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暖系統防火防爆
1、選用采暖裝置的原則
(1)為防止纖維或粉塵積集在管道和散熱器上受熱自燃,在散發可燃粉塵、纖維的廠房內,散熱器表面平均溫度不應超過82.5℃。但輸煤廊的散熱器表面平均溫度不應超過130℃。
(2)甲、乙類火災危險性場所內不應采用明火、燃氣紅外線輻射供暖。存在粉塵爆炸危險性的場所內不應采用電熱散熱器供暖。在儲存或產生可燃氣體或蒸氣的場所內使用的電熱散熱器及其連接器,應具備相應的防爆性能。
(3)下列場所應采用不循環使用的熱風供暖:
1 生產過程中散發的可燃氣體、蒸氣、粉塵或纖維,與供暖管道、散熱器表面接觸能引起燃燒的場所;
2 生產過程中散發的粉塵受到水、水蒸氣作用能引起自燃、爆炸或產生爆炸性氣體的場所。
2、采暖設備的防火防爆措施
(1)采暖管道要與建筑物的可燃構件保持一定的距離

供暖管道不應穿過存在與供暖管道接觸能引起燃燒或爆炸的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房間,確需穿過時,應采用不燃材料隔熱。
(三)車庫采暖設備的防火設計
(1)車庫內需要采暖時,應設置熱水、蒸汽或熱風等采暖設備,不應采用火爐或其他明火采暖方式,以防火災事故的發生。
(2)下列汽車庫或修車庫需要采暖時應設集中采暖。
1)甲、乙類物品運輸車的汽車庫。
2)Ⅰ、Ⅱ、Ⅲ類汽車庫。
3)Ⅰ、Ⅱ類修車庫。
(3)Ⅳ類汽車庫和Ⅲ、Ⅳ 類修車庫,當采用集中采暖有困難時,可采用火墻采暖。汽車庫采暖部位不應貼鄰甲、乙類生產廠房、庫房布置,以防燃燒、爆炸事故的發生。
二、通風與空調系統防火防爆
1.通風、空調系統的防火防爆要求
(1)除有特殊功能或性能要求的場所外,下列場所的空氣不應循環使用:
1 甲、乙類生產場所;
2 甲、乙類物質儲存場所:
3 產生燃燒或爆炸危險性粉塵、纖維且所排除空氣的含塵濃度不小于其爆炸下限25%的丙類生產或儲存場所;
4 產生易燃易爆氣體或蒸氣且所排除空氣的含氣體濃度不小于其爆炸下限值10%的其他場所;
5 其他具有甲、乙類火災危險性的房間。
(2)甲、乙類生產場所的送風設備,不應與排風設備設置在同一通風機房內。用于排除甲、乙類物質的排風設備,不應與其他房間的非防爆送、排風設備設置在同一通風機房內。
(3)排除有燃燒或爆炸危險性物質的風管,不應穿過防火墻,或爆炸危險性房間、人員聚集的房間、可燃物較多的房間的隔墻。
(4)通風和空氣調節系統,橫向宜按防火分區設置,豎向不宜超過5層。當管道設置防止回流設施或防火閥時,管道布置可不受此限制。豎向風管應設置在管井內。
(5)排除含有比空氣輕的可燃氣體與空氣的混合物時,其排風管道應順氣流方向向上坡度敷設,以防在管道內局部積聚而形成有爆炸危險的高濃度氣體。
(6)可燃氣體管道和甲、乙、丙類液體管道不應穿過通風管道和通風機房,也不應沿通風管道的外壁敷設。
(7)處理有爆炸危險粉塵的除塵器、排風機的設置應與其他普通型的風機、除塵器分開設置,并宜按單一粉塵分組布置。
(8)凈化有爆炸危險粉塵的干式除塵器和過濾器宜布置在廠房外的獨立建筑內,建筑外墻與所屬廠房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10m。具備連續清灰功能,或具有定期清灰功能且風量不大于15000m3/h、集塵斗的除塵量小于60kg的干式除塵器和過濾器,可布置在廠房內的單獨房間內,但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墻和1.50h的樓板與其他部位分隔。
(9)甲、乙、丙類生產廠房的送、排風管道宜分層設置,以防止火災從起火層通過管道向相鄰層蔓延擴散。但進入廠房的水平或垂直送風管設有防火閥時,各層的水平或垂直送風管可合用一個送風系統。
2、通風、空調設備防火防爆設計
(1)易燃易爆場所通風、空調系統的防火防爆設計要求
1)空氣中含有容易起火或爆炸物質的房間,其送、排風系統應采用防爆型的通風設備和不會產生火花的材料(如可采用有色金屬制造的風機葉片和防爆電動機)。當送風機布置在單獨分隔的通風機房內,且送風干管上設置防止回流設施時,可采用普通型通風設備。
2)排除、輸送溫度超過80℃的空氣或其他氣體以及容易起火的碎屑的管道,與可燃或難燃物體之間應保持不小于150mm的間隙,或采用厚度不小于50mm的不燃材料隔熱。當管道互為上下布置時,表面溫度較高者應布置在上面。
三、 燃氣設施防爆
1.直燃機的防火防爆
(1)直燃機房應設置在建筑外的專用房間內,確有困難時,應布置在首層或地下一層靠外墻部位,不應布置在人員密集場所的上一層、下一層或貼鄰,并采用無門、窗、洞口的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和耐火極限不低于1.50h 的不燃性樓板與其他部位隔開。當必須開門時,應設甲級防火門。燃油直燃機房的油箱不應大1m3并應設在耐火極限不低于二級的房間內,該房間的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
(2)直燃機房的安全出口不應少于兩個,至少應設一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從機房最遠點到安全出口的距離不應超過 35m。疏散門應為甲級防火門,外墻開口部位的上方應設置寬度不小于 1m 為不燃性的防火挑檐或不小于1.2m 的窗間墻。
