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短裙挺进太深了h女友,国产亚洲精品久久777777,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233網校 >一級消防工程師 > 消防安全技術綜合能力 > 綜合能力學霸筆記

氣體滅火系統收藏系列:系統設計參數高頻考點+12真題

作者:233網校 2020-08-06 17:55:00

一、防護區及安全設置要求

項目

分項

內容

防護區  

設置要求

防護區劃分

①防護區宜以單個封閉空間劃分;

②同一區間的吊頂層和地板下需同時保護時,可合為一個防護區;

③采用管網滅火系統時,一個防護區的面積不宜大于800m2,且容積不宜大于3600m3;

④采用預制滅火系統時,一個防護區的面積不宜大于500m2,且容積不宜大于1600m3。

耐火性能

防護區圍護結構及門窗的耐火極限均不宜低于0.50h;吊頂的耐火極限不宜低于0.25h。

耐壓性能

防護區圍護結構允許壓強不宜低于1200Pa。

泄壓能力

對于全封閉的防護區,應設置泄壓口,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的泄壓口應位于防護區凈高的2/3以上。對于設有防爆泄壓設施或門窗縫隙未設密封條的防護區可不設泄壓口。

封閉性能

在噴放滅火劑前,應自動關閉防護區內除泄壓口外的開口。

環境溫度

防護區最低溫度不應低于-10℃

安全    

設置要求

防護區

防護區應設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保證防護區內所有人員能在30s內撤離完畢。

防護區的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并能自行關閉;用于疏散的門必須能從防護區內打開。

防護區內

防護區內的疏散通道及出口,應設消防應急照明燈具和疏散指示標志燈。

防護區內應設火災聲音報警器,必要時,可增設閃光報警器。

防護區

入口處

①應設火災聲光報警器。

②滅火劑噴放指示燈。(滅火劑噴放指示燈信號,應保持到防護區通風換氣后,以手動方式解除。)

③防護區采用的相應氣體滅火系統的永久性標志牌。

其他

滅火后的防護區應通風換氣,地下防護區和無窗或設固定窗扇的地上防護區,應設置機械排風裝置,排風口宜設在防護區的下部并應直通室外。通信機房、電子計算機房等場所的通風換氣次數應不小于5次/h。

經過有爆炸危險和變電、配電場所的管網,以及布設在以上場所的金屬箱體等,應設防靜電接地。

有人工作的防護區,設計濃度和實際使用濃度不應大于毒性反應濃度。

宜配置空氣呼吸器。

二、系統設計

(一)二氧化碳系統

規定

內容

一般規定

(1)采用全淹沒滅火系統的防護區,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不能自動關閉的開口,其面積不應大于防護區總內表面積的3%,且開口不應設在底面。

②對固體深位火災,除泄壓口以外的開口,在噴放二氧化碳前應自動關閉。

③防護區圍護結構及門窗的耐火極限均不宜低于0.50h;吊頂的耐火極限不宜低于0.25h;圍護結構允許壓強不宜低于1200Pa。    

(2)采用局部應用滅火系統的保護對象,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保護對象周圍的空氣流動速度不宜大于3m/s。

②在噴頭與保護對象之間,噴頭噴射角范圍內不應有遮擋物。

③保護對象為可燃液體時,液面至容器緣口的距離不得小于150mm。

當組合分配系統保護5個及以上的防護區或保護對象,或在48h內不能恢復時,二氧化碳應有備用量,備用量不應小于系統設計的儲存量。

全淹沒

系統

二氧化碳設計濃度不應小于滅火濃度的1.7倍,并不得低于34%。

二氧化碳噴放時間不應大于1min;

當撲救固體深位火災時,噴放時間不應大于7min,并在2min內使二氧化碳濃度達到30% 。

局部應用系統

部應用滅火系統的設計可采用面積法或體積法。

①當保護對象的著火部位是比較平直的表面時,宜采用面積法;

②當著火對象為不規則物體時,應采用體積法。

噴放時間不應小于0.5min;

對于燃點溫度低于沸點溫度的液體和熔化固體火災,噴放時間不應小于1.5min。

(二)其他氣體滅火系統

一般規定

 

有爆炸危險的氣體、液體類火災的防護區,應采用惰化設計濃度;無爆炸危險的氣體、液體類火災和固體類火災的防護區,應采用滅火設計濃度。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防護區采用組合分配系統時,一個組合分配系統所保護的防護區不應超過8個。

組合分配系統滅火劑儲存量,應按儲存量最大的防護區確定。

滅火劑儲存量,應為防護區的滅火設計用量與儲存容器內的滅火劑剩余量和管網內的滅火劑剩余量之和。

滅火系統的儲存裝置72h內不能重新充裝恢復工作的,應按系統原儲存量的100%設置備用量。

滅火系統的設計溫度應采用20℃

同一集流管上的儲存容器,其規格、充壓壓力和充裝量應相同。

同一防護區,當設計兩套或三套管網時,集流管可分別設置,系統啟動裝置必須共用。

各管網上噴頭流量均應按同一滅火設計濃度、同一噴放時間進行設計。

管網上不應采用四通管件進行分流。

①噴頭保護高度和保護半徑:

高度:0.3-0.65m

②保護半徑:h<1.5m時,保護半徑不宜大于4.5m

h≥1.5m時,保護半徑不宜大于7.5m

③噴頭宜貼近防護區頂面安裝,距頂面的距離不宜大于0.5m。

七氟丙烷

滅火系統

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的滅火設計濃度不應小于滅火濃度的1.3倍,惰化設計濃度不應小于惰化濃度的1.1倍。

