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英語四級長篇閱讀練習題(5)
- 第2頁:答案解析
【參考譯文】
管理機器人
A.[47]很久以來。機器人都被認為是科幻小說里的東西,因此人們很難將它們視為管理的對象。捷克劇作家KarelCapek于1920年將它們命名為“機器人”(來源于斯拉夫語中的“工作”一詞)。在美國作家Isaac Asimov的筆下,機器人面對了令它們為難忘的抉擇。好萊塢把機器人變成了超級英雄和超級惡魔。
在由電影評論家總結出的好萊塢50個角色和50個壞角色的名單上,一一個同時登上兩份榜單的角色就是一個機器人——終結者。
B.現在到了管理思想家跟上科幻小說作家步伐的時候了。自20世紀60年代起機器人就在生產線上做一些輔助工作了。世界上已有超過100萬的工業機器人。現在機器人變得更聰明、更廉價的速度在不斷加快,這兩者簡直是一種爆炸性的結合。機器人正在學著與周圍的世界互動。它們看東西的能力正在變得越來越接近人類,它們獲取信息及做出相應反應的能力也在接近人類。未來,機器人將能夠從事越來越多精細而復雜的工作。[46]機器人將不會再被關起來以防止它們與人們發生沖突,而是可以自由移 動。
C.美國軍隊已經在這方面開拓了一條道路。他們現在有不少于l2000個機器人正在服役。智囊團布魯金斯學會的PeterSinger說,5000年來只有人類參與戰爭的局面正在被打破。近來被增派到戰場的機器人包括執行偵察任務的小“昆蟲”和恫嚇敵人的大“狗”。五角大樓還在研發一種強動力自動戰術機器人,它們可以通過吞食其周邊的生物量來補給自己的能量。
D.但機器人在民用方面也沒有落后太遠。有誰能比這些神奇的設備更適于清潔下水道或清理核廢料呢?[50]日本人在近期的一次震后清理中所用的機器人數量驚人地少,即使他們在這一領域處于地位。他們說他們在錯誤的地點選擇了錯誤的機器人類別。但是他們已經率先在全球范圍內呼吁尋求機器人的援助.而且似乎馬上就會投入更多的機器人進行作業。
E.[48]當機器人進入到服務產業時,它們開始變得不像機器,而更像生物了。日本產業技術研究院是一所研發機構,它們制作的機器人Paro形似一只小海豹,并能對命令做出回應。本田公司研制的機器人ASIM0具有很多人類的特征,它能夠走路、說話以及回應命令。
F.[53]時至今日,管理人員一直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機器人,把它們當做工程問題而不是管理問題。這種現象不能再繼續下去了:機器人正變得功能強大且無處不在。隨著企業可以使用機器人這種新型員工,它們可能需要重新考慮自身的人力資源戰略了。例如,在擁有不計報酬、可以持續工作的智能機器的情況下,它們是否真的需要把產品外包給中國加工?它們必然要重新考慮它們的人力資源政策——就從質疑是否應該有一個純粹管理人力資源的部門開始。
G.個問題是如何管理機器人本身。Asimov在1942年確立了基本原則:機器人不能傷害人類。這一原則已經通過近年來的技術改良得以加強:現在的機器人對于它們周圍的事物更加敏感,還可以遵照指示避免襲擊人類。[49]但是五角大樓的計劃使得這一切變堡更為復雜:從本質上來說,它們所制造的機器人有很多將成為殺人機器。
H.第二個問題是如何處理人與機器人的關系中人類這一方的問題。從初的科技反對者恐懼機械織布機開始,勞動者們總是擔心新技術會搶走他們的飯碗。當機器以人類的面孔出現時,那種擔憂變得尤為強烈:capek那部給機器人取名字的戲劇中描繪了這樣一個世界:起初,機器人帶來了很多好處,終,它們卻導致了大量的失業和不滿。[52]在現在這樣一個高失業率的時代,工作場所越來越多地使用類人機器人必然會激起反對。
I.所以,企業必須努力使工人相信機器人有助于提高產量,而不只是吞噬職位的外來者。[51]它們需要展現給員工們看:坐在他們身邊的機器人更多的是他們的幫手,而不是威脅。奧迪在引進工業機器人方面一直做得特別成功,因為這家汽車制造商讓員工去發現那些機器人可以改進工作的領域,然后將監管那些機器人的崗位提供給員工。[55]企業還需要闡明,機器人有助于保留富有國家的生產崗位:德國之所以沒有象英國一樣喪失如此之多的生產崗位,原因之一就是,在德國,每一萬名工人所對應的機器人數量是英國的5倍。
J.這兩條原則,即不要讓機器人傷害或嚇到人類,是相對簡單的。隨著機器人變得日益復雜,機器人科學家們正著手處理更復雜的問題。他們盡量不在救援機器人中分出三六九等(因為一旦沒有帶頭的機器人,其他的機器人就顯得多余了)。所以他們利用游戲理論來確保機器人能以平等的方式互相交流。他們盡力避免機器人與它們的人類操作者的作用重疊。[54]因此他們正在計算更多復雜的數學公式以使機器人能夠依照人類的意愿不斷地進行自我調節。這表明世界即將發生一次重大的管理變革:讓機器人的行為更像人類,而不是像20世紀所傾向的那樣,使人類的行為日益向機器人靠攏。
【答案解析】
46.B
解析:題干意為,未來的機器人將能夠自由活動,而不是被關起來以防止傷害人類。注意抓住題干中的關鍵信息tomorrow’s robots、free to move around和hurt people。文中論及機器人未來發展趨勢的內容出 現在B段,該段末句提到,機器人將不會再被關起來以防止發生人機之間的沖突,它們將可以自由移動。由此可知,題干是對原文的同義轉述,故答案為B。
47.A
解析:題于意為,人們很難想象機器人是能夠被管理的事物,因為它們一直都是出現在科幻小說中。注意抓住題干中的關鍵信息not easy、management stuff和science fictions。文中A段首句提到,很久以來,機器人都被認為是科幻小說里的東西,因此人們很難想象它們能夠被管理。由此可知,題干是對原文的同義轉述,故答案為A。
