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一:燃燒的本質與條件
類別 | 內容 |
定義 | 燃燒是指可燃物與氧化劑作用發生的放熱反應,通常伴有火焰、發光和(或)發煙現象。 發光的氣相燃燒區就是火焰,它是燃燒過程中最明顯的標志。 由于燃燒不完全等原因,會使產物中產生一些小顆粒,這樣就形成了煙。 燃燒可分為有焰燃燒和無焰燃燒。多數可燃物質的燃燒都是在蒸氣或氣體的狀態下進行的,稱為有焰燃燒。而有的固體物質則不能變為氣態,其燃燒只發生在氧氣與固體表面的氧化還原反應,稱為無焰燃燒。 |
燃燒條件 | (一)必須具備三個必要條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劑)和引火源(溫度)。 ⑴可燃物 凡是能與空氣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劑起化學反應的物質,均稱為可燃物。 按化學組成分類:有機可燃物、無機可燃物 按所處狀態分類:可燃固體、可燃液體、可燃氣體 ⑵助燃物 凡是與可燃物結合能導致和支持燃燒的物質,稱為助燃物,如廣泛存在于空氣中的氧氣。 ⑶引火源 ①明火。②電弧、電火花。③雷擊。④高溫。 (二)燃燒發生的充分條件可表述為:具備足夠數量或濃度的可燃物;具備足夠數量或濃度的助燃物;具備足夠能量的引火源;上述三者相互作用。 (三)對于多數有焰燃燒而言,其燃燒過程中存在未受抑制的自由基作中間體。自由基的鏈式反應是燃燒反應的實質,光和熱是燃燒過程中的物理現象。因此,可以用著火四面體來表示有焰燃燒的四個條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和鏈式反應自由基。 |
小總結
類別 | 必要條件 |
燃燒 | 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 |
多數有焰燃燒 | 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鏈式反應自由基 |
考點二:燃燒類型
(一)燃燒發生瞬間特點分類
分類 | 內容 |
著火 | 可燃物的著火方式一般分為下列幾類: ⑴點燃(或稱強迫著火):這種著火方式習慣上稱為引燃。 ⑵自燃 ①化學自燃。通常不需要外界加熱,而是在常溫下依據自身的化學反應發生的,因此習慣上稱為化學自燃。例如火柴受摩擦而著火;炸藥受撞擊而爆炸;金屬鈉在空氣中自燃;煤因堆積過高而自燃等。 ②熱自燃。 |
爆炸 | 爆炸最重要的一個特征是爆炸點周圍發生劇烈的壓力突變,這種壓力突變就是爆炸產生破壞作用的原因。 |
(二)按燃燒物形態分類
分類 | 類容 |
氣體 燃燒
| ⑴擴散燃燒 擴散燃燒即可燃性氣體和蒸氣分子與氣體氧化劑互相擴散,邊混合邊燃燒。整個燃燒速度的快慢由物理混合速度決定。 擴散燃燒的特點為:燃燒比較穩定,火焰溫度相對較低,擴散火焰不運動,燃燒過程不發生回火現象。 |
⑵預混燃燒 預混燃燒是指可燃氣體、蒸氣預先同空氣(或氧)混合,遇引火源產生帶有沖擊力的燃燒。預混燃燒一般發生在封閉體系中或在混合氣體向周圍擴散的速度遠小于燃燒速度的敞開體系中。 預混燃燒的特點為:燃燒反應快,溫度高,火焰傳播速度快,反應混合氣體不擴散。 若可燃混合氣體在管口流速小于燃燒速度,則會發生“回火”。 | |
液體 燃燒
| ⑴閃燃 閃燃是指可燃性液體揮發出來的蒸氣與空氣混合達到一定的濃度時或者可燃性固體加熱到一定溫度后,遇明火產生一閃即滅的燃燒。閃點則是指易燃或可燃液體表面產生閃燃的最低溫度。 |
⑵沸溢 燃燒過程中,這些沸程較寬的重質油品產生熱波,在熱波向液體深層運動時,由于溫度遠高于水的沸點,因而熱波會使油品中的乳化水汽化,大量的蒸汽就要穿過油層向液面上浮,在向上移動過程中形成油包氣的氣泡,即油的一部分形成了含有大量蒸汽氣泡的泡沫。這必然使液體體積膨脹,向外溢出,同時部分未形成泡沫的油品也被下面的蒸汽膨脹力拋出罐外,使液面猛烈沸騰起來,這種現象叫沸溢。 上述沸溢過程說明,沸溢形成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①原油具有形成熱波的特性, 即沸程寬,密度相差較大。 ②原油中含有乳化水,水遇熱波變成蒸汽。 ③原油黏度較大,使水蒸氣不容易從下向上穿過油層。 | |
⑶噴濺 一般情況下,發生沸溢要比發生噴濺的時間早得多。 | |
固體 燃燒
