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避難層(間)設置
設置要求 | 內容 |
設置條件 | 建筑高度超過100m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 |
避難面積指標 | 避難層的凈面積應能滿足設計避難人數避難的要求,宜按5人/㎡。 |
設置數量 | 第一個避難層距消防救援操作場地的高度不應大于50m; 避難層與避難層之間的距離不應大50m。 |
防火構造要求 | ①避難層四周的墻體及避難層內的隔墻,其耐火極限不應低于3.0h,隔墻上的門采用甲級防火門; ②避難層的樓板宜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其耐火極限不應低于2.0h; ③避難層可與設備層結合布置,易燃、可燃液體或者氣體管道、排煙管道應集中布置,采用防火墻與避難區分隔; ④管道井、設備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h的防火隔墻與避難區分隔,管道井、設備間的門不應直接開向避難區,確需直接開向避難區時,與避難區出入口的距離不應小于5m,且應采用甲級防火門。 |
安全疏散 | ①避難層應至少有2個不同的疏散方向; ②通向避難層的疏散樓梯應在避難層分隔、同層錯位或上下層斷開; ③樓梯間的門宜向避難層開啟,在避難層進入樓梯間的入口處應設置明顯的指示標志; ④在避難層應設置應急照明 ,其備用電源的連續供電時間不應小于1.5h,照度不應低于3.0lx; ⑤除避難間外,避難層應設置消防電梯出口,,在避難層必須停靠;普通電梯嚴禁在避難層設置電梯門。 |
消防設施 | 避難層應設置直接對外的可開啟窗口或獨立的機械防煙設施,外窗應采用乙級防火窗。 |
避難層應配置消火栓和消防軟管卷盤。 | |
避難層應設置消防專線電話和應急廣播。 |
經典解說(一):這里規定避難層時,還有個“(間)”,這里的避難間和后面高層醫療建筑中的避難間有沒有區別呢?其實這里的避難間是和避難層是一樣的,可以這樣來理解,這個避難區域比較小,沒有占用一整層,只是占用了一部分,所以就成為了“間”。其規定與避難層也基本一致。
經典解說(二):第一個避難層(間)的高度:是樓地面至滅火救援場地地面的高度且不應大于50m,兩個避難層(間)之間的高度不宜大于50m。
二、避難間設置
設置 | 內容 |
設置部位 | ①3 層及 3 層以上總建筑面積大于 3000㎡(包括設置在其他建筑內三層及以上樓層)的老年人照料設施,應在二層及以上各層老年人照料設施部分的每座疏散樓梯間的相鄰部位設置 1 間避難間; ②高層病房樓應在二層及以上病房樓層和潔凈手術部設置避難間。 |
設置要求 | ①設在高層病房樓避難間服務的護理單元不應超過2個,其凈面積應按每個護理單元不小于25㎡確定,可利用電梯前室;設在老年人照料設施的避難間可供避難的凈面積不應小于12㎡;可利用疏散樓梯間的前室或消防電梯的前室。 ②避難間兼做其他用途時,應保證人員的避難安全,且不得減少可供避難的凈面積。 ③應靠近樓梯間,并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h的防火隔墻和甲級防火門與其他部位分隔。 ④應設置消防專線電話和應急廣播。 ⑤避難間的入口處應設置明顯的指示標志。 ⑥應設置直接對外的可開啟窗口或獨立的機械防煙設施,外窗應采用乙級防火窗。 |
經典解說:老年人照料設施設置的避難間,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設置要求上,要求層數3層及以上的老年人照料設施的總面積要大于3000㎡時要設置。數量上要求每個疏散樓梯間設置一間避難間(這是一個很隱蔽的考點),其避難凈面積不應小于12㎡。獨立前室和消防電梯前室可以用作避難間,但是合用前室不可用作避難間。
三、避難走道
設置 | 內容 |
防火分隔 | (1)避難走道兩側防火隔墻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3.0h;避難走道樓板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5h。 |
安全疏散 | (2)避難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應小于2個,并應設置在不同的方向,當走道僅與一個防火分區相通且該防火分區至少有1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時,可設置一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任一防火分區通向避難走道的門至該避難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距離不應大于60m。 (3)避難走道的總凈寬度不應小于任一防火分區通向該避難走道的設計疏散總凈寬度; (4)防火分區至避難走道入口處應設置防煙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積不應小于6㎡,開向前室的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前室開向避難走道的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 |
裝修材料 | (5)避難走道內部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應為A級。 |