48.E
解析:題干意為,當機器人進入服務產業時,它們往往看起來更像生物。注意抓住題干中的關鍵信息more like living creatures和enter into the service industry。文中論及機器人在服務業中表現的內容出現在E段,該段首句提到,隨著機器人進入到服務產業,它們開始變得不那么像機器,而更像生物了。接下來的第二句和第三句用兩個例子來證明這一觀點。由此可知,題干是對原文的同義轉述,故答案為E。
49.G
解析:題干意為,依據五角大樓的計劃,它們所制造的很多機器人在本質上都會成為殺人機器。注意抓住題干中的關鍵信息Pentagon’s plans、many of its robots和killing machines。文中G段論述了與五角大樓的計劃相關的內容,該段提到了機器人管理的基本原則,即機器人不能傷害人類,該段末句提到,但是五角大樓的計劃使得這一切變得更為復雜:從本質上來說,它們所制造的機器人有很多將成為殺人機器。由此可知,題干是對原文的同義轉述,故答案為G。
50.D
解析:題干意為,鑒于其在機器人領域的地位,日本在近期的一次地震后并沒有大量使用機器人來完成清理工作。注意抓住題千中的關鍵信息Japanese、clear up after the recent earthquake和world leadershipinthe robotfield。文中論及日本使用清潔機器人的內容出現在D段,該段第三句提到,日本人在近期的一次震后清理中所用的機器人數量驚人地少,即使他們在這一領域一直處于地位。由此可見,題干是對原文的同義轉述,故答案為D。
51.I
解析:題干意為,企業應該向員工們展示,機器人對他們來說,更多的是起到幫手的作用,而不是威脅。注意抓住題干中的關鍵信息Companies、workers和a helper ratherthan athreat。文中論及企業、員工和機器人關系的內容出現在1段,該段第二句提到,它們需要展現給員工們看:坐在他們身邊的機器人更多的是他們的幫手,而不是威脅。由此可見,題干是對原文的同義轉述,故答案為I。
52.H
解析:題干意為,在目前這樣一個高失業率的年代,越來越多的類人機器人被用于工作場所的事實必然會引起一些反對。注意抓住題干中的關鍵信息human.1ike robots are used in workplaces和arouse reactionin atimeofhigh unemployment。文中論及高失業率以及機器人在工作場所的使用的內容出現在H段,該段末句提到,在現在這樣一個高失業率的時代,工作場所越來越多地使用類人機器人必然會激起反對。原文中的humanoid automatons對應題干中的human—like robots。由此可見,題干是對原文的同義轉述,故答案為H。
53.F
解析:題干意為,管理人員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機器人,他們把機器人當做工程問題而不是管理問題。注意抓住題干中的關鍵信息anengineeringinsteadofamanagementproblem和largelyneglectedbyexecutives。
文中第F段對機器人管理問題進行論述,該段首句提到,時至今日,管理人員一直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機器人,把它們當做工程問題而不是管理問題。由此可見,題干是對原文的同義轉述,故答案為F。
54.J
解析:題干意為,科學家們正在試圖使機器人可以根據人們的意愿不斷地進行自我調節。注意抓住題干中的關鍵信息scientists和constantly adjustthemselves。文中提及機器人可以進行自我調節的內容出現在J段,該段第六句提到科學家們正在計算更多復雜的數學公式以使機器人能夠依照人類的意愿不斷地進行自我調節。由此可見,題干是對原文的同義轉述,故答案為J。
55.I
解析:題干意為,德國失去的生產崗位比英國要少的例子表明,機器人能夠幫助保留富裕國家的生產崗位。注意抓住題干中的關鍵信息Germany、Britain、fewer manufacturingjobs和help preserve manufacturingjobs。文中對比英德兩國制造業崗位的內容出現在1段,該段末句提到,企業還需要闡明機器人有助于保留富裕國家的生產崗位:德國之所以沒有像英國一樣喪失如此之多的生產崗位,原因之一就是,在德國每一萬名工人所對應的機器人數量是英國的5倍。由此可見,題干是對原文的同義轉述,故答案為I。
練習題:2015年6月英語四級考試預測試卷(三套) 聽力練習題(五套)
專題推薦:2015年6月備考沖刺題型突破:閱讀理解 作文題 作戰全攻略
?γ??????? | ??? | ???/???? | ??????? | ???? |
---|---|---|---|---|
????????????????????????????????? | ????? | ??100 / ??100 | ![]() |
???? |
???????????????????????? | ????? | ??100 / ??100 | ![]() |
???? |
???????????????????????? | ????? | ??100 / ??100 | ![]() |
???? |
??????????????????д???? | ????? | ??100 / ??1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