| ⑴蒸發燃燒 硫、磷、鉀、鈉、蠟燭、松香、等可燃固體,在受到火源加熱時,先熔融蒸發,樟腦、萘等易升華物質,在燃燒時不經過熔融過程,但其燃燒現象也可看作是一種蒸發燃燒。 |
⑵表面燃燒 可燃固體(如木炭、焦炭、鐵、銅等)的燃燒反應是在其表面由氧和物質直接作用而發生的,稱為表面燃燒。這是一種無火焰的燃燒,有時又稱之為異相燃燒。 | |
⑶分解燃燒 可燃固體(如木材、煤、合成塑料、鈣塑材料等)在受到火源加熱時,先發生熱分解,隨后分解出的可燃揮發分與氧發生燃燒反應,這種形式的燃燒一般稱為分解燃燒。 | |
⑷熏煙燃燒(陰燃) 往往發生只冒煙而無火焰的燃燒現象,這就是熏煙燃燒,又稱陰燃。很多固體材料(如紙張、鋸末、纖維織物、膠乳橡膠等)都能發生陰燃。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各種燃燒形式的劃分不是絕對的,有些可燃固體的燃燒往往包含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形式。例如,在適當的外界條件下,木材、棉、麻、紙張等的燃燒會明顯地存在分解燃燒、陰燃、表面燃燒等形式。 |
(三)按可燃物和助燃物混合方式分類
分類 | 類容 |
擴散燃燒 | 燃燒比較穩定,火焰溫度相對較低,火焰不運動。 (煤氣燃燒/固體燃燒/可燃液體液面屬于擴散燃燒) |
預混燃燒 | 燃燒反應快,溫度高,火焰傳播速度快,反應混合氣體不擴散。 |
考點三:燃燒性能參數
分類 | 類別 |
閃點 | 閃點是可燃性液體性質的主要標志之一,是衡量液體火災危險性大小的重要參數。 閃點越低,火災危險性越大,反之則越小。 閃點與可燃性液體的飽和蒸氣壓有關,飽和蒸氣壓越高,閃點越低。 ①閃點<28℃的為甲類 ②28℃≤閃點<60℃的為乙類 ③閃點≥60℃的為丙類 |
燃點 | 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物質在外部引火源作用下表面起火并持續燃燒一定時間所需的最低溫度稱為燃點。 在一定條件下,物質的燃點越低,越易著火。 一般用閃點評定易燃液體火災危險性大小,用燃點衡量固體的火災危險性大小。 |
自燃點 | 不需要明火的作用就能發生燃燒。 可燃物的自燃點越低,發生自燃的危險性就越大。 |
考點四:燃燒產物及典型物質的燃燒
類別 | 產物 |
完全燃燒產物 | CO2 (氣)、H2O(液)、SO2(氣)等, |
不完全燃燒產物 | CO、NH3、醇類、醛類、醚類等是不完全燃燒產物 |
主要燃燒產物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燃燒產生的兩種主要燃燒產物。 |
歷年真題考試題型
1、【2015年技術實務1】用著火四面體來表示燃燒發生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四面體”是指可燃物、氧化劑、引火源和( )。
A.氧化反應
B.熱分解反應
C.鏈傳遞
D.鏈式反應自由基
2、【2016年技術實務1】對于原油儲罐,當罐內原油發生燃燒時,不會產生( )。
A.閃燃
B.熱波
C.蒸發燃燒
D.陰燃
3、【2016年技術實務2】汽油閃點低、易揮發、流動性好,存有汽油的儲罐受熱不會產生 ( )現象。
A.蒸汽燃燒爆炸
B.容器爆炸
C.泄漏產生流淌火
D.沸溢和噴濺
4、【2018年技術實務1】木制桌椅燃燒時,不會出現的燃燃燒形式是( )。
A.分解燃燒
B.表面燃燒
C.熏煙燃燒
D.蒸發燃燒
5、【2018年技術實務94】下列物質中,時類型既存在表面也存在分解的有()。
A.純棉織物
B.PVC 電纜
C.金屬鋁條
D.木制人造板
E.電視機外殼
6、【2019年技術實務53】下列物質中,潮濕環境下堆積能發生自燃的是( )
A.多孔泡沫
B.糧食
C.木材
D.廢棄電腦
7、【2018年技術實務100】聚氯乙烯電纜燃燒時,燃燒產物有( )。
A.氮氧化物
B.炭瘤
C.熔滴
D.腐蝕性氣體
E.水蒸氣
2020年一級消防工程師退費班來襲,雙師資授課,30人小群班主任管理,階段性學習月考測評,全程督學!有效期內未過考試,無理由退費50%,等你來體驗....... |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sunpeiyu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