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事故致因原理【★★★】
(1)事故頻發傾向論:
事故頻發傾向是指個別人容易發生事故的、穩定的、個人的內在傾向。 事故頻發傾向理論認為少數具有事故頻發傾向的人的存在是事故發生的原因,事故責任歸結到這部分人身上。
(2)海因里希因果連鎖理論:
強調幾乎所有的工業傷害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造成的。
第一塊骨牌 | 第二塊骨牌 | 第三塊骨牌 | 第四塊骨牌 | 第五塊骨牌 |
---|---|---|---|---|
遺傳及社會環境 | 人的缺點 | 不安全行為 不安全狀態 | 事故 | 傷害 |
(3)博德事故因果連鎖理論
而博德的理論則認為這些不安全行為或狀態是由于管理失誤造成的。
第一塊骨牌 | 第二塊骨牌 | 第三塊骨牌 | 第四塊骨牌 | 第五塊骨牌 |
---|---|---|---|---|
控制不足一管理失誤 | 基本原因一起源論 | 不安全行為 不安全狀態 | 事故 | 傷害 |
①根本原因一控制不足—管理失誤
根本原因是指未能避免基本原因事件產生或對基本原因事件控制不力的管理失誤或缺陷。
②基本原因一起源論
基本原因包括:個人原因及與工作有關原因。
個人原因包括缺乏安全知識或技能、行為動機不正確、生理或心理有問題等;與工作有關的原因主要包括安全操作規程不健全(不合適),設備、材料不合適,以及存在有害作業環境因素。只有找出并控制這些由管理失誤或缺陷導致的基本原因,才能有效地防止直接原因的發生,從而防止事故發生。
(4)北川徹三事故因果連鎖理論
基本原因 | 間接原因 | 直接原因 | 事故 | 傷害 |
---|---|---|---|---|
管理原因 學校教育原因 社會原因 歷史原因 | 技術原因 教育原因 身體原因 精神原因 | 不安全行為 不安全狀態 |
基本原因應該包括 3個方面:
①管理原因。企業領導者不夠重視安全,作業標準不明確,維修保養制度方面的缺陷,人員安排不當,職工積極性不高等管理上的缺陷。②學校教育原因。小學、中學、大學等教育機構的安全教育不充分。③社會或歷史原因。社會安全觀念落后,安全法規或安全管理、監督機構不完備等。
間接原因包括 4個方面:
①技術原因。機械、裝置、建筑物等的設計、建造、維護等技術方面的缺陷。②教育原因。由于缺乏安全知識及操作經驗,不知道、輕視操作過程中的危險性和安全操作方法,或操作不熟練、習慣操作等。③身體原因。身體狀態不佳,如頭痛、昏迷、癲癇等疾病,或近視、耳聾等生理缺陷,或疲勞、睡眠不足等。④精神原因。消極、抵觸、不滿等不良態度,焦躁、緊張、恐懼、偏激等精神不安定,狹隘、頑固等不良性格,以及智力方面的障礙。
(5)能量意外釋放理論
1)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 | |
限制能量 (限制量值) | 例:利用低電壓設備防止電擊,限制設備運轉速度以防止機械傷害,限制露天爆破裝藥量以防止個別飛石傷人等。 |
防止能量蓄積 (不增加能量,防止能量積聚) | 例:應用低高度位能,控制爆炸性氣體濃度,通過接地消除靜電蓄積,利用避雷針放電保護重要設施等。 |
4)控制能量釋放(不讓能量釋放) | 例:建立水閘墻防止高勢能地下水突然涌出。 |
5)延緩釋放能量(使能量慢放) | 例:采用安全閥、逸出閥控制高壓氣體;采用全面崩落法管理煤巷頂板,控制地壓;用各種減振裝置吸收沖擊能量,防止人員受到傷害等。 |
開辟釋放能量的渠道 (避免意外情況下能量的積聚和 突然釋放) | 例:安全接地可以防止觸電,在礦山探放水可以防止透水,抽放煤體內瓦斯可以防止瓦斯蓄積爆炸等。 |
7)設置屏蔽設施(防接觸) | 例:安全圍欄 |
(6)軌跡交叉理論
管理的重點應放在控制物的不安全狀態上,即消除起因物,這樣就不會出現施害物,砍斷物的因素運動軌跡,使人與物的軌跡不相交叉,事故即可避免。
【物的因素運動軌跡】
①設計上的缺陷,如用材不當、強度計算錯誤、結構完整性差、采礦方法不適應礦床圍巖性質等(設計)②制造、工藝流程上的缺陷。(制造)③維修保養上的缺陷,降低了可靠性。(維保)④使用上的缺陷。(使用)⑤作業場所環境上的缺陷。(環境)
(7)系統安全理論:
①在事故致因理論方面,改變了人們只注重操作人員的不安全行為而忽略硬件的故障在事故致因中作用的傳統觀念,開始考慮如何通過改善物的系統的可靠性來提高復雜系統的安全性,從而避免事故。
②沒有任何一種事物是絕對安全的;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險源和危險。
2025年注安《藍寶典3.0》默記卡上線,用挖空默寫的形式,幫大家鞏固知識點,提升備考效率,把“無效翻書”換成“高效默寫”!“填空+關鍵詞”模式,“先默寫→后對照”,強迫大腦提取信息,強化記憶深度,死記硬背記不住,就動手寫一寫!
考點習題
某汽車制造企業擬引進可靠度高的自動化生產線,代替原有人員手工操作生產線,同時加強人員行為失誤的校正和培訓,減少事故發生。這種做法符合事故致因理論中的( )。
A. 事故因果連鎖理論
B. 軌跡交叉理論
C. 能量意外釋放理論
D. 系統安全理論
某加油站在卸油區設置了靜電釋放器,作業人員進入卸油區前需要解除靜電釋放器,釋放身體上可能帶有的靜電,根據能量意外釋放理論,該事故防范對策屬于()。
A. 限制能量
B. 防止能量蓄積
C. 控制能量釋放
D. 延緩能量釋放
某礦輔助運輸環節復雜,運輸事故比例較高。根據對提升事故致因的分析,發現是由于提升運輸的鋼絲繩攔擋裝置反應遲緩;二是由于礦工在斜井作業時,未能意識到自己的不安全行為。為了保障斜井提升運輸的安全性,該礦井對斜井提升運輸的安全防護裝置進行了智能化改造同時強化職工安全意識,避免不安全行為發生。上述對 事故致因的分析及其采取的措施符合()。
A. 海因里希事故連鎖理論
B. 軌跡交叉理論
C. 事故頻發傾向理論
D. 能量意外釋放理論
233網校注安【百日刷題打卡訓練營】重磅開啟!是時候告別盲目刷題,加入我們的“百天真題打卡訓練營”,讓每一次努力都精準高效!帶你走上一條高效備考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