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對社會公開,這個重要的文件中,提到消防隊伍的整合、構建消防安全新型監管模式等問題,現將有關內容摘錄如下:

將消防救援隊伍和森林消防隊伍整合為一支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的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實行嚴肅的紀律、嚴密的組織,按照準現役、準軍事化標準建設管理,完善統一領導、分級指揮的領導體制,組建統一的領導指揮機關,建立中央地方分級指揮和隊伍專業指揮相結合的指揮機制,加快建設現代化指揮體系,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隊伍編制員額同步優化機制。完善應急管理部門管理體制,全面實行準軍事化管理。
制定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事項指導目錄,建立完善消防執法跨部門協作機制,構建消防安全新型監管模式。
加快完善安全生產法配套法規規章,推進制修訂應急管理、自然災害防治、應急救援組織、國家消防救援人員、礦山安全、危險化學品安全等方面法律法規,推動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應急管理法律法規體系。
堅持黨對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絕對領導,踐行“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重要訓詞精神,對標應急救援主力軍和國家隊定位,嚴格教育、嚴格訓練、嚴格管理、嚴格要求,全面提升隊伍的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水平。積極適應“全災種、大應急”綜合救援需要,優化力量布局和隊伍編成,填補救援力量空白,加快補齊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能力建設短板,加大中西部地區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建設支持力度。加強高層建筑、大型商業綜合體、城市地下軌道交通、石油化工企業火災撲救和地震、水域、山岳、核生化等專業救援力量建設,建設一批機動和拳頭力量。發揮機動力量優勢,明確調動權限和程序、與屬地關系及保障渠道。加大先進適用裝備配備力度,強化多災種專業化訓練,提高隊伍極端條件下綜合救援能力,增強防范重大事故應急救援中次生突發環境事件的能力。發展政府專職消防員和志愿消防員,加強城市消防站和鄉鎮消防隊建設。加強跨國(境)救援隊伍能力建設,積極參與國際重大災害應急救援、緊急人道主義援助。適應準現役、準軍事化標準建設需要和職業風險高、犧牲奉獻大的特點,完善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專門保障機制,提高職業榮譽感和社會尊崇度。
加強注冊安全工程師、注冊消防工程師等職業資格管理,探索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與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銜接機制。依托應急管理系統所屬院校,按程序和標準籌建應急管理類大學,建強中國消防救援學院。
推進應急管理系統、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干部交流,加強優秀年輕干部發現培養和選拔使用。
加強城鄉公共消防設施和城鎮周邊森林草原防火設施建設,開展政府專職消防隊伍、地方森林草原消防隊伍、企業專職消防隊伍達標創建。
開展行業單位消防安全示范建設,實施高層建筑、大型商業綜合體、城市地下軌道交通、石油化工企業、老舊居民小區等重點場所和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場所消防系統改造,打通消防車通道、樓內疏散通道等“生命通道”。
依托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建設一批國家級特種災害救援隊、區域性機動救援隊、搜救犬專業救援隊,在重點化工園區、危險化學品儲存量大的港區所在地建設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專業應急救援隊。實施綜合性消防救援裝備現代化工程,補齊常規救援裝備,升級單兵防護裝備,加強適用于極端條件和特種類型災害事故的單兵實時監測、遠程供水、舉高噴射、破拆排煙、清障挖掘等先進專業裝備配備。支持區域中心城市、中西部地區和東北三省消防救援戰勤裝備物資建設,支持“三區三州”消防救援站配備高原搶險救援車等專用車輛裝備。建設國家級綜合消防救援訓練基地,以及地震救援、水域救援、化工救援、森林草原防滅火、航空滅火救援、抗洪搶險等國家級專業訓練基地和一批區域性駐訓備勤保障基地。
完善應急管理大學(籌)、中國消防救援學院和應急管理干部培訓學院等院校的教學、培訓、科研等設施。
建設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康復休整基地,完善訓練傷防治、康復醫療、心理疏導、輪訓休整等設備及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