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電纜隧道兩端均應設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當其長度超過100m 時,安全出口的間距不應超過80m。(B)
A.正確 B.錯誤
22、卸煤裝置的地下室兩端及運煤系統的地下建筑物盡端,應設置通至地面的安全出口。當地下室的長度超過200m 時,安全出口的間距不應超過100m。(A)
A.正確 B.錯誤
23、火電廠配電裝置室內最遠點到疏散出口地直線距離不應大于15m。(A)
A.正確 B.錯誤
24、火電廠輔助廠房的室外疏散樓梯和每層出口平臺,應采用不燃燒材料制作。(A)
A.正確 B.錯誤
25、火電廠主廠房各車間隔墻上的門均應采用甲級防火門。(B)
A.正確 B.錯誤
26、火電廠主廠房疏散樓梯間內部不應穿越可燃氣體管道、蒸汽管道和甲、乙、丙類液體的管道。(A)
A.正確 B.錯誤
27、火電廠蓄電池室、通風機室、充電機室以及蓄電池室前套間通向走廊的門,均應采用向外開啟的乙級防火門。(A)
A.正確 B.錯誤
28、電纜溝及電纜隧道在進出主廠房、主控制樓、配電裝置室時,在建筑物外墻處應設置防火墻。(A)
A.正確 B.錯誤
29、火電廠當管道穿過防火墻時,管道與防火墻之間的縫隙應采用防火材料填塞。當直徑大于或等于32mm的可燃或難燃管道穿過防火墻時,除填塞防火材料外,還應采取阻火措施。(A)
A.正確 B.錯誤
30、火電廠在電氣除塵器的進、出口煙道上,應設置煙溫測量和超溫報警裝置。(A)
A.正確 B.錯誤
31、火電廠室外油浸變壓器間的防火墻的高度應高于變壓器油枕,其長度不應小于變壓器的貯油池兩側各lm。(A)
A.正確 B.錯誤
32、火電廠35kV 以上屋內配電裝置應安裝在有不燃燒實體墻的間隔內,不燃燒實體墻的高度不應低于配電裝置中帶油設備的高度。(A)
A.正確 B.錯誤
34、火電廠建(構)筑物中電纜引至電氣柜、盤或控制屏、臺的開孔部位,電纜貫穿隔墻、樓板的空洞應采用電纜防火封堵材料進行封堵,其防火封堵組件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被貫穿物的耐火極限,且不應低于1.0h。(A)
A.正確 B.錯誤
35、火電廠當電纜明敷時,在電纜中間接頭兩側各2~3m 長的區段以及沿該電纜并行敷設的其他電纜同一長度范圍內,應采取防火措施。(A)
A.正確 B.錯誤
36、火電廠靠近帶油設備的電纜溝蓋板可以不密封。(B)
A.正確 B.錯誤
37、火電廠在密集敷設電纜的電纜夾層內,不得布置熱力管道、油氣管以及其他可能引起著火的管道和設備。(A)
A.正確 B.錯誤
38、燃煤電廠的消防給水系統與燃煤電廠的設計可分別進行,但消防用水應與全廠用水統一規劃,水源應有可靠的保證。(B)
A.正確 B.錯誤
39、火電廠消防給水系統的設計壓力應保證消防用水總量達到最大時,在任何建筑物內最不利點處,水槍的充實水柱不應小于10m。(B)(《電廠與變電站規范》第7.1.3 條)
A.正確 B.錯誤
40、火電廠封閉式運煤系統建筑為鋼結構時,應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或水噴霧滅火系統。(A)
A.正確 B.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