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精析】B。本題考查的是鍋爐房的防火防爆措施。燃油和燃氣鍋爐房應設置在首層或地下一層靠外墻部位,但常(負)壓燃油、燃氣鍋爐可設置在地下二層,當常(負)壓燃氣鍋爐距安全出口的距離大于6.0m時,可設置在屋頂上。故答案選項為B。
2.【精析】A。本題考查的是鍋爐房的防火防爆措施。當鍋爐房內設置儲油間時,其總儲存量不應大于1.00m3,且儲油間應采用防火墻與鍋爐間隔開;當必須在防火墻上開門時,應設置甲級防火門。故答案選項為A。
3.【精析】D。本題考查的是防火閥。防火閥采用70℃溫度熔斷器自動關閉(防火),可輸出聯動信號用于通風空調系統(tǒng)風管內,防止火勢沿風管蔓延。故答案選項為D。
4.【解析】A。本題考查的是柴油發(fā)電機的防爆措施。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規(guī)定,柴油發(fā)電機房布置在民用建筑內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宜布置在首層或地下一、二層,不應布置在人員密集場所的上一層、下一層。柴油發(fā)電機應采用丙類柴油作燃料,柴油的閃點不應小于55℃。故答案選項為A。
5.【解析】C。直燃機房人員疏散的安全出口不應少于兩個,至少應設一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從機房最遠點到安全出口的距離不應超過35m。疏散門應為乙級防火門,外墻開口部位的上方,應設置寬度不小于1.00不燃燒體的防火挑檐或不小于1.20m的窗間墻。故答案選項為C。
6.【解析】D。本題考查的是鍋爐房的防火防爆措施。鍋爐的燃料供給管道應在進人建筑物前和設備間內的管道上設置自動和手動切斷閥。儲油間的油箱應密閉且應設置通向室外的通氣管,通氣管應設置帶阻火器的呼吸閥,油箱的下部應設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設施。燃氣供給管道的敷設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城鎮(zhèn)燃氣設計規(guī)范》(GB 50028--2006)的規(guī)定。故答案選項為D。
二、多項選擇題
1.【解析】ABCE。本題考查的是鍋爐房的防火防爆措施。鍋爐房的門應直通室外或直通安全出口;外墻開口部位的上方應設置寬度不小于1.0m的不燃性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1.2 m的窗檻墻。鍋爐房與其他部位之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性隔墻和1.50h的不燃性樓板隔開。在隔墻和樓板上不應開設洞口,當必須在隔墻上開設門窗時,應設置甲級防火門窗。當鍋爐房內設置儲油間時,其總儲存量不應大于1.00m3,且儲油間應采用防火墻與鍋爐間隔開;當必須在防火墻上開門時,應設置甲級防火門。故答案選項為ABCE。
2.【解析】ACD。本題考查的是鍋爐房設置儲油問的要求。當鍋爐房內設置儲油間時,其總儲存量不應大于1.00m3,且儲油間應采用防火墻與鍋爐問隔開;當必須在防火墻上開門時,應設置甲級防火門。故答案選項為ACD。
3.【解析】ACD。本題考查的是電力變壓器的安全設置。油浸電力變壓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壓電容器和多油開關等用房受條件限制必須布置在民用建筑內時,不應布置在人員密集場所的上一層、下一層或貼鄰,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①變壓器室應設置在首層或地下一層靠外墻部位。②變壓器室的門均應直通室外或直通安全出口;外墻開口部位的上方應設置寬度不小于1.0m的不燃性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l.20m的窗檻墻。③變壓器室與其他部位之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性隔墻和1.50h的不燃性樓板隔開。在隔墻和樓板上不應開設洞口,當必須在隔墻上開設門窗時,應設置甲級防火門窗。④變壓器室之間、變壓器室與配電室之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燒體墻隔開。⑤油浸電力變壓器、多油開關室、高壓電容器室,應設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設施。油浸電力變壓器下面應設置儲存變壓器全部油量的事故儲油設施。⑥應設置火災報警裝置。⑦應設置與油浸變壓器容量和建筑規(guī)模相適應的滅火設施。故答案選項為ACD。
