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一:消防給水系統
系統類型 | 內容 |
高壓給水系統 | 始終能滿足水滅火系統所需的工作壓力和流量,火災發生時無須開啟消防水泵。 |
臨時高壓給水系統 | 平時不能滿足水滅火系統所需的工作壓力和流量,火災發生時需啟動消防泵。 |
低壓給水系統 | 利用消防車直接加壓滅火,或由消防車通過水泵接合器向室內管網內加壓供水。 |
考點二:消防水泵
(一)消防水泵設置匯總
類別 | 內容 |
設置要求 | (1)消火栓給水系統與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宜分別設置消防泵。當與消火栓系統合用消防水泵時,系統應在報警閥前分開。 |
(2)消防水泵和消防轉輸泵時均應設置備用泵。備用泵的工作能力應與工作泵的工作能力一致。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可按“用一備一”或“用二備一”的比例設置備用泵。 | |
(3)下列情況下可不設備用泵: ①建筑高度小于54m的住宅 ②室外消防給水設計流量≤25L/s的建筑。 ③室內消防給水設計流量≤10L/s的建筑。 記憶口訣:54了宅在家里就是個250(25*10) | |
消防泵選用 | (1)消防水泵的流量、揚程等應符合以下要求: |
①消防水泵的性能應滿足消防給水系統所需流量和壓力的要求。 ②消防水泵所配驅動器的功率應滿足所選水泵流量揚程性能曲線上任何一點運行所需功率的要求。 | |
③采用電動機驅動的消防水泵時,應干式安裝。 | |
④流量揚程性能曲線應為無駝峰、無拐點的光滑曲線,零流量時的壓力不應大于設計工作壓力的140%,且宜大于設計工作壓力的120%。 | |
⑤當出流量為設計流量的150%時,其出口壓力不應低于設計工作壓力的65%。 | |
⑥泵軸的密封方式和材料應滿足消防水泵在低流量時運轉的要求。 | |
⑦消防給水同一泵組的消防水泵型號宜一致,且工作泵不宜超過3臺。 | |
(2)消防水泵的主要材質應符合下列規定: | |
水泵外殼宜為球墨鑄鐵;葉輪宜為青銅或不銹鋼。 | |
(3)柴油機消防水泵應符合下列規定: | |
①柴油機消防水泵應采用壓縮式點火型柴油機。 ②柴油機的額定功率應校核海拔和環境溫度對柴油機功率的影響。 ③柴油機消防水泵應具備連續工作性能,試驗運行時間不應小于24h。 ④柴油機消防水泵的蓄電池應保證消防水泵隨時自動啟泵的要求。 ⑤供油箱應根據火災延續時間確定,有效容積應按1.5L/KW配置,且不小于50%的儲量 | |
(4)軸流深井泵的安裝符合下列規定: | |
軸流深井泵安裝于水井時,在水泵出流量為150%設計流量時,其最低淹沒深度應是第一個水泵葉輪底部水位線以上不少于3.2m,且海拔每增加300m,深井泵的最低淹沒深度應至少增加0.3m。 | |
串聯和并聯 | 串聯:消防泵的串聯在流量不變時可增加揚程,消防泵的串聯宜采用相同型號、相同規格的消防泵。在控制上,應先開啟前面的消防泵,后開啟后面(按水流方向)的消防泵。 |
并聯:消防泵并聯的作用主要在于增大流量,并聯總流量增加了,但單臺消防泵的流量卻有所下降。 | |
消防泵吸水 | ①消防水泵應采取自灌式吸水。 |
②消防水泵從市政管網直接抽水時,應在消防水泵出水管上設置有空氣隔斷的倒流防止器。 ③當吸水口處無吸水井時,吸水口處應設置旋流防止器。 |
(二)、消防水泵管路知識匯總
吸水管 | 出水管 |
消防水泵吸水管布置應避免形成氣囊。 | 每臺消防水泵出水管上應設置DN65 mm的試水管,并應采取排水措施。一組消防水泵應在消防水泵房內設置流量和壓力測試裝置,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單臺消防水泵的流量不大于20 L/s、設計工作壓力不大于0.5 MPa時,泵組應預留測量用流量計和壓力計接口,其他泵組宜設置泵組流量和壓力測試裝置。 流量檢測裝置的計量精度應為0.4級,最大量程的75%應大于最大一臺消防水泵設計流量值的175%。 壓力檢測裝置的計量精度應為0.5級,最大量程的75%應大于最大一臺消防水泵設計壓力值的165%。 |
消防水泵吸水口的淹沒深度應滿足消防水泵在最低水位運行安全的要求,吸水管喇叭口在消防水池最低有效水位下的淹沒深度不應小于600mm,當采用旋流防止器時,淹沒深度不應小于200mm。 | |
消防水泵的吸水管穿越消防水池時,應采用柔性套管,采用鋼性防水套管時,應在水泵吸水管上設置柔性接頭,且管徑不應大于DN150mm。 | |
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上應設置明桿閘閥或帶自鎖裝置的蝶閥,當設置暗桿閥門時應設有開啟刻度和標志;當管徑超過DN300時,宜設置電動閥門。 | 消防水泵的出水管上應設止回閥、明桿閘閥;當采用蝶閥時,應帶有自鎖裝置;當管徑大于DN300mm時,宜設置電動閥門。 |
吸水管的直徑小于DN250時,其流速宜為1.0~1.2m/s;直徑大于DN250時,宜為1.2~1.6m/s。 | 出水管的直徑小于DN250時,其流速宜為1.5~2.0m/s;直徑大于DN250時,宜為2.0~2.5m/s。 |
