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施工中建筑的火災特點
地鐵在建過程中,由于空間小,通風條件差,通道狹窄彎曲,發生火災后,煙霧很快充滿空間,并難以消散,救援難度大,容易造成人員大量傷亡。因此,地下施工建筑和地上施工建筑相比,有其不同的特點:
(一)大量濃煙積聚
一是煙霧久聚不散,影響滅火戰斗行動;二是能見度低,行動十分不便;三是嚴重缺氧,易造成人員窒息;四是產生有害氣體,直接威脅人員的生命安全。
(二)溫度不斷升高,壓力不斷增大
一是在封閉空間內,由于散熱困難,溫度迅速增高,火源附近溫度往往超過一千度,由于空氣膨脹,因而導致室內壓力增大,影響火災撲救。二是在高溫煙氣流經途中,加熱可燃物,使其達到著火點,形成再生火源。三是溫度達到五百度以上的煙氣中,含有一定量的可燃物分解產物,在流經途中遇到新鮮空氣,極易產生自然或轟然出現第二火場。四是空間壓力隨升溫而增大,當火勢發展到一定程度,形成火風壓。使地下原有的風流轉向逆流,加劇火勢蔓延。
(三)消防人員撲救難度大
一是濃煙翻滾,毒氣彌漫,進攻人員視線和呼吸受到限制,在沒有可靠安全措施的前提下,難以深入地下內攻;二是安全出入口少,人員物質疏散不便;三是無線電波受地下建筑屏障影響,火場通信聯絡得不到保障,指揮人員不能及時掌握地下情況;四是消防人員深入地下建筑救人或滅火均需佩帶空氣呼吸器,攜帶照明工具,使用安全繩等。相對來說比地面滅火所需的準備時間要長。
(四)著火源難以發現
地下隧道縱深長、跨度大、能見度低、內部通道曲折狹窄,往往還堆有物資造成障礙,給偵察火源造成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