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短裙挺进太深了h女友,国产亚洲精品久久777777,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233網校 >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 > 安全生產管理 > 安全生產管理歷年真題

2015年安全工程師考試《安全生產管理知識》真題及答案

來源:233網校 2017-09-13 08:15:00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C【解析】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含10人)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以上(含50人)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含5000萬元)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53人急性工業中毒屬于重大事故。

2.C【解析】事故法則(海因里希法則):在機械事故中,傷亡、輕傷、不安全行為的比例為:1:29:300,1649起意外事故中,輕傷事故為29×1649÷(300+29+1)=144.9,為145人。

3.B【解析】本質安全是指通過設計等手段使生產設備或生產系統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誤操作或發生故障的情況下也不會造成事故。具體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失誤—安全功能和故障—安全功能。重新封堵控制盤柜內電線屬于失誤—安全功能。

4.B【解析】所謂強制就是絕對服從,不必經被管理者同意便可采取控制行動,選項A錯誤。在任何一個管理系統內部,管理手段、管理過程等必須構成一個連續封閉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動,這就是封閉原則。偶然損失原則是指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嚴重程度,都是隨機的、難以預測的,選項C錯誤。反饋是控制過程中對控制機構的反作用,選項D錯誤。

5.B【解析】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應該做到預防為主,通過有效的管理和技術手段,減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從而使事故發生的概率降到最低,選項ACD屬于有效的管理措施。

6.C【解析】系統安全理論的主要觀點之一為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險源和危險,可以減少來自現有危險源的危險性,應減少總的危險性而不是只消除幾種選定的危險。

7.A【解析】軌跡交叉理論作為一種事故致因理論,強調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有同樣重要的地位。按照該理論,可以通過避免人與物兩種因素運動軌跡交叉,即避免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同時、同地出現,來預防事故的發生。

8.D【解析】從能量意外釋放理論出發,預防傷害事故就是防止能量或危險物質的意外釋放,防止人體與過量的能量或危險物質接觸。增強短路保護裝置是能量意外釋放理論的體現。

9.B【解析】企業安全生產責任體系五落實五到位規定:(1)必須落實“黨政同責”要求,董事長、黨組織書記、總經理對本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共同承擔領導責任。(2)必須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所有領導班子成員對分管范圍內安全生產工作承擔相應職責。(3)必須落實安全生產組織領導機構,成立安全生產委員會,由董事長或總經理擔任主任。(4)必須落實安全管理力量,依法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齊配強注冊安全工程師等專業安全管理人員。(5)必須落實安全生產報告制度,定期向董事會、業績考核部門報告安全生產情況,并向社會公示。(6)必須做到安全責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訓到位、安全管理到位、應急救援到位。

10.A【解析】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從綜合監督管理全國安全生產工作的角度,指導、協調和監督管理這些部門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也都以不同形式成立了相應的安全生產綜合監督管理部門和行業監督管理部門,履行綜合監管和行業監管的職能。

11.A【解析】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要求的,應當當場或者在規定時間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請材料之E1起即為受理。

12.B【解析】2015年“安全生產月”以“加強安全法治、保障安全生產”為主題。

13.C【解析】企業應每年至少一次對本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實施情況進行評定,驗證各項安全生產制度措施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檢查安全生產工作目標、指標的完成情況。

14.B【解析】對動火作業、起重作業、受限空間作業、臨時用電作業、高處作業等危險性較高的作業活動實施作業許可管理,嚴格履行審批手續。

15.C【解析】對生產過程及物料、設備設施、器材、通道、作業環境等存在的隱患,應進行分析和控制。對動火作業、受限空間內作業、,臨時用電作業、高處作業等危險性較高的作業活動實施作業許可管理,嚴格履行審批手續。作業許可證應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內容。因為作業許可中要包含危害因素分析,所以應當是先檢測和分析,再申請作業許可。

16.C【解析]2010年完成,2014年評價,屬于安全現狀評價內容,所以是針對生產經營活動、工業園區的事故風險、安全管理等情況作出安全現狀評價結論。

17.B【解析】安全現狀評價主要內容包括:(1)收集評價所需的信息資料,采用恰當的方法進行危險、有害因素識別;(2)對于可能造成重大后果的事故隱患,采用科學合理的安全評價方法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進行事故模擬,預測極端情況下事故的影響范圍、最大損失,以及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或概率,給出量化的安全狀態參數值;(3)對發現的事故隱患,根據量化的安全狀態參數值,進行整改優先度排序;(4)提出安全對策措施與建議。生產經營單位應將安全現狀評價的結果納入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整改計劃和安全管理制度,并按計劃加以實施和檢查。