吸水井布置應滿足井內水流順暢,流速均勻不產生旋渦。 | 消防水泵出水管上應安裝消聲止回閥、控制閥和壓力表;系統的總出水管上還應安裝壓力表和壓力開關;安裝壓力表時應加設緩沖裝置。壓力表和緩沖裝置之間應安裝旋塞;壓力表量程在沒有設計要求時,應為系統工作壓力的2?2.5倍。壓力表的直徑不應小于100 mm,應采用直徑不小于6 mm的管道與消防水泵進出口管相接,并應設置關斷閥門。 |
消防水泵吸水管可設置管道過濾器,管道過濾器的過水面積應大于管道過水面積的4 倍,且孔徑不宜小于3 mm。 | |
消防水泵吸水管水平管段上不應有氣囊和漏氣現象。變徑連接時,應采用偏心異徑管 件并應采用管頂平接。 | |
消防水泵吸水管宜設置真空表、壓力表或真空壓力表,壓力表的最大量程應根據工程具體情況確定,但不應低于0.7 MPa,真空表的最大量程宜為-0.1MPa。 | 消防水泵出水管壓力表的最大量程不應低于其設計工作壓力的2倍,且不應低于1.6 MPa。 |
(三)消防水泵啟動裝置和動力裝置
啟動和動力裝置 | 內容 |
啟動裝置 | ①消防水泵應能手動啟停和自動啟動,且應確保從接到啟泵信號到水泵正常運轉的自動啟動時間不大于2 min。消防水泵不應設置自動停泵的控制功能,停泵應由具有管理權限的工作人員根據火災撲救情況確定。 ②消防水泵應由消防水泵出水干管上設置的壓力開關、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的流量開關或報警閥壓力開關等開關信號直接自動啟動。 ③消火栓按鈕不宜作為直接啟動消防泵的開關,但可作為發出報警信號的開關或啟動干式消火栓系統的快速啟閉裝置等。 ④穩壓泵應由消防給水管網或氣壓水罐上設置的穩壓泵自動啟停泵壓力開關或壓力變送器控制。 |
動力裝置 | 消防水泵的雙電源自動切換時間不應大于2s,,一路電源與內燃機動力的切換時間不應大于15 s。 |
水泵控制柜設置要求 | ①消防水泵控制柜在平時應使消防水泵處于自動啟泵狀態。 ②當自動水滅火系統為開式系統,且設置自動啟動確有困難時,經論證后消防水泵可設置在手動啟動狀態,并應確保24 h有人值班。 ③消防水泵控制柜設置在專用消防水泵控制室時,其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30;與消防水泵設置在同一空間時,其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55。 ④消防水泵控制柜應設置機械應急啟泵功能,并應保證在控制柜內的控制線路發生故障時由具有管理權限的人員在緊急時啟動消防水泵。機械應急啟動時,應確保消防水泵在報警后 5 min內正常工作。 ⑤消防水泵控制柜應有顯示消防水泵工作狀態和故障狀態的輸出端子及遠程控制消防水泵啟動的輸入端子。 |
(四)安裝、調試、驗收
水泵安裝 | 分體水泵的安裝。應先安裝水泵再安裝電動機。使水泵軸中心線與電動機軸中心線在同一水平線上。 |
水泵調試 | ①以自動直接啟動或手動直接啟動消防水泵時,消防水泵應在55S內投入正常運行,且應無不良噪聲和振動。 ②以備用電源切換方式或備用泵切換啟動消防水泵時,消防水泵應分別在1min或2min內投入正常運行。 ③消防水泵零流量時的壓力不應超過設計工作壓力的140%;當出流量為設計工作流量的150%時,其出口壓力不應低于設計工作壓力的65%。 |
水泵驗收
| ①消防水泵運轉應平穩,應無不良噪聲和振動。 ②吸水管、出水管上的控制閥應鎖定在常開位置,并有明顯標記。 ③消防水泵應采用自灌式引水,并保證全部有效儲水被有效利用。 ④分別開啟系統中的每一個末端試水裝置、試水閥和試驗消火栓,水流指示器、壓力開關、低壓壓力開關、高位消防水箱流量開關等信號的功能,均應符合設計要求。 ⑤打開消防水泵出水管上試水閥,當采用主電源啟動消防水泵時,消防水泵應啟動正常;關掉主電源,主、備電源應能正常切換;消防水泵就地和遠程啟停功能應正常,并向消防控制室反饋狀態信號。 ⑥消防水泵停泵時,水錘消除設施后的壓力不應超過水泵出口設計工作壓力的1.4倍。 ⑦消防水泵的自動控制應置于自動啟動檔。 ⑧采用固定和移動式流量計和壓力表測試消防水泵的性能,水泵的性能應滿足設計要求。 |
考點三:消防水池
(一)水池設置要求
條件與要求 | 內容 |
設置條件 | 符合下述條件之一時,應設消防水池: ①在市政給水管道、進水管道或天然水源不能滿足消防用水量時; ②市政給水管道為枝狀或只有一條進水管的情況下,且室外消火栓設計流量大于20L/S或建筑高度大于50m時; |
設置要求 | ①當市政給水管網能保證室外消防給水設計流量時,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應滿足在火災延續時間內建筑物室內消防用水量的要求。 |
②當市政給水管網不能保證室外消防給水設計流量時,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應滿足在火災延續時間內建筑物室內消防用水量和室外消防用水不足部分之和的要求。 | |
③進水管應根據其有效容積和補水時間確定,補水時間不宜大于48h,但當消防水池有效總容積大于2000m3時,不應大于96h,消防水池進水管管徑應經計算確定,且不應小于DN100。 | |