消防設施 | (6)避難走道內應設置消火栓、消防應急照明、應急廣播和消防專線電話。 |
經典解說:避難走道凈寬度應≥任一防火分區通向走道的設計疏散總寬度。因為在消防中我們往往不考慮所有場所全部同時發生火災的情況,只需要保證最大的一個能夠安全疏散,剩下的防火分區,發生火災會有一個時間差,利用這個時間差,就能將所有防火分區的人員全部進行疏散。
四、關于最低照度重要知識考點補充(必須記住)
相關情形 | 最低照度 |
避難層(間) | 3.0lx |
病房樓或手術部避難層(間)/老年人照料設施 | 10.0lx |
避難走道 | 5.0lx |
人員密集場、所老年人照料設施、病房樓或手術部的避難走道 | 10.0lx |
經典題型演練
1、【2020年技術實務93】某地下1層商場劃分為3個防火分區,并設有1條避難走道,各防火分區通向避難走道的設計疏散總凈寬度分別為2m、3m、2m。關于該避難走道的說法,錯誤的有()。
A.避難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應少于3個
B.通向避難走道的門至該避難走道任一通向地面出口的距離不應大于60m
C.避難走道防火隔墻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3.00h
D.各防火分區至避難走道入口處應設置防煙前室
E.避難走道的凈寬度不應小于5m
1避難走道防火隔墻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3.00h,樓板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50h。選項C正確。
2避難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應少于2個,并應設置在不同方向:當遍難走道僅與一個防火分區相通且該防火分區至少有Ⅰ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時,可設置1個直通地面的出口。任一防火分區通向避難走道的門至該避難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離不應大于60m。選項A錯誤,B正確。
3避難走道的凈寬度不應小于任一防火分區通向該避難走道的設計疏散總凈寬度。選項E錯誤。
4防火分區至避難走道入口處應設置防煙前室,遠項D正確。
2、【2020年技術實務98】某建筑高度為135m的辦公樓,設置有避難層。關于該避層的說法,錯誤的有( )。
A.第一個避難層的樓地面至滅火救援場地地面的高度不應大于50m
B.建筑至少應設置3個避難層
C.避難層應急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應低于3.0lx
D.避難層的設備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1.50h的防火隔墻與避難區分隔
E.管道井直接開向避難區的門,與避難區出入口的距離不應小于4m
3、【2015年技術實務77】建筑高度超過100m的公共建筑應設置避難層,下列關于避難層設置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第一個避難層的樓地面至滅火救援場地地面的高度不應大于60m
B.封閉的避難層應設置獨立的機械防煙系統
C.通向避難層的疏散樓梯應使人員需經過避難層方能上下
D.避難層可兼做設備層
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5. 5.23-1,第一個避難層(間)的樓地面至滅火救援場地地面的高度不應大于50m, A選項錯誤。本題答案為A。
4、【2016年技術實務21】某建筑高度為300m的辦公建筑,首層室內地面標高為 ±0. 000m,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的地面標髙為-0. 600m,首層層高為6.0m,地上其余樓層的層高均為4. 8m。下列關于該建筑避難層的做法中,錯誤的是( )。
A.第二個避難層與第一個避難層相距10層設置
B.第一個避難層的避難凈面積按其擔負的避難人數乘以0. 25㎡/人計算確定
C.將第一個避難層設置在第十二層
D.第二個避難層的避難凈面積按其擔負的避難人數乘以0. 2㎡/人計算確定
5、【2018年技術實務17】某建筑高度為36m的病房樓,共9層,每層建筑面積3000㎡,劃分為3個護理單元。該病房樓避難間的下列設計方案中,正確的是( )。
A.在二至九層每層設置1個避難間
B.避難間的門采用乙級防火門
C.不靠外墻的避難間釆用機械加壓送風方式防煙
D.將滿足避難要求的監護室兼作避難間
1)避難間服務的護理單元不應超過2個,其凈面積應按每個護理單元不小于25.0㎡確定。
2)避難間兼作其他用途時,應保證人員的避難安全,且不得減少可供避難的凈面積。
3)應靠近樓梯間,并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和甲級防火門與其他部位分隔。
4)應設置消防專線電話和消防應急廣播。
5)避難間的入口處應設置明顯的指示標志。
6)應設置直接對外的可開啟窗口或獨立的機械防煙設施,外窗應釆用乙級防火窗。
本題CD選項好像都是答案,但是根據新版《建規》圖集和《防排煙技術標準》3. 3. 12, 避難間應設置在靠外墻處,所以C選項錯誤。本題答案為D。