18.C【解析】①和③分別屬于物理性危險和有害因素中的設備、設施、工具、附件缺陷和防護缺陷。

19.C【解析】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公告六條規定:一、必須在企業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在存在安全生產風險的崗位設置告知卡,分別標明本企業、本崗位主要危險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預防及應急措施、報告電話等內容。二、必須在重大危險源、存在嚴重職業病危害的場所設置明顯標志,標明風險內容、危險程度、安全距離、防控辦法、應急措施等內容。三、必須在有重大事故隱患和較大危險的場所和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標志,標明治理責任、期限及應急措施。四、必須在工作崗位標明安全操作要點。五、必須及時向員工公開安全生產行政處罰決定、執行情況和整改結果。六、必須及時更新安全生產風險公告內容,建立檔案。

20.C【解析】按照安全評價給出的定量結果的類別不同,定量安全評價方法可以分為概率風險評價法、傷害(或破壞)范圍評價法和危險指數評價法。

21.C【解析】每個員工應做到:在本職工作上始終采取安全的方法;對任何與安全相關的工作保持質疑的態度;對任何安全異常和事件保持警覺并主動報告;接受培訓,在崗位工作中具有改進安全績效的能力;與管理者和其他員工進行必要的溝通。

22.B【解析】評價指標的基礎特征:企業狀態特征、企業文化特征、企業形象特征、企業員工特征、企業技術特征、監管環境、經營環境、文化環境。

23.A【解析】“重大危險源”定義為長期地或臨時地生產、加工、使用或儲存危險化學品,且危險化學品的數量等于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單元指一個(套)生產裝置、設施或場所,或同屬一個生產經營單位的且邊緣距離小于500m的幾個(套)生產裝置、設施或場所。該物流公司存在的危險源為在同一區域的一、二號冷庫,由于液氨的臨界量為10t,三號、四號雖滿足距離500m的規定,仍然不是重大危險源。

24.A【解析】根據500m的限制,液氨、苯為一個單元,甲烷為一個單元;液氨、苯:8/10+20/50>1為重大危險源,甲烷:15/50<1,不是重大危險源。

25.D【解析】礦山、金屬冶煉、建筑施工、道路運輸單位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超過一百人的,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從業人員在一百人以下的,應當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26.B【解析】安全生產投入資金具體由誰來保證,應根據企業的性質而定。一般說來,股份制企業、臺資企業等安全生產投入資金由董事會予以保證;一般國有企業由廠長或者經理予以保證;個體工商戶等個體經濟組織由投資人予以保證。上述保證人承擔由于安全生產所必需的資金投入不足而導致事故后果的法律責任。

27.A【解析】消除危險源可以通過選擇合適的工藝、技術、設備、設施,合理的結構形式,選擇無害、無毒或不能致人傷害的物料來徹底消除某種危險源。

28.A【解析】選項B,配備過濾式防護面罩屬于減少事故損失的安全技術措施中的個體防護;選項C,安裝防爆膜屬于減少事故損失的安全技術措施;選項D,安裝漏電保護器屬于故障一安全設計。

29.C【解析】設置薄弱環節。利用事先設計好的薄弱環節,使事故能量按照人們的意圖釋放,防止能量作用于被保護的人或物,如鍋爐上的易熔塞、電路中的熔斷器等。

30.A【解析】編制計劃時,一方面要考慮安全生產的實際需要,如針對在安全生產檢查中發現的隱患、可能引發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的主要原因,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等的應用(是否需要,并不是直接使用),安全技術革新項目和職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議等方面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另一方面還要考慮技術可行性與經濟承受能力。

31.B【解析】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完成后,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相關規定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并提交下列文件資料:(1)建設項目審批、核準或者備案的文件。(2)建設項目初步設計報告及安全專篇。(3)建設項目安全預評價報告及相關文件資料。

32.C【解析】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組織設計中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方案。同時對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依法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驗算結果,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后實施。