③消防水池的總蓄水有效容積大于500m3時,宜設兩格能獨立使用的消防水池;當大于1000m3時,應設置能獨立使用的兩座消防水池。每格(或座)消防水池應設置獨立的出水管,并應設置滿足最低有效水位的連通管。 | |
⑤對于消防水池,當消防用水與其他用水合用時,應有保證消防用水不作他用的技術措施。 | |
⑥消防水池應設置就地水位顯示裝置,并應在消防控制中心或值班室等地點設置顯示消防水池水位的裝置,同時應有最高和最低水位報警水位。 | |
⑦消防水池的出水管應保證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積能被全部利用,應設置溢流水管和排水設施,并應采用間接排水。 | |
⑧供消防車取水的消防水池,應設供消防車取水的取水口或取水井,吸水高度不應大于6m(吸水井與地面的高度為5m);取水口或取水井與被保護建筑物(水泵房除外)的外墻距離不宜小于15m。 |
(二)、消防水池有效容積計算
1、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積計算公式: Va=(Qp-Qb)t
Va——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積(m3);
Qp——消火栓、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設計流量(m3/h);
Qb——在火災延續時間內可連續補充的流量(m3/h);
t——火災延續時間(h)。
2、計算步驟
總用水量=室外消防給水量+室內消防給水量
室外消防給水量=室外消火栓用水量(3.6qt)
室內消防用水量=室內消火栓用水量+自動滅火系統用水量(取大值)+水幕冷卻或分隔用水量
3、可減免情況:
類別 | 內容 |
室內消火栓流量折減 | 當建筑物室內設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水噴霧滅火系統、泡沫滅火系統或固定消防炮滅火系統等一種或兩種以上自動水滅火系統全保護時,當高層建筑高度不超過50 m且室內消火栓設計流量超過20 L/s時,其室內消火栓設計流量可表減少5L/s,多層建筑室內消火栓設計流量可減少50%,但不應小于10L/s。 |
室外消火栓設計流量折減 | 市政給水只能抵消室外用水量,若市政大于室外用水量,則視為相等(一個市政消火栓的流量為15L/S)。 |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 當存在2種及以上時,取最大值。 |
消防軟管卷盤與輕便水龍 | 不計入消火栓用水量。 |
注意事項 | 全保護時才可以折減/車庫消火栓流量不再折減。 |
4、火災延續時間:
建筑類型 | 類別 | 持續時間 | |
工業建筑 | 廠房 | 甲、乙、丙類廠房 | 3 |
丁、戊類廠房 | 2 | ||
倉庫 | 甲、乙、丙類倉庫 | 3 | |
丁、戊類倉庫 | 2 | ||
民用建筑 | 公共建筑 | 高層建筑中的商業樓、展覽樓、綜合樓,建筑高度大于50m的財貿金融樓、圖書館、書庫、重要的檔案樓、科研樓和高級賓館。 | 3 |
其他公共建筑 | 2 | ||
住宅 | 2 | ||
人防工程 | 建筑面積小于3000㎡ | 1 | |
建筑面積大于等于3000㎡ | 2 | ||
地下建筑/地鐵車站 | 2 | ||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火災延續時間不應小于1.0h | |||
▲建筑內用于防火分隔的防火分隔水幕和防護冷卻水幕的火災連續時間,不應小于防火分隔水幕 和防護冷卻水幕設置部位墻體的耐火極限。 |
5、補水量:
當兩路補水的流量不等時,應按流量小的確定。
消防水池的補水,當消防水池采用兩路消防供水且在火災情況下連續補水能滿足消防要求時,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積應根據計算確定,但不應小于100m3,當僅有消火栓系統時不應小于50m3。
考點四:高位消防水箱
(一)高位消防水箱容積和靜水壓力設計要求
容積應滿足初期火災消防用水量的要求 | 最低有效水位滿足水滅火設施最不利點處的靜水壓力(MPa) | ||
建筑類別 | 最小容積(m3) | ||
一類高層公共建筑 | h>150m | 100 | 0.15 |
h>100m | 50 | 0.15 | |
36 | 0.1 | ||
一類高層住宅 | h>100m | 36 | 0.07 |
二類高層公共建筑 | 18 | ||
多層公共建筑 | |||
二類高層住宅 | 12 | ||
h>21m的多層住宅 | 6 | ||
工業建筑室內消防給水流量 | >25L/s | 18 | 0.1(體積小于20000m3,不宜小于0.07) |
≤25L/s | 12 | ||
商店建筑面積 | S>30000㎡ | 50 | / |
10000<S<30000㎡ | 36 | / | |
所有自噴不應小于0.1MPa | |||
當商店與一類高層公共建筑規定不一致時,應取其較大值;當高位消防水箱不能滿足上述的靜壓要求時,應設置穩壓泵。 |