6、【2015年綜合能力26】某超高層辦公建筑,建筑高度為180m,共設置有3個避難層。投入使用前對避難層進行檢查,下列檢査結果中,正確的是( )。
A.設置了獨立的機械排煙設施
B.第一個避難層的樓地面與滅火救援地地面的高差為55m
C.通向避難層的疏散樓梯在避難層進行了分隔
D.避難層兼作設備層,避難區域與設備管道區采用耐火極限為1.00h的防火隔墻分隔
7、【2016年綜合能力30】對高層醫院病房樓進行防火檢査時,應注意檢查避難間的設置情況。下列對某醫院病房樓避難間的檢查結果中,符合現行國家消防技術標準的是( )。
A.每個避難間為3個護理單元服務
B.利用防煙樓梯間和消防電梯合用前室做避難間
C.避難間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和乙級防火門與其他部位分隔
D.在二層及以上的每個病房樓層設置避難間
8、【2016年綜合能力40】對某建筑高度為140m的住宅建筑進行防火檢查,下列關于避難層的檢查結果中,不符合現行國家消防技術標準的是()。
A.設置了可直接對外開啟的乙級防火窗
B.在避難層設置消防電梯出口
C.在避難層設置的設備用房與避難區之間釆用防火墻分隔
D.在避難層設置消火栓、機械排煙系統和消防專用電話
9、【2017年綜合能力32】對某醫院的高層病房樓進行防火檢查時,發現下列避難間的做法中,錯誤的是( )。
A.在二層及以上的病房樓設置避難間
B.避難間靠近樓梯設置,采用耐火極限為2.5h的防護墻和甲級防火門與其他部位隔開
C.每個避難間為2個護理單元服務
D.每個避難間的建筑面積為25㎡
1)避難間服務的護理單元不應超過2個,其凈面積應按每個護理單元不小于25.0㎡ 確定。
2)避難間兼作其他用途時,應保證人員的避難安全,且不得減少可供避難的凈面積。
3)應靠近樓梯間,并應釆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和甲級防火門與其他部位分隔。
4)應設置消防專線電話和消防應急廣播。
5)避難間的入口處應設置明顯的指示標志。
6)應設置直接對外的可開啟窗口或獨立的機械防煙設施,外窗應采用乙級防火窗。 本題答案為D。
10、【2018年綜合能力59】某6層建筑,建筑高度23m,每層建筑面積1100㎡,一、二層為商業店面,三至五層為老年人照料設施,其中三層設有與疏散樓梯直接連通的開敞式外廊,六層為辦公區。對該建筑的避難間進行防火檢査,下列檢査結果中,不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要求的是( )。
A.避難間僅設于四、五層每座疏散樓梯間的相鄰部位
B.避難間內共設有消防應急廣播和滅火器2種消防設施和器材
C.避準間內可供避難的凈面積為12㎡
D.避難間釆用耐火極限2.00h的防火隔墻和甲級防火門與其他部位分隔
11、【2017年技術實務30】避難走道樓板及防火隔墻的最低耐火極限應分別為( )。
A.1.00h、2.00h
A. 1.50h、3.00h
B. 1.50h、2.00h
C. 1.00h、3.00h
12、【2015年綜合能力78】某地下商場,地下1層,建筑面積近40000㎡,通過設置避難走道劃分為建筑面積小于20000㎡的兩個區域。下列關于避難走道的做法,錯誤的是( )。
A.商場至避難走道入口處設防煙前室,商場開向前室的門釆用乙級防火門
B.避難走道在2個不同疏散方向上分別設置1個直通室外地面的出口
C.避難走道入口處防煙前室的使用面積為6.0㎡
D.避難走道的吊頂、墻面和地面采用不燃燒材料裝修
(4)避難走道內部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
(5)防火分區至避難走道入口處應設置防煙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積不應小于㎡,開向前室的門應釆用甲級防火門,前室開向避難走道的門應釆用乙級防火門。
(6)避難走道內應設置消火栓、消防應急照明、應急廣播和消防專線電話。
本題答案為A。
13、【2016年綜合能力73 】某大型人防工程內的避難走道,與4個防火分區相連,每個防火分區的建筑面積均為2000㎡。對該避難走道進行防火檢查,下列檢查結果中,不符合現行國家消防技術標準的是( )。
A. 避難走道的兩端各設置了 1個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
B.每個防火分區至避難走道入口處設置了防煙前室,其使用面積為6㎡
C.避難走道內部釆用輕鋼龍骨石膏板做吊頂
D.其中一個防火分區通向避難走道的門至該避難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離為65m
(1)避難走道防火隔墻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3.00h,樓板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50h。
(2)避難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應少于2個,并應設置在不同方向;當避難走道僅與一 個防火分區相通且該防火分區至少有1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時,可設置1個直通地面的 出口。任一防火分區通向避難走道的門至該避難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離不應大于 60m。