33.D【解析】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在檢驗有效期滿1個月前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申報定期檢驗。丁公司應當履行本法規定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的義務。

34.C【解析】生產經營單位應當逐臺建立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

35.A【解析】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組織對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的檢驗檢測結果、鑒定結論進行監督抽查。

36.B【解析】停爐后,沒有對燃燒室和煙道進行徹底的通風,積存可燃性氣體混合物,容易引起二次燃燒,因此選項A不對。檢驗鍋爐和壓力容器時,如需要卸下或上緊承壓部件的緊固件,必須將壓力全部泄放以后方能進行,不能在器內有壓力的情況下卸下或上緊螺栓或其他緊固件,以防發生意外事故。因此選項C不對。鍋爐壓力容器的耐壓試驗一般都用水作加壓介質,不能用氣體作加壓介質,否則十分危險。因此選項D不對。

37.B【解析】生產經營單位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應具備的條件:(1)持證上崗。(2)按照規程進行操作。(3)定期接受安全、節能教育和培訓。(4)在證書有效期滿前60日內,由申請人或者申請人的用人單位向原考核發證機關或者從業所在地考核發證機關提出申請。

38.A【解析】安全生產檢查的工作程序包括安全檢查準備、實施安全檢查、經現場檢查和數據分析后,檢查人員應對檢查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提出檢查的結論和意見。

39.D【解析】安全檢查準備:(1)確定檢查對象、目的、任務。(2)查閱、掌握有關法規、標準、規程的要求。(3)了解檢查對象的工藝流程、生產情況、可能出現危險和危害的情況。(4)制定檢查計劃,安排檢查內容、方法、步驟。(5)編寫安全檢查表或檢查提綱。(6)準備必要的檢測工具、儀器、書寫表格或記錄本。(7)挑選和訓練檢查人員并進行必要的分工等。選項D,屬于實施安全檢查。

40.A【解析】對整改無望或者生產經營單位拒不執行整改指令的,依法實施行政處罰;不具備安生生產條件的,依法提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權限予以關閉。

41.D【解析】對于重大事故隱患,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及時向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重大事故隱患報告內容應當包括:(1)隱患的現狀及其產生原因;(2)隱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難易程度分析;(3)隱患的治理方案。

42.B【解析】砂塵、噪聲、一氧化碳均屬于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

43.D【解析]13種法定塵肺病,即矽肺、煤工塵肺、石墨塵肺、炭黑塵肺、石棉肺、滑石塵肺、水泥塵肺、云母塵肺、陶工塵肺、鋁塵肺、電焊工塵肺、鑄工塵肺。

44.C【解析】選項A為非電離輻射,選項B為噪聲,選項D為防護缺陷,均屬于物的因素。

45.A【解析】建設項目職業危害評價又可分為新建、改建、擴建和技術改造與技術引進項目的職業危害預評價、控制效果評價與建設項目運行期間的現狀評價。

46.A【解析】選項8屬于個體防護措施,選項CD屬于組織管理措施。

47.A【解析】一般有毒作業設置黃色區域警示線;高毒作業場所設紅色區域警示線,氯氣是高毒類物品,且有助燃性。

48.A【解析】參照《安全色》(GB 2893—2001)的規定,標識邊框、盾牌及“安全防護”為綠色,“1A”及背景為白色,標識編號為黑色。

49.C【解析】打磨車間存在著粉塵,應配備防塵口罩,且防塵口罩為特種勞動防護用品。選項A不屬于特種勞動防護品,選項B應配備焊接眼面防護具,選項D應配備阻燃防護服等。

50.D【解析】選項A應穿阻燃防護服,選項B應與防靜電鞋配套使用,選項C不能使用金屬個人標志,否則容易產生火花引起爆炸。

51.C【解析】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標識由盾牌圖形和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編號組成。選項A的安全標志由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證書和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標識兩部分組成。選項B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工作應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管理。選項D應是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證書的有效期為4年。

52.B【解析】因為題干中說會產生紫外線而引起功能性傷害,故應設置的指令為必須配戴遮光護目鏡和當心弧光。

53.C【解析】承包商在施工過程中不得擅自更換工程技術管理人員、安全管理人員以及關系到施工安全及質量的特殊工種人員,特殊情況需要換人時須征得發包單位的同意,并對新參加工作人員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培訓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