(二)高位消防水箱的應符合下列規定
(1)高位消防水箱最低有效水位:采用出水管喇叭口時,不應小于600mm,采用防止旋流器時,且不應小于150mm的保護高度。 |
(2)進水管的管徑應滿足消防水箱8h充滿水的要求,但管徑不應小于DN32,進水管宜設置液位閥或浮球閥。 |
(3)溢流管的直徑不應小于進水管直徑的2倍,且不應小于DN100,溢流管的喇叭口直徑不應小于溢流管直徑的1.5~2.5倍。 |
(4)出水管管徑應滿足消防給水設計流量的出水要求,且不應小于DN100。 |
(5)出水管應位于高位消防水箱最低水位以下,并應設置防止消防用水進入高位消防水箱的止回閥。 |
(6)進、出水管應設置帶有指示啟閉裝置的閥門。 |
(7)有效容積、出水、排水和水位等應符合前述有關消防水池設置的要求。 |
(8)室內采用臨時高壓消防給水系統時,高位消防水箱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高層民用建筑、總建筑面積大于10000 ㎡且層數超過2層的公共建筑和其他重要建筑,必須設置高位消防水箱。 ②其他建筑應設置高位消防水箱,但當設置高位消防水箱確有困難,且采用安全可靠的消防給水形式時,可不設高位消防水箱,但應設置穩壓泵。 |
(三)消防水池、水箱安裝、調試與驗收
在寒冷的場所,消防水箱應采取保溫措施或在水箱間設置采暖(室內溫度高于5℃)。
(1)無管道側面:不宜小于0.7m;
(2)有管道側面:不宜小于1.0m,通道寬度不宜小于0.6m;
(3)設有人孔的池頂:不應小于0.8m。
消防水箱采用鋼筋混凝土時,在消防水箱的內部應貼白瓷磚或噴涂瓷釉涂料;采用其他材料時,消防水箱宜設置支墩,支墩的高度不宜小于600mm,以便于管道、附件的安裝和檢修。
考點五:穩壓泵和氣壓水罐
類別 | 內容 |
設置要求 | (1)穩壓泵宜采用單吸單級或單吸多級離心泵,泵外殼和葉輪等主要部件的材質宜采用不銹鋼。 (2)穩壓泵應設置備用泵,通常可按“用一備一”原則選用。 (3)穩壓泵流量的確定 消防給水系統消防穩壓泵的設計流量不應小于消防給水系統管網的正常泄漏量和系統自動啟動流量。當沒有管網泄漏量數據時,穩壓泵的設計流量宜按消防給水設計流量的1% ~ 3% 計,且不宜小于1 L/s。 (4)穩壓泵設計壓力的確定: ①穩壓泵的設計壓力應滿足系統自動啟動和管網充滿水的要求。 ②穩壓泵的設計壓力應保持系統自動啟泵壓力設置點處的壓力在準工作狀態時大于系統設置自動啟泵壓力,且增加值宜為0.07 - 0.1 MPa。 ③穩壓泵的設計壓力應保持系統最不利點處水滅火設施在準工作狀態時的靜水壓力大于 0.15 MPa。 (5)設置穩壓泵的臨時高壓消防給水系統應設置防止穩壓泵頻繁啟停的的技術措施,當采用氣壓水罐時,其調節容積應根據穩壓泵啟泵次數不大于15次/h計算確定,但有效容積不宜小于150 L。 (6)穩壓泵吸水管應設置明桿閘閥,穩壓泵出水管應設置消聲止回閥和明桿閘閥。 |
驗收 | (1)穩壓泵的控制應符合設計要求,并由防止穩壓泵頻繁啟動的技術措施。 (2)穩壓泵1小時內的啟停次數應符合設計要求,并不宜大于15次/h。 (3)穩壓泵的供電應正常,自動手動啟停應正常,關掉主電源,主備電源應正常切換。 |
考點六:水泵接合器
場所/要求 | 相關內容 |
設置場所 | 高層(民用、工業)建筑 |
設有消防給水的住宅 | |
超過五層的其他多層民用建筑 | |
超過四層的多層工業建筑 | |
超過兩層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建筑面積大于10000m2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 | |
室內消火栓設計流量大于10L/s平戰結合的人防工程 | |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水噴霧滅火系統、泡沫滅火系統和固定消防炮滅火系統等水滅火系統 | |
城市交通隧道 | |
設置要求 | 消防水泵接合器的給水流量宜按每個10~15L/s計算。每種水滅火系統的消防水泵接合器設置的數量應按系統設計流量經計算確定,但當計算數量超過3個時,可根據供水可靠性適當減少。 |
臨時高壓消防給水系統向多棟建筑供水時,消防水泵接合器應在每座建筑就近設置。 | |
消防水泵接合器的供水范圍,應根據當地消防車的供水流量和壓力確定。 | |
消防給水為豎向分區供水時,在消防車供水壓力范圍內的分區,應分別設置水泵接合器。 (1)一般: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離宜為15~40m。 (2)墻壁式:距地面宜為0.7m;與墻面上的門、窗、孔、洞的凈距離不應小于2.0m且不應安裝在玻璃幕墻下方。 (3)地下:進水口與井蓋底面的距離不大于0.4m,且不應小于井蓋的半徑。 | |
水泵接合器處應設置永久性標志銘牌,并應標明供水系統、供水范圍和額定壓力。 | |
組裝式水泵接合器的安裝,應按接口、本體、連接管、止回閥、安全閥、放空管、控制閥的順序進行,止回閥的安裝方向應使消防用水能從水泵接合器進入系統。 |
考點七:消防供水管道
(一)室內外管網的布置要求
