜落應急演練結束后,應歸檔的資料:
①演練方案;
②演練評估報告;
③演練總結報告以及演練過程中有關音像圖片等資料。
28、背景資料
某建筑公司承接某城市環境治理工程,新建一條污水管線,工程合同額3600萬元。該公司組建工程項目部,因工程量較小,未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由施工員兼職安全員。
2019年7月20日,工程項目部完成了新建污水管線的施工任務。在新建污水管線與原污水管線連通過程中,勞務分包單位負責人甲在未報工程項目部批準、未對井下進行有毒有害氣體檢測的情況下,安排乙、丙兩名作業人員到新建污水管線接頭的檢查井內拆除臨時封堵擋墻。乙、丙兩人未接受專門教育培訓和安全技術交底,并未佩戴勞動防護用品。乙下到井底進行封堵擋墻拆除作業,丙負責井上看護。5min后,丙通過對講機呼叫,但未獲得乙回應。丙在向周邊作業人員丁呼救后,即下井查看,很快暈倒在井內。丁在報告甲后,立即下井施救,也暈倒在井內。甲趕到現場后,阻止其他人員繼續下井,并撥打119、120救援電話。消防人員趕到現場后救出井下3名作業人員,經醫生搶救無效死亡。
經專業機構對井內進行氣體檢測分析,發現原污水管線的污水流入新建污水管線檢查井內,硫化氫和甲烷等有毒有害氣體濃度超標。
事故發生后,該建筑公司按規定進行上報并成立事故善后小組,安撫遇難人員家屬,進行賠償和事故處理。經統計,人身傷亡賠償費用平均每人85萬元,搶救費用共5萬元,對現場全體人員進行安全培訓費用5000元,停工損失60萬元,繳納事故罰款30萬元。
根據以上場景?;卮鹣铝袉栴}:
1.說明該起事故的類別和等級。
2.根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統計標準》(GB6721),計算該起事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3.工程項目部對有限空間作業人員安全培訓的內容應有哪些?
4.分析該起事故的間接原因。
5.預防此類事故再次發生的安全技術措施有哪些?
第一問:
該起事故的類別和等級:
①事數類別為中毒窒息事故;
②級別為較大事故。
第二問:
該起事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85×3+30+5=290(萬元)。
第三問:
對有限空間作業人員安全培訓的內容:
①有限空間存在的危險特性和安全作業的要求。
②進入有限空間的程序。
③檢測儀器、個人防護用品等設備的正確使用。
④事故應急救援措施與應急救援預案等。
第四問:
該起事故的間接原因:
①項目部未按規定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
②勞務分包單位未報工程項目部批準;
③未進行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和通風;
④作業人員未佩戴勞動防護用品;
⑤未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⑥未進行專門的教育培訓;
⑦未設置警示標志;
⑧分包單位負責人違規安排作業。
第五問:
預防此類事故再次發生的安全技術措施:
(1)項目部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
(2)作業前要進行危險辨識,制定防范措施,對作業人員安全技術交底,并嚴格執行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和通風要求。
(3)配備所需的勞動防護用品、檢測儀器和通風設備。
(4)加強作業人員安全培訓。
(5)現場設置警示標志。
(6)制定應急預案,開展應急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