54.C【解析】乙企業需要向甲企業提交審核的文件資料有:有關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和資質證書,法人代表資格證書,安全資質證書.施工簡歷和近3年安全施工記錄。

55.A【解析】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于1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56.A【解析】在無法建立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的情況下,應與鄰近的專職應急救援隊伍簽訂救援協議,確保事故狀態下能夠有專業救援隊伍到場開展應急處理。

57.C【解析】下井救援人員須身體強壯,不能酒后下井,必須佩戴安全繩及空氣呼吸機,并且井上至少仍有兩人以上的監護人員時,方能下井實施營救。

58.B【解析】要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低濃度酸溶液,以中和堿液。

59.D【解析】行政許可制度對特種設備實施市場準入制度和設備準用制度。市場準入制度主要是對從事特種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修理、維護保養、改造的單位實施資格許可,并對部分產品出廠實施安全性能監督檢驗。 

60.C【解析】生產經營單位應根據本單位組織管理體系、生產經營規模、危險源和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確定應急預案體系,組織編制相應的應急預案。

61.D【解析】應急預案的評審由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組織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外部評審由上級主管部門或地方政府負責安全管理的部門組織審查。評審后,按規定報有關部門備案,并經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簽署發布。

62.B【解析】因為是爆炸沖擊波造成緊鄰管線的儲罐內有毒氣體泄漏,因此屬于爆炸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含10人)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含50人)100人以下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或者5000萬元以上(含5000萬元)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63.D【解析】一般情況下火災并不是立即擴展,如果起火物質是在有限的空間內,靠近立體表面,經過一段時間的陰燃,就會在地面及立體表面留下煙熏痕跡,例如靠近墻壁放置的電視機、墻邊紙簍之類物品起火,就會在墻面留下明顯的“V”字形痕跡,這種“V”字形痕跡是火災初期由于火焙和煙霧向上蔓延造成的,在“V”字形煙進的低點,往往就是起火點,也是發現起火原因的物證。

64.B【解析】由于邢某在與地面人員交流,這是分散注意力行為的表現,其次站立不穩從二層平臺摔落,這是防護、保險等裝置缺乏或有缺陷導致。

65.D【解析】半對數線圖縱軸用對數尺度,描述一組連續性資料的變化速度級趨勢。散點圖用于描述兩種現象的相關關系。直方圖用于描述計量資料的頻數分布。條圖又稱直條圖,表示獨立指標在不同階段的情況,有兩維或多維,圖例位于右上方。因此選擇D。

66.D【解析】患病率一檢查時發現的現患某病病例總數/該時點受檢人口數×100%,因此患病率:400/15000=2.67%。

67.D【解析】卡方檢驗主要是通過同一事物在不同狀況下的對比。

68.B【解析】分組分析法是按傷亡事故的有關特征進行進行分類匯總,研究事故發生的有關情況。如按事故發生的經濟類型、事故發生單位所在行業、事故發生原因、事故類別、事故發生所在地區、事故發生時間和傷害部位等進行分組匯總統計傷亡事故數據。

69.C【解析】股份制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措施費的使用計劃由董事會批準。

70.A【解析】類比方法是利用相同或相似工程系統或作業條件的經驗和勞動安全衛生的統計資料來類推、分析評價對象的危險、有害因素。

二、多項選擇題

71.BE【解析】針對發現的人的危險因素出發體現了人本原理的行為原則和預防原理的3E原則。

72.ACDE【解析】能量意外釋放理論揭示了事故發生的物理本質,為人們設計及采取安全技術措施提供了理論依據;選項ACDE均屬于防止能量意外釋放的屏蔽措施。

73.ACD【解析】有限空間安全作業五條規定:一、必須嚴格實行作業審批制度,嚴禁擅自進入有限空間作業。二、必須做到“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嚴禁通風、檢測不合格作業。三、必須配備個人防中毒窒息等防護裝備,設置安全警示標識,嚴禁無防護監護措施作業。四、必須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嚴禁教育培訓不合格上崗作業。五、必須制定應急措施,現場配備應急裝備,嚴禁盲目施救。