室外消防給水管道布置要求 | 室內消防給水管道布置要求 |
室外消防給水采用兩路消防供水時,應布置成環狀,當采用一路消防供水時,可布置成枝狀。 | 室內消火栓系統管網應布置成環狀,當室外消火栓設計流量不大于20L/s,且室內消火栓不超過10個時,除規范另有規定外,可布置成枝狀。 |
向環狀管網輸水的進水管不應少于兩條,當其中一條發生故障時,其余的進水管應能滿足消防用水總量的供給要求。 | 當由室外生產生活消防合用系統直接供水時,合用系統除應滿足室外消防給水設計流量外,還應滿足室內消防給水系統的設計流量和壓力要求。 |
管道直徑應經計算確定,但不應小于DN100mm,有條件的而不應小于DN150mm。 | 室內消防管道管徑應經計算確定;但不應小于DN100。 |
管道應采用閥門分成若干獨立段,每段內室外消火栓的數量不宜超過5個。 | ①室內消火栓豎管應保證檢修管道時關閉停用的豎管不超過1根,當豎管超過4根時,可關閉不相鄰的2根。 ②每根豎管與供水橫干管相接處應設置閥門。 |
消防給水管道的設計流速不宜大于2.5m/s,但任何消防管道的給水流速不應大于7m/s。 |
(二)管道的設置與安裝
設置 | 類型 | 內容 |
管道選型 | 埋地管道 | 當系統工作壓力不大于1.2 MPa時,宜采用球墨鑄鐵管或鋼絲網骨架塑料復合管;當系統工作壓力大于1.2 MPa且小于1.6 MPa時,宜采用鋼絲網骨架塑料復合管、加厚鋼管和無縫鋼管;當系統工作壓力大于1.6 MPa時,宜采用無縫鋼管。 |
架空管道 | 當系統工作壓力小于或等于1.2 MPa時,可采用熱浸鍍鋅鋼管;當系統工作壓力大于1.2 MPa且小于1.6 MPa時,應采用熱浸鍍鋅加厚鋼管或熱浸鍍鋅無縫鋼管;當系統工作壓力大于1.6 MPa時,應采用熱浸鍍鋅無縫鋼管 | |
管道連接 | 螺紋連接 | 當管徑小于等于 DN50mm 時,采用螺紋連接。 |
焊接連接 | 焊接連接是管道工程中最重要且應用最廣泛的連接方式。其主要優點是:接口牢固耐久,不易滲漏,接頭強度和嚴密性高,使用后不需要經常管理。 | |
溝槽連接 | 連接方式具有不破壞鋼管鍍鋅層,施工快捷,密封性好,便于拆卸等優點。 ①有振動的場所和埋地管道應采用柔性接頭,其他場所宜采用剛性接頭,當采用剛性接頭時,每隔4~5個剛性接頭應設置一個撓性接頭, ②配水干管(立管)與配水管(水平管)連接,應采用溝槽式管件,不應采用機械三通。 ③宜采用溝槽式異徑管件和彎頭;當需要采用補芯時,三通上可1個,四通上不應超2個;公稱直徑大于50mm的管道不宜采用活接頭。 | |
架空管道安裝
| ①消防給水管穿過地下室外墻、構筑物墻壁及屋面等有防水要求處時,要設防水套管。 ②消防給水管穿過建筑物承重墻或基礎時,應預留洞口,洞口高度應保證管頂上部凈空不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不宜小于0.1m,并應填充不透水的彈性材料。 ③消防給水管穿過墻體或樓板時要加設套管,套管長度不應小于墻體厚度,或高出樓面或地面50mm;套管與管道的間隙應采用不燃材料填塞,管道的接口不應位于套管內。 ④消防給水管必須穿過伸縮縫及沉降縫時,應采用波紋管和補償器等技術措施。 ⑤架空管道外應刷紅色油漆或涂紅色環圈標志,紅色環圈標志,寬度不應小于20mm,間隔不宜大于4m,在一個獨立的單元內環圈不宜少于兩處。 | |
管網支吊架的安裝
| 設計的吊架在管道的每一支撐點處應能承受5倍于充滿水的管道質量 管道支架其結構應能承受充滿水管道質量另加至少114kg的閥門、法蘭和接頭等附加荷載。 | |
下列部位應設置固定支架或防晃支架: ①配水管宜在中點設一個防晃支架,當管徑小于DN50mm時可不設。 ②配水干管及配水管,配水支管的長度超過15m,每15m長度內應至少設一個防晃支架,當管徑不大于DN40mm時可不設。 ③管徑大于DN50mm的管道拐彎、三通及四通位置處應設一個防晃支架。 ④防晃支架的強度,應滿足管道、配件及管內水的自重再加50%的水平方向推力時不損壞或不產生永久變形。 | ||
架空管道每段管道設置的防晃支架不少于一個;當管道改變方向時,應增設防晃支架;立管應在其始端和終端設防晃支架或采用管卡固定。 |
(三)網試壓、沖洗
(1)管網安裝完畢后,應對其進行強度試驗、沖洗和嚴密性試驗。
(2)強度試驗和嚴密性試驗宜用水進行。
(3管網沖洗在試壓合格后分段進行。沖洗順序先室外,后室內;先地下,后地上;室內部分的沖洗應按配水干管、配水管、配水支管的順序進行(水流方向)。
(4)統試壓過程中,當出現泄漏時,要停止試壓,并放空管網中的試驗介質,消除缺陷后,重新再試。
(5)洗管道直徑大于DN100mm時,應對其死角和底部進行敲打,但不得損傷管道。
(6)水壓強度試驗壓力
管材類型 | 系統工作壓力P(MPa) | 試驗壓力(MPa) |
鋼管 | ≤1.0 | 1.5P,且不應<1.4 |
>1.0 | P+0.4 |
(7)壓強度試驗的測試點應設在系統管網的最低點。對管網注水時,應將管網內的空氣排凈,并緩慢升壓,達到試驗壓力后,穩壓30min后,管網無泄漏、無變形,且壓力降不大于0.05MPa。
(8)水壓嚴密性試驗在水壓強度試驗和管網沖洗合格后進行。試驗壓力為設計工作壓力,穩壓24h,應無泄漏。