4.【解析】ABCD。本題考查的是采暖裝置的原則。在生產過程中散發(fā)可燃氣體、可燃蒸氣、可燃粉塵、可燃纖維(CS2氣體、黃磷蒸氣及其粉塵等)與采暖管道、散熱器表面接觸能引起燃燒的廠房以及在生產過程中散發(fā)受到水、水蒸氣的作用能引起自燃、爆炸的粉塵(生產和加工鉀、鈉、鈣等物質)或產生爆炸性氣體(電石、碳化鋁、氫化鉀、氫化鈉、硼氫化鈉等釋放出的可燃氣體)的廠房,應采用不循環(huán)使用的熱風采暖,以防止此類場所發(fā)生火災爆炸事故。故答案選項為ABCD。
三、簡答題
1.散發(fā)可燃粉塵、可燃纖維的生產廠房對采暖的要求:
1)為防止纖維或粉塵積集在管道和散熱器上受熱自燃,散熱器表面平均溫度不應超過82.5℃(相當于供水溫度95℃,回水溫度70℃)。但輸煤廊的采暖散熱器表面平均溫度不應超過l30℃。
2)散發(fā)物(包括可燃氣體、蒸氣、粉塵)與采暖管道和散熱器表面接觸能引起燃燒爆炸時,應采用不循環(huán)使用的熱風采暖,且不應在這些房間穿過采暖管道,如必須穿過時,應用不燃燒材料隔熱。
3)不應使用肋形散熱器,以防積聚粉塵。
2.(1)采暖管道要與建筑物的可燃構件保持一定的距離
采暖管道穿過可燃構件時,要用不燃燒材料隔開絕熱;或根據管道外壁的溫度,在管道與可燃構件之間保持適當的距離。當管道溫度大于100℃時,距離不小于100mm或采用不燃材料隔熱;當溫度小于等于100℃時,距離不小于50mm。
(2)加熱送風采暖設備的防火設計
1)電加熱設備與送風設備的電氣開關應有連鎖裝置,以防風機停轉時,電加熱設備仍單獨繼續(xù)加熱,溫度過高而引起火災。
2)在重要部位,應設感溫自動報警器;必要時加設自動防火閥,以控制取暖溫度,防止過熱起火。
3)裝有電加熱設備的送風管道應用不燃材料制成。
(3)采用不燃材料
甲、乙類廠房、倉庫的火災發(fā)展迅速、熱量大,采暖管道和設備的絕熱材料應采用不燃材料,以防火災沿著管道的絕熱材料迅速蔓延到相鄰房間或整個房間。對于其他建筑,可采用燃燒毒性小的難燃絕熱材料,但應首先考慮采用不燃材料。
存在與采暖管道接觸能引起燃燒爆炸的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房間內不應穿過采暖管道,當必須穿過時,應采用不燃材料隔熱。
(4)車庫采暖設備的防火設計
根據《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車庫的采暖設施的防火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1)車庫內應設置熱水、蒸氣或熱風等采暖設備,不應用火爐或其他明火采暖方式,以防火災事故的發(fā)生。
2)下列汽車庫或修車庫需要采暖時應設集中采暖:①甲、乙類物品運輸車的汽車庫;②I、Ⅱ、Ⅲ類汽車庫;③I、Ⅱ類修車庫。
3)Ⅳ類汽車庫、Ⅲ、Ⅳ類修車庫,當采用集中采暖有困難時,可采用火墻采暖,但對容易暴露明火的部位,如爐門、節(jié)風門、除灰門,嚴禁設在汽車庫、修車庫內,必須設置在車庫外。汽車庫采暖部位不應貼鄰甲、乙類生產廠房、庫房布置,以防燃燒、爆炸事故的發(fā)生。
3.鍋爐房的火災危險性屬于丁類生產廠房,但根據鍋爐的燃料不同,鍋爐房的建筑的耐火等級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的要求,燃油和燃煤鍋爐房分別為一、二級。但如裝設總額定蒸發(fā)量不超過4.00t/h、以煤為燃料的鍋爐房,可采用三級耐火等級建筑。燃油鍋爐的油箱間、油泵間、油料加熱間的火災危險性,為丙類生產廠房,建筑物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