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在檢修安全中停車后的安全處理過程(隔絕、置換、吹掃與清洗等)處理不當的是
A.盲板應有大的突耳并涂上特別顏色,用于掛牌編號和識別
B.凡在禁火區或抽插易燃易爆介質窗口或管道盲板時,應使用防爆工具和防爆燈具,在規定范圍內嚴禁用火,作業中應有專人巡回檢查及監護
C.設備經置換后,若需要進人其內部工作還必須再用空氣置換惰性氣體,以防發生窒息
D.若置換介質的比重大于被置換介質的比重時,應由設備或管道最高點送人置換介質,由最低點排出被置換介質,取樣點宜在頂部位置及宜產生死角的部位
E.吹掃結束時應先關閉物料閘,再停氣,以防管路系統介質倒流
22.下列關于固定動火區設立的條件說法不正確的是_。
A.固定動火區距可燃、易爆物質的堆場、倉庫、貯罐及設備的距離應符合防火規范的規定
B.動火區若設在室內,應與防爆區隔開,不準有門窗串通。允許開的窗、門都要向外開,各種通道必須暢通
C.固定動火區周圍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及其他可燃物質。少量的有蓋桶裝電石、乙炔氣瓶等可以存放
D.動火區要有明顯的標志
23.下列關于動火安全作業證制度說法不正確的是_。
A.在禁火區進行動火作業應辦理"動火安全作業證",嚴格履行申請、審核和批準手續
B.動火作業人員在接到動火證后,要詳細核對各項內容,如發現不符合動火安全規定,有權拒絕動火,并向單位防火部門報告
C.動火地點或內容變更時,應在動火安全作業證上標明,否則不得動火
D.高處進行動火作業和設備內動火作業時,除辦理"動火安全作業證"外,還必須辦理 "高處安全作業證"和"設備內安全作業證"
24.下列不符合動火分析規定的是_。
A.取樣要有代表性,特殊動火的分析樣品要保留到動火作業結束
B.取樣時間與動火作業的時間不得超過60 min,如超過此間隔時間或動火停歇時間超過60 min以上,必須重新取樣分析
C.若有兩種以上的混合可燃氣體。應以爆炸下限低者為準
D.進人設備內動火,同時還需分析測定空氣中有毒有害氣體和氧含量,有毒有害氣體含量不得超過《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
B Z1一2002)中規定的最高容許濃度,氧含量應為18%一22%
25.下列不符合進人設備內作業安全要求的是_。
A.設備內作業必須辦理"設備內安全作業證",并要嚴格履行審批手續
B.在進人設備前60 min必須取樣分析,嚴格控制可燃氣體、有毒氣體濃度及氧含量在安全指標范圍內,分析合格后才允許進人設備內作業。如在設備內作業時間長,至少每隔2 h各分析一次,如發現超標,應立即停止作業,迅速撤出人員
C.應有足夠的照明,設備內照明電壓應不大于36 V,在潮濕容器、狹小容器內作業應小于或等于12 V,燈具及電動工具必須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
D.在檢修作業條件發生變化,并有可能危及作業人員安全時,必須立即撤出;若需繼續作業,必須重新辦理進人設備內作業審批手續
26.危險化學品存在的主要危險有_。
A.火災、爆炸、中毒、窒息及污染環境
B.火災、爆炸、中毒、腐蝕及污染環境
C.火災、爆炸、感染、腐蝕及污染環境
D.火災、失效、中毒、腐蝕及污染環境
27.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的主要措施_。
A.治療措施、消防措施、泄漏應急處理、操作處置與儲存、設備控制/設備防護
B.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應急處理、操作處置與儲存、接觸控制/個體防護
C.急救措施、防火措施、泄漏應急處理、操作處置與儲存、設備控制/設備防護
D.治療措施、防火措施、泄漏應急處理、操作處置與儲存、接觸控制/個體防護
28.采用熱風采暖和空氣調節的車間,其新風口應設置在空氣清潔區,新鮮空氣的補充量應達到_m3/人oh的標準。
A. 25
B. 20
C. 30
D. 40
29.視線運動的順序習慣于從-進行。
A.右到左,從下到上,逆時針
B.右到左,從上到下
C.左到右,從上到下,順時針
D.右到左,從上到下
30.固體廢物的處置方法正確的是_。
A.危險廢物須裝人編織袋后方可填埋
B.一般工業廢物可以直接進人填埋場進行填埋
C.爆炸性物品的銷毀可以采用:爆炸法、燒毀法、熔融固化、化學分解法
D.有機過氧化物處理方法主要有:分解、燒毀、溶解、填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