(9)壓試驗時環境溫度不宜低于5℃,當低于5℃時,水壓試驗應采取防凍措施。
(10)壓嚴密性試驗的介質宜采用空氣或氮氣,試驗壓力應為0.28MPa,且穩壓24h,壓力降不大于0.01MPa。
考點八:閥門及其他
(一)閥門
類別 | 內容 |
閥門選擇 | (1)室外架空管道宜采用帶啟閉刻度的暗桿閘閥或耐腐蝕的明桿閘閥。 (2)消防給水系統管道的最高點處宜設置自動排氣閥。 (3)消防水泵出水管上的止回閥宜采用水錘消除止回閥,當消防水泵供水高度超過24 m時,應采用水錘消除器。當消防水泵出水管上設有囊式氣壓水罐時,可不設水錘消除設施。 |
減壓閥設置要求
| ①減壓閥應設置在報警閥組入口前,當連接兩個及以上報警閥組時,應設置備用減壓閥。 ②減壓閥的進口處應設置過濾器,過濾器的孔網直徑不宜小于5目/cm',過流面積不應小于管道截面面積的4倍。 ③過濾器和減壓閥前后應設壓力表,最大量程宜為設計壓力的2倍。 ④過濾器前和減壓閥后應設置控制閥門。 ⑤減壓閥后應設置壓力試驗排水閥。 ⑥減壓閥應設置流量檢測測試接口或流量計。 ⑦垂直安裝的減壓閥,水流方向宜向下。 ⑧比例式減壓閥宜垂直安裝,可調式減壓閥宜水平安裝。 ⑨減壓閥和控制閥門宜有保護或鎖定調節配件的裝置。 |
(二)系統類型(高層建筑)
分區 | 內容 | |
不分區供水 | 當高層建筑最低消火栓栓口處的靜水壓力不大于1.0MPa,且系統工作壓力不大于2.40MPa時 | |
分區供水 | 當高層建筑最低消火栓栓口的靜水壓力大于1.0 MPa或系統工作壓力大于2.4 MPa時,應采用分區消防給水系統。可采用消防水泵并行或串聯、減壓水箱和減壓閥減壓的形式,但當系統的工作壓力大于2.4 MPa時,應采用消防水泵串聯或減壓水箱分區供水形式。 | |
水泵串聯 | ①當采用消防水泵轉輸水箱串聯時,轉輸水箱的有效儲水容積不應小于60 m3,轉輸水箱可作為高位消防水箱。 ②串聯轉輸水箱的溢流管宜連接到消防水池。 ③當采用消防水泵直接串聯,消防水泵從低區到高區應能依次順序啟動。 ④當采用消防水泵直接串聯時,應校核系統供水壓力,并應在串聯消防水泵出水管上設置減壓型倒流防止器。 | |
減壓閥 | ①每一供水分區應設不少于兩組減壓閥組,每組減壓閥組宜設置備用減壓閥。減壓閥僅應設置在單向流動的供水管上,不應設置在雙向流動的輸水干管上。 ②減壓閥宜采用比例式減壓閥,當超過1.2 MPa時,宜采用先導式減壓閥。 ③減壓閥的閥前閥后壓力比值不宜大于3:1,當一級減壓閥減壓不能滿足要求時,可采用減壓閥串聯減壓,但串聯減壓不應大于兩級,第二級減壓閥宜采用先導式減壓閥,閥前后壓力差不宜超過0.4 MPa。 ④減壓閥后應設置安全閥,且不應影響系統的供水安全性。 | |
減壓水箱減 | 減壓水箱的有效容積不應小于18m3,且宜分為兩格。 |
考點九:系統維護管理
部位 | 檢測內容 | 周期 | |
水 源 | 河湖等地表水源 | 常水位、洪水位、枯水位以及枯水位流量或蓄水量 | 每年 |
水井 | 常水位、最低水位、最高水位和出水量 | 每年 | |
儲水設備(水池、水箱等) | 檢查結構材料 | 每年 | |
市政給水管網 | 壓力和流量 | 每季 | |
消防水池(箱) 高位消防水箱 | 水位 (不查水位時關閉水位計兩端的角閥) | 每月 | |
消防儲水設施等 | 溫度和水溫檢測(不低于5度) | 冬季每日 | |
供水設施 | 穩壓泵/氣壓水罐 | 穩壓泵的停泵啟泵壓力和啟泵次數 | 每日 |
氣壓水罐的壓力和有效容積 | 每月 | ||
柴油機消防水泵 | 柴油機消防水泵啟動電池的電量 | 每日 | |
儲油箱的儲油量 | 每周 | ||
手動啟動水泵運行一次 | 每月 | ||
消防水泵 | 自動啟動消防水泵運轉一次,且自動記錄自動巡檢情況,每月應檢測記錄 | 每周 | |
手動啟動消防水泵運轉,并檢查供電電源 | 每月 | ||
消防水泵的出流量和壓力 | 每季度 | ||
水泵接合器 | 檢查完好狀況 | 每季 | |
通水加壓測試 | 每年 | ||
過濾器 | 過濾器排渣,完好狀況檢查 | 每年 | |
給水管網 | 控制閥門 | 檢查鉛封或鎖鏈是否固定在開啟或規定的狀態 | 每月 |
電動閥和電磁閥 | 檢測電動閥和電磁閥的供電和啟閉性能 | 每月 | |
室外閥門井、進水管上的控制閥門 | 檢查并核實其處于全開啟狀態 | 每季度 | |
水源控制閥 | 外觀檢查,保證系統處于無故障狀態 | 每天 | |
末端試水閥、報警閥的放水試驗閥 | 放水試驗,并檢查系統啟動、報警功能及出水情況是否正常 | 每季度 | |
倒流防止器 | 在市政供水閥門處于完全開啟狀態時,倒流防止器的壓差 | 每月 | |
消火栓系統 | 室外消火栓(地下) | 檢查保養 | 每季 |
重點部位消火栓,出水試驗 | 每年 | ||
室外消火栓(地上) | 出水試驗 | 每年開春后、入冬前 | |
室內消火栓 | 檢查維修 | 每半年 | |
消火栓 | 外觀和漏水檢查 | 每季 | |
系統聯鎖試驗 | 消火栓和其他滅火系統等運行功能 | 每年 |
考點十:室外消火栓系統
(一)設置要求
設置范圍 | ①民用建筑、廠房(倉庫)、儲罐(區)、堆場周圍應設室外消火栓。②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且建筑物體積小于或等于3000m3的戊類廠房;或居住區人數不超過500人,且建筑物層數不超過兩層的居住區,可不設室外消防給水系統。 | |
