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BCDE【解析】對于液體、氣體可燃物的自燃點受壓力、氧濃度、催化、容器的材質和表面積與體積比等因素的影響。實務教材:P5
2.ABCD【解析】各種炸藥的爆炸和氣體、液體蒸氣及粉塵與空氣混合后形成的爆炸都屬于化學爆炸,特別是后一種爆炸幾乎存在于工業、交通、生活等各個領域,危害性很大,應特別注意。實務教材:P21
3.ADE【解析】與可燃氣體爆炸相比,粉塵爆炸壓力上升較緩慢,較高壓力持續時間長,釋放的能量大,破壞力強。實務教材:P21
4.ABCD【解析】實務教材:P23表1-3-2
5.BC【解析】氣體燃燒方式分為擴散燃燒和預混燃燒。預混燃燒又稱爆炸式燃燒。實務教材P5動力燃燒(爆炸)實務教材P7
6.ABCDE【解析】易燃固體是指燃點低,對熱、撞擊、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點燃,燃燒迅速,并可能散發出有毒煙霧或有毒氣體的固體。實務教材:P32
7.ACD【解析】粉塵爆炸是指懸浮于空氣中的可燃粉塵觸及明火或電火花等火源時發生的爆炸現象。可燃粉塵爆炸應具備3個條件,即粉塵本身具有爆炸性、粉塵必須懸浮在空氣中并與空氣混合到爆炸濃度、有足以引起粉塵爆炸的火源。實務教材P21
8.ABD【解析】易于自燃的物質的火災危險特性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遇空氣自燃性2)遇濕易燃性3)積熱自燃性。實務教材P33
9.ABD【解析】對于同種可燃氣體,其爆炸極限受以下影響:火源能量的影響;初始壓力的影響;初溫對爆炸極限的影響;惰性氣體的影響。實務教材P22
10.BCE【解析】可燃固體在空氣不流通、加熱溫度較低、分解出的可燃揮發分較少或逸散較快、含水分較多等條件下,往往發生只冒煙而無火焰的燃燒現象,這就是熏煙燃燒,又稱陰燃。實務教材P7
11.ABCDE【解析】滅火的基本方法包括冷卻滅火、隔離滅火、窒息滅火和化學抑制滅火。實務教材P18
12.ABCD【解析】熱量傳遞有3種基本方式,即熱傳導、熱對流和熱輻射。建筑火災中,燃燒物質所放出的熱能,通常是以上述3種方式來傳播,并影響火勢蔓延擴大的。熱傳播的形式與起火點、建筑材料、物質的燃燒性能和可燃物的數量等因素有關。實務教材P14
13.ABCDE【解析】火災時,建筑內的煙氣呈水平流動和垂直流動。蔓延的途徑主要有:內墻門、洞口、外墻門、窗口、房間隔墻、空心結構、悶頂、樓梯間、各種豎井管道,樓板上的孔洞及穿越樓板、墻壁上的管線和縫隙等。實務教材P16
14.ABCE【解析】為防止火勢失去控制,繼續擴大燃燒而造成災害,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將火撲滅,通常有冷卻、隔離、窒息、化學抑制,這些方法的根本原理是破壞燃燒條件。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BCE。
15.ABDE【解析】建筑物性能化防火設計是一門專業要求較高的技術性工作,是火災科學和消防安全工程涉及的多門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從業人員不僅應該熟悉消防技術法規,能夠根據設計對象的功能與用途、高度和內部建筑特征確定其消防設計目標(如保證建筑物內使用人員的人身安全、結構穩定性等)以及相關的定量性能標準,而且能比較準確地確定和描述設計火災場景和設定火災,采用合適的方法(如選擇或建立建筑物內火災蔓延和煙氣運動等的物理模型和數學模型等),選擇和使用適當的分析預測工具,對火災探測與報警系統、自動滅火系統、防排煙系統等消防系統有相當了解,能夠預測和分析、評價其可行性、有效性與可靠性。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BDE。
16.ABCDE【解析】按照國家標準《火災分類》(GB/T 4968--2008)的規定,火災分為A、B、C、D、E、F六類。A類火災:固體物質火災。這種物質通常具有有機物性質,一般在燃燒時能產生灼熱的余燼。例如,木材、棉、毛、麻、紙張火災等。B類火災:液體或可熔化固體物質火災。例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瀝青、石蠟等火災。C類火災:氣體火災。例如,煤氣、天然氣、甲烷、乙烷、氫氣、乙炔等火災。D類火災:金屬火災。例如,鉀、鈉、鎂、鈦、鋯、鋰等火災。E類火災:帶電火災。物體帶電燃燒的火災。例如,變壓器等設備的電氣火災等。F類火災:烹飪器具內的烹飪物(如動物油脂或植物油脂)火災。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BCDE。
17.BCDE【解析】易燃氣體的火災危險性包括:易燃易爆性;擴散性;可縮性和膨脹性;帶電性;腐蝕性、毒害性。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