(3) 機房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燃油直燃機房應設感溫火災探測器,燃氣宜燃機房應設感煙火災探測器及可燃氣體報警探測器)
四、廚房防火防爆
1、除住宅、宿舍、公寓等居住建筑中套內設置的供家庭或住宿人員自用的廚房,宿舍、公寓建筑中的公共廚房和公共建筑和工廠中的廚房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與其他部位分隔墻上的門、窗應采用乙級防火門、窗,確有困難時,可采用防火卷簾,但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有關防火卷簾的規定。
2、餐廳建筑面積大于1000m2的餐館或食堂,其烹飪操作間的排油煙罩及烹飪部位應設置自動滅火裝置,并應在燃氣或燃油管道上設置與自動滅火裝置聯動的自動切斷裝置。
3、使用燃氣的廚房屬于建筑內可能散發可燃氣體的場所,應設置可燃氣體報警裝置。
【經典真題】下列關于建筑供暖系統防火防爆的做法中,錯誤的是( )。
A.生產過程中散發二硫化碳氣體的廠房,冬季采用熱風供暖,回風經凈化除塵在加熱后配部分新風送入送風系統
B.甲醇合成廠房采用熱水循環供暖,散熱器表面的平均溫度為90℃
C.面粉加工廠的碾磨車間采用熱水循環供暖,散熱器表面的最高溫度為82.5℃
D.鋁合金汽車輪胎轂的拋光車間采用熱水循環供暖,散熱器表面的平均溫度為80℃
(1)甲、乙類廠房和甲、乙類庫房內嚴禁采用明火和電熱散熱器采暖。因為用明火或電熱散熱器的采暖系統,其熱風管道可能被燒壞,或者帶入火星與易燃易爆氣體或蒸氣接觸,易引起爆炸火災事故。
(2)散發可燃粉塵、可燃纖維的生產廠房對采暖的要求如下:
1)為防止纖維或粉塵積聚在管道和散熱器上受熱自燃,散熱器表面平均溫度不應超過82.5 ℃ (相當于供水溫度95 ℃,回水溫度70 ℃ )。但輸煤廊的采暖散熱器表面平均溫度不應超過130℃。
2)散發物(包括可燃氣體、蒸氣、粉塵)與采暖管道和散熱器表面接觸能引起燃燒、爆炸時,應采用不循環使用的熱風采暖,且不應在這些房間穿過采暖管道,例如,必須穿過時,應用不燃材料隔熱。
3)不應使用肋形散熱器,以防積聚粉塵。
(3)在生產過程中散發的可燃氣體、可燃蒸氣、可燃粉塵、可燃纖維( CS2 氣體、黃磷蒸氣及其粉塵等)與采暖管道、散熱器表面接觸能引起燃燒的廠房,以及在生產過程中散發受到水、水蒸氣的作用能引起自燃、爆炸的粉塵(如生產和加工鉀、鈉、鈣等物質)或產生爆炸性氣體(如碳化鈣、碳化鋁、氫化鉀、氫化鈉、硼氫化鈉等遇水反應釋放出的可燃氣體)的廠房,應采用不循環使用的熱風采暖,以防止此類場所發生爆炸火災事故。
【經典真題】關于廠房內供暖系統設置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供暖管道采用不燃材料隔熱后,可穿過存在可燃蒸氣的房間
B. 在散發可燃粉塵的廠房內,散熱器表面平均溫度不應超過90℃
C. 乙類廠房內可采用電熱散熱器供暖
D.生產過程中散發可燃氣體的廠房,可采用循環使用的熱風供暖
選項C錯誤,甲、乙類廠房和甲、乙類庫房內嚴禁采用明火和電熱散熱器采暖。
選項D錯誤,散發物(包括可燃氣體、蒸氣、粉塵)與采暖管道和散熱器表面接觸能引起燃燒爆炸時,應采用不循環使用的熱風采暖。
【經典真題】根據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下列車間中,空氣調節系統可直接循環使用室內空氣的是( )。
A.紡織車間
B.白蘭地蒸餾車間
C.植物油加工廠精煉車間
D.甲酚車間
【經典真題】關于某商業綜合體廚房的防火防爆措施,錯誤的是( )。
A.與其他部位分隔的防火隔墻的耐火極限為2.00h
B.可燃氣體報警裝置設置在排煙道內
C.在其烹飪操作間的排油煙罩及烹飪部位設置自動滅火裝置
D.在傳菜口設置耐火極限為2.00h的防火卷簾
通關課程:想要在一年內通過3個科目,新手小白備考沒方向?建議報考233網校一消取證班課程,含精講班+實操班+三合一思維導圖直播班+模考金題特訓等9大班級,各階段班級幫助你強化提升,156+小時專項突破直擊命題核心,助力通關一級消防工程師考試。
階段 | 班級 | 免費試聽 |
基礎階段 | (1)教材精講班:全面掌握教材考點脈絡 (2)實操班:現場實操,身臨其境 (3)規范班:重點規范詳細梳理 | |
強化階段 | (1)習題班:鞏固考點,總結做題方法 (2)三合一思維導圖直播班:三科串講整合 (3)沖刺班:重要高頻考點匯總 | |
沖刺階段 | (1)真題解析班:解讀真題考點 (2)模考金題班:剖析2套突擊卷/科 (3)直播點睛班:考前“面對面”劃重點 |
學霸筆記:消防技術實務學霸筆記丨綜合能力學霸筆記丨案例分析學霸筆記
資料下載:一級消防工程師思維導圖丨真題解析視頻免費觀看丨歷年真題免費領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lm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