設置要求 | 市政消火栓 | ①市政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在嚴寒、寒冷等冬季結冰地區宜采用干式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嚴寒地區宜增設消防水鶴。 ②地下消火栓井的直徑不宜小于1.5m,且應有明顯的永久性標志。 ③市政消火栓宜采用直徑DN150的室外消火栓,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室外地上式消火栓應有一個直徑為150mm或100mm和兩個直徑為65mm的栓口。 室外地下式消火栓應有直徑為100mm和65mm的栓口各一個。 ④市政消火栓宜在道路的一側設置,并宜靠近十字路口,但當市政道路寬度超過60.0m時,應在道路的兩側交叉錯落設置市政消火栓,市政橋橋頭和城市交通隧道出入口等市政公用設施處,應設置市政消火栓,其保護半徑不應超過150m,間距不應大于120m。 ⑤市政消火栓應布置在消防車易于接近的人行道和綠地等地點,且不應妨礙交通。距路邊不宜小于0.5m,并不應大于2.0m,距建筑外墻不宜小于5.0m。 ⑥當市政給水管網設有市政消火栓時,其平時運行工作壓力不應小于0.14MPa,火災時水力最不利市政消火栓的出流量不應小于15L/s,且供水壓力從地面算起不應小于0.10MPa。 ⑦嚴寒地區在城市主要干道上設置消防水鶴的布置間距宜為1000 m,連接消防水鶴的市政給水管的管徑不宜小于DN200mm,發生火災時消防水鶴的出流量不宜低于30 L/s,且供水壓力從地面算起不應小于0.1 MPa。 |
室外消火栓 | ①建筑室外消火栓的數量應根據室外消火栓設計流量和保護半徑經計算確定,保護半徑不應大于150m,每個室外消火栓的出流量宜按10~15L/s計算,室外消火栓宜沿建筑周圍均勻布置,且不宜集中布置在建筑一側;建筑消防撲救面一側的室外消火栓數量不宜少于2個。 | |
②人防工程、地下工程等建筑應在出入口附近設置室外消火栓,距出入口的距離不宜小于5m,并不宜大于40m;停車場的室外消火栓宜沿停車場周邊設置,與最近一排汽車的距離不宜小于7m,距加油站或油庫不宜小于15m。 | ||
③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區和液化烴罐罐區等構筑物的室外消火栓,應設在防火堤或防護墻外,數量應根據每個罐的設計流量經計算確定,但距罐壁15m范圍內的消火栓,不應計算在該罐可使用的數量內。 | ||
④工藝裝置區等采用高壓或臨時高壓消防給水系統的場所,其周圍應設置室外消火栓,且間距不應大于60m。當工藝裝置區寬度大于120m時,宜在該裝置區內的路邊設置室外消火栓。 | ||
⑤室外消防給水引入管當設有倒流防止器且火災時因其水頭損失導致室外消火栓不能滿足壓力要求,應在該倒流防止器前設置一個室外消火栓。 |
(二)安裝調試與檢測驗收
安裝 | ①消火栓安裝位于人行道沿上1.0m處,做內外防腐。 ②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安裝時,消火栓頂距地面高為0.64m。 ③地下式室外消火栓應安裝在消火栓井內。消火栓井內徑不應小于1.5m。 |
驗收 | ①室外消火栓的選型、規格、數量、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 ②同一建筑物內設置的室外消火栓應采用統一規格的栓口及配件。 ③室外消火栓應設置明顯的永久性固定標志。 ④室外消火栓水量及壓力應滿足要求。 |
考點十一:室內消火栓
(一)設置場所
設置 | 內容 |
應設置 | ①建筑占地面積大于300m2的廠房(倉庫)。 ②體積大于5000m3的車站、碼頭、機場的候車(船、機)樓以及展覽建筑、商店建筑、旅館建筑、醫療建筑、老年人照料設施和圖書館建筑等單、多層建筑。 ③特等、甲等劇場,超過800個座位的其他等級的劇場和電影院等,超過1200個座位的禮堂、體育館等單、多層建筑。 ④建筑高度大于15m或體積大于10000m3的辦公建筑、教學建筑和其他單、多層民用建筑。 ⑤高層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1m的住宅建筑。 ⑥對于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當確有困難時,可只設置干式消防豎管和不帶消火栓箱的DN65的室內消火栓。 |
不應設置 | ①耐火等級為一、二級且可燃物較少的單、多層丁、戊類廠房(倉庫) ②耐火等級為三、四級且建筑體積不大于3000m3的丁類廠房 ③耐火等級為三、四級且建筑體積不大于5000m3的戊類廠房(倉庫) ④糧食倉庫、金庫、遠離城鎮且無人值班的獨立建筑 ⑤存有與水接觸能引起燃燒、爆炸的物品的建筑 ⑥室內無生產、生活給水管道,室外消防用水取自儲水池且建筑體積不大于5000m3的其他建筑 |
(二)設置要求
(1)參數對比
設施 | 公稱直徑(mm) | 長度(m) | 水槍噴嘴當量直徑(mm) | 備注 |