74.ACDE【解析】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公告六條規定:(1)必須在企業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在存在安全生產風險的崗位設置告知卡,分別標明本企業、本崗位主要危險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預防及應急措施、報告電話等內容。(2)必須在重大危險源、存在嚴重職業病危害的場所設置明顯標志,標明風險內容、危險程度、安全距離、防控辦法、應急措施等內容。(3)必須在有重大事故隱患和較大危險的場所和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標志,標明治理責任、期限及應急措施。(4)必須在工作崗位標明安全操作要點。(5)必須及時向員工公開安全生產行政處罰決定、執行情況和整改結果。(6)必須及時更新安全生產風險公告內容,建立檔案。

75.AGD【解析】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美國的K·J·格雷厄姆和G·F·金尼研究了人們在具有潛在危險環境中作業的危險性,提出了以所評價的環境與某些作為參考環境的對比為基礎,將作業條件的危險性作為因變量(D),事故或危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率(E)及危險嚴重程度(C)作為自變量,確定了它們之間的函數式。給出3個自變量的各種不同情況的分數值,采取對所評價的對象根據情況進行“打分”的辦法,然后根據公式計算出其危險分數值,再在按經驗將危險性分數值劃分的危險程度等級表或圖上,查出其危險程度的一種評價方法。

76.ABE【解析】礦山設置避難艙屬于避難與救援;設置通風除塵系統屬于防止事故發生的安全技術措施。

77.ABC【解析】該起事故隱患屬于重大事故隱患,應該由主要負責人負責組織整改。

78.AB【解析】選項CDE為物理性職業危害因素。

79.BD【解析】隔離是把被保護對象與意外釋放的能量或危險物質等隔開。隔離措施按照被保護對象與可能致害對象的關系可分為隔開、封閉和緩沖等。

80.BCD【解析】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九條規定:(1)必須落實企業主要負責人是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第一責任人的工作責任制,層層建立安全生產應急管理責任體系。(2)必須依法設置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機構,配備專職或者兼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人員,建立應急管理工作制度。(3)必須建立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或與鄰近專職救援隊簽訂救援協議,配備必要的應急裝備、物資,危險作業必須有專人監護。(4)必須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編制與當地政府級相關部門相銜接的應急預案,重點崗位制定應急處置卡,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應急演練。(5)必須開展從業人員崗位應急知識教育和自救互救、避險逃生技能培訓,并定期組織考核。(6)必須向從業人員告知作業崗位、場所危險因素和險情處置要點,高風險區域和重大危險源必須設立明顯標識,并確保逃生通道暢通。(7)必須落實從業人員在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停止作業,或在采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后撤離作業場所的權利。(8)必須在險情或事故發生后第一時間做好先期處置,及時采取隔離和疏散措施,并按規定立即如實向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報告。(9)必須每年對應急投入、應急準備、應急處置與救援等工作進行總結評估。

81.ABDE【解析】當“安全帶未起作用”與“腳手架欄桿缺失”同時發生時才可能導致事故。

82.BDE【解析】選項AC為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機械、物質或環境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為直接原因。

83.CD【解析】間接經濟損失的統計范圍:停產、減產損失價值;工作損失價值;資源損失價值;處理環境污染的費用;補充新職工的培訓費用;其他損失費用。

84.ABCD【解析】職業衛生常用統計指標:發病(中毒)率、患病率、病死率、粗死亡率。

85.ABC【解析】必須做到安全責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訓到位、安全管理到位、應急救援到位。

相關閱讀

添加安全工程師學習群或學霸君

領取資料&加備考群

233網校官方認證

掃碼加學霸君領資料

233網校官方認證

掃碼進群學習

233網校官方認證

掃碼加學霸君領資料

233網校官方認證

掃碼進群學習

拒絕盲目備考,加學習群領資料共同進步!

互動交流
掃描二維碼直接進入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資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多县| 高雄县| 伽师县| 洛南县| 工布江达县| 台中市| 宣城市| 鄂伦春自治旗| 城市| 龙泉市| 扶绥县| 独山县| 滨海县| 浦县| 五峰| 得荣县| 信阳市| 三江| 乐都县| 蒲城县| 同仁县| 泾川县| 叙永县| 成安县| 马关县| 太和县| 隆昌县| 沙雅县| 屯昌县| 内乡县| 梨树县| 洞头县| 临夏市| 那曲县| 深水埗区| 新泰市| 思南县| 昔阳县| 杂多县| 雷州市| 古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