(3)避難走道的凈寬度不應小于任一防火分區通向該避難走道的設計疏散總凈寬度。
(4)避難走道內部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
(5)防火分區至避難走道入口處應設置防煙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積不應小于6㎡,開向前室的門應釆用甲級防火門,前室開向避難走道的門應釆用乙級防火門。
(6)避難走道內應設置消火栓、消防應急照明、應急廣播和消防專線電話。
本題答案為D。
14、【2017年綜合能力22】下列避難走道的防火檢查結果中,不符合現行國家消防技術標準要求的是( )。
A.避難走道采用耐火極限3.00h的防火墻和耐火極限2.5h的樓板與其他區域進行分隔
B.最遠防火分區通向避難走道的門至該避難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離為39m
C使用人數最多的防火分區通向與其連接的避難走道的2個門凈寬度均為1.6m,避難走道的凈寬度為3.50m
D.防火分區開向避難走道前室的門釆用乙級防火門,前室開向避難走道的門釆用甲級防火門
15、【2017年綜合能力37】下列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檢査結果中,不符合現行國家消防技術標準的是( )。
A.容納4500人的單層體育館,其室外疏散通道的凈寬度為3.50m
B.一座2層老年人公寓中,位于袋形走道兩側的房間疏散門至最近疏散樓梯間的直線距離為18m
C.單元式住宅中公共疏散走道凈寬度為1. 05m
D.采用敞開式外廊的多層辦公樓中,從袋形走道盡端的疏散門至最近封閉樓梯間的直線距離為27m
16、【2018年綜合能力19】某7層病房大樓,建筑高度27m,每層劃分兩個防火分區,走道兩側雙面布房,每層設計容納人數為110人。下列對該病房大樓安全疏散設施的防火檢查結果中,不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要求的是( )。
A.疏散走道與合用前室之間設置耐火極限3. 00h且具有停滯功能的防火卷簾
B.樓層水平疏散走道的凈寬度為1.60m
C.疏散樓梯及首層疏散外門的凈寬度均為1.30m
D.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區處設置具有自行關閉和信號反饋功能的常開甲級防火門
17、【2018年綜合能力61】對某商業建筑進行防火檢査,下列避難走道的檢査結果中,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要求的是( )
A.防火分區通向避難走道的門至避難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離最遠為65m
B.避難走道僅與一個防火分區相通,該防火分區設有2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避難走道設置1個直通地面的出口
C.避難走道釆用耐火極限3.00h的防火墻和耐火極限1.00h的樓板與其他區域進行分隔
D.防火分區至避難走道入口處設置防煙前室,每個前室的建筑面積為6.0㎡
(1)避難走道防火隔墻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3.00h,樓板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50h。
(2)避難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應少于2個,并應設置在不同方向;當避難走道僅與一個防火分區相通且該防火分區至少有1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時,可設置1個直通地面的出口。任一防火分區通向避難走道的門至該避難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離不應大于 60m。
(3)避難走道的凈寬度不應小于任一防火分區通向該避難走道的設計疏散總凈寬度。
(4)避難走道內部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
(5)防火分區至避難走道入口處應設置防煙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積不應小于6.0㎡,開向前室的門應釆用甲級防火門,前室開向避難走道的門應釆用乙級防火門。
A選項疏散距離超過60m,故錯誤;樓板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5h,C選項錯誤;建筑面積不等于使用面積,建筑面積為6.0㎡,判斷其使用面積小于6.0㎡ ,D選項錯誤。本題答案為B。
各位考友,對于這個知識點還有什么問題或疑問的,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2020年一級消防工程師退費班來襲,雙師資授課,30人小群班主任管理,階段性學習月考測評,全程督學!有效期內未過考試,無理由退費50%,等你來體驗....... |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sunpeiyu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