消防水帶 | 65 | 25 | 16或19 | 消火栓設計流量為2.5L/s時,噴嘴當量直徑11mm或13mm |
軟管卷盤 | 19 | 30 | 6 | 用水量可不計入消防用水總量 |
輕便水龍 | 25 | 30 | 6 |
(2)設置室內消火栓的建筑,包括設備層在內的各層均應設置消火栓。
(3)消防電梯前室應設置室內消火栓,并應計入消火栓使用數量。
(4)同一平面消火栓設置數量要求
充實水柱是指由水槍噴嘴起至射流90%的水柱水量穿過直徑380mm圓孔處的一段射流長度。
建筑類型 | 設置要求 | 最大間距 |
一般建筑 | 2支消防水槍的2股充實水柱同時達到任何部位 | 30 |
建筑高度≤24.0m且體積小于或等于5000m3的多層倉庫 | 1支消防水槍的1股充實水柱到達室內任何部位 | 50 |
建筑高度≤54m且每單元設置一部疏散樓梯的住宅 | ||
躍層住宅和商業網點 |
(5)建筑室內消火栓栓口距地面高度宜為1.1m;其出水方向應與設置消火栓的墻面成90°或向下。
(6)栓口壓力和消防水槍充實水柱
建筑類型 | 栓口動壓 | 充實水柱 |
高層建筑、廠房、倉庫和室內凈空高度超過8m的民用建筑 | 0.35MPa | 13m |
其他 | 0.25MPa | 10m |
栓口動壓力不應大于0.50MPa,當大于0.70MPa時,必須設置減壓裝置。 |
(7)下列場所應設置消防軟管卷盤或輕便消防水龍
①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筑
②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
③建筑面積大于200m2的商業服務網點內
④老年人照料設施內應設置與室內供水系統直接連接的消防軟管卷盤,其設置間距不應大于30m。
(三)安裝調試與檢測驗收
(1)安裝前檢查
檢查部位 | 內容 |
室內消火栓檢查 | ①產品標識:一致性檢查。 ②手輪:手輪輪緣上應明顯地鑄出標示開關方向的箭頭和字樣(SN65型,直徑不應小于120mm)。 ③材料:室內消火栓閥座及閥桿螺母材料應不低于黃銅,閥桿本體材料應不低于鉛黃銅。 |
消火栓箱 | ①正面“消火栓”字樣,高不得小于100mm,寬不得小于80mm。 ②箱門開啟角度不得小于160°。 |
消防水帶 | ①長度:消防水帶長度小于其規格1m以上的,則可以判為該產品為不合格。 ②壓力試驗:截取1.2m長的消防水帶,平穩加壓至試驗壓力,保壓5min,檢查是否有滲漏現象,有滲漏則不合格。繼續加壓,升壓至試樣爆破,其爆破時壓力應不小于消防水帶工作壓力的3倍。 |
消防水槍 | 表面質量:使用小刀輕刮水槍鋁制件表面,檢查是否進行陽極氧化處理。 抗跌落性能:將水槍以噴嘴垂直朝上、噴嘴垂直朝下,以及水槍軸線處于水平三個位置,從離地(2.0±0.02)m高處(從水槍的最低點算起)自由跌落到混凝土地面上,水槍在每個位置各跌落2次,然后再檢查,如消防接口跌落后出現斷裂或不能正常操縱使用的,則判該產品為不合格。 密封性能:緩慢加壓至最大工作壓力的1.5倍,保壓2min,水槍不應出現裂紋、斷裂或影響正常使用的殘余變形。 |
栓口 | 抗跌落性能: 內扣式接口以扣爪垂直朝下的位置,卡式接口和螺紋式接口以接口的軸線呈水平狀態,將接口的最低點離地面(1.5±0.05)m高度,自由跌落到混凝土地面上。反復進行5次后,檢查接口是否有斷裂,是否能與相同口徑的消防接口正常連接。如消防接口跌落后出現斷裂或不能正常操縱使用的,則判該產品為不合格。 |
(2)安裝
管道安裝 | 安裝順序一般是主干管、干管、分支管、橫管、垂直管。 管井的消防立管安裝采用從下至上的安裝方法。 |
栓體及配件安裝 | 當栓閥側裝在箱內時應在箱門開啟的一側,箱門開關應靈活。 |
(3)驗收
部位 | 內容 |
室內消火栓 | ①室內消火栓的選型、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 ②同一建筑物內設置的消火栓應采用統一規格的栓口、水槍和水帶及配件。 ③試驗用消火栓栓口處應設置壓力表。 ④當消火栓設置減壓裝置時,減壓裝置應符合設計要求。 ④室內消火栓應設置明顯的永久性固定標志。 |
消火栓箱 | ①栓口出水方向宜向下或與設置消火栓的墻面成90°角,栓口不應安裝在門軸側。 ②如設計未要求,栓口中心距地面應為1.1m,但每棟建筑物應一致,允許偏差±20mm。 ③閥門的位置應便于操作,閥門的中心距箱側面為140mm,距箱后內表面100mm,允許偏差±5mm。 ④室內消火栓箱的安裝應平正、牢固,暗裝的消火栓箱不能破壞隔墻的耐火極限。 ⑤消火栓箱體安裝的垂直度允許偏差為±3mm。 ⑥消火栓箱門的開啟角度不應小于160°。 ⑦不論消火栓箱如何安裝,不能影響疏散寬度。 |
2020年一級消防工程師退費班來襲,雙師資授課,30人小群班主任管理,階段性學習月考測評,全程督學!有效期內未過考試,無理由退費50%,等你來體驗....... |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sunpeiyu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