固體表面火災的滅火濃度為5.8%;

通信機房/電子計算機房等,滅火設計濃度宜采用8%;

油浸變壓器室/帶油開關配電室等,滅火設計濃度宜采用9%;

圖書/檔案/票據/文物資料庫等,滅火設計濃度宜采用10%;

滅火浸漬時間:

木材、紙張、織物等固體表面火災:20min;

其他固體表面火災:10min;

通信機房、電子機房內的電器設備火災:5min。

在通信機房和電子計算機房等防護區,設計噴放時間不應大于8s;

在其他防護區,設計噴放時間不應大于10s。

七氟丙烷系統應采用氮氣增壓輸送,氮氣的含水量不應大于0.006%。

IG541混合氣體滅火系統

IG541混合氣體滅火系統的滅火設計濃度不應小于滅火濃度的1.3倍,惰化設計濃度不應小于惰化濃度的1.1倍。

滅火劑噴放至設計用量的95%時,噴放時間不應大于60S且不應小于48S。

固體表面火災的滅火濃度為28.1%;

滅火浸漬時間:

木材、紙張、織物等固體表面火災:20min;

其他固體表面火災:10min;

通信機房、電子機房內的電器設備火災:10min。

 經典題型演練

1、【2015年技術實務11】某5層數據計算機房,層高5m,每層有1200㎡的大空間計算機用房,設置IG541組合分配氣體滅火系統保護。該建筑的氣體滅火系統防護區最少應劃分 為()個。

A. 5

B. 6

C. 8

D. 10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氣體滅火系統按系統的結構特點分類可分為無管網滅火系統(預制滅火系統) 和管網滅火系統。管網滅火系統又可分為組合分配系統和單元獨立系統。本題計算機房設置IG541組合分配氣體滅火系統,組合分配系統屬于管網滅火系統。根據《氣體滅火系統 設計規范》GB 50370 -2005 3. 2.4,防護區劃分應符合下列規定:

(1)防護區宜以單個封閉空間劃分,同一區間的吊頂層和地板下需同時保護時,可合為 一個防護區。

(2)釆用管網滅火系統時,一個防護區的面積不宜大于800㎡,且容積不宜大于3600m3。

(3)采用預制滅火系統時,一個防護區的面積不宜大于5000㎡,且容積不宜大于1600m3。該建筑每層面積為1200㎡,至少設2個;容積為1200 *5 = 6000m3,也至少設置2個;5

層至少應設置10個。本題答案為D。

2、【2016年技術實務64】某電子計算機主機房為無人值守的封閉區域,室內凈高為3.6m, 采用全淹沒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防護。該防護區設置的泄壓口下沿距離防護區樓地板的高度不應低于( )m。

A. 2.4

B. 1.8

C. 3.0

D. 3.2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根據《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370 -2005 3.2.7,防護區應設置泄壓口, 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的泄壓口應位于防護區凈高的2/3以上。3.6*2/3=2.4m。本題答案為A。

注:防護區需要開設泄壓口,是因為氣體滅火劑噴入防護區內,會顯著地增加防護區的內壓,如果沒有適當的泄壓口,.防護區的圍護結構將可能承受不起增長的壓力而遭破壞。由于七氟丙烷滅火劑比空氣重,為了減少滅火劑從泄壓口流失,泄壓口應開在防護區凈高的 2/3以上,即泄壓口下沿不低于防護區凈高的2/3。

3、【2016年綜合能力88】某電信大樓設備機房設置氣體滅火系統,有3個相同的防護區, 采用IG541氣體滅火系統進行防護,防護區吊頂為活動吊頂,吊頂上方空間和吊頂下方空間分別設置一套組合分配系統。下列檢查結論中正確的有( )。

A.防護區吊頂上方空間與吊頂下方空間的設計濃度相同,符合規范要求

B.防護區吊頂上方空間與吊頂下方空間的噴頭噴放時間相同,符合規范要求

C.防護區泄壓口的安裝高度低于防護區凈高的2/3,不符合規范要求

D.兩套系統分別設置啟動裝置,同一防護區吊頂上方空間與吊頂下方空間的啟動裝置同時啟動,符合規范要求

E.兩個集流管上的儲存容器規格及充裝壓力分別為90L,15MPa和70L,15MPa,符合規范要求

參考答案:ABE
參考解析:根據《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370 -2005 3. 2.4 -1,防護區宜以單個封 閉空間劃分;同一區間的吊頂層和地板下需同時保護時,可合為一個防護區,所以吊頂上方 和下方可以劃分為一個防護區。根據3. 1. 10,同一防護區,當設計兩套或三套管網時,集流管可分別設置,系統啟動裝置必須共用。各管網上噴頭流量均應按同一滅火設計濃度、同一 噴放時間進行設計,AB選項正確;兩套系統必須共用啟動裝置,故D選項錯誤;根據3. 2.7, 防護區應設泄壓口,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的泄壓口應位于防護區凈高的2/3以上。規范對七 氟丙烷滅火系統泄壓口有高度要求,而對IG541無具體要求,C選項錯誤;根據3.1.9及其 條文說明,同一集流管上的儲存容器,其規格、充壓壓力和充裝量應相同,必要時,IG541混合氣體滅火系統儲存容器的大小(容量)允許有差別,但充裝壓力應相同,E選項正確。本題答案為ABE。

4、【2017年技術實務50】一個防護區內設置5臺預制七氟丙烷滅火裝置,啟動時其動作響應時差不得大于( )s。

A.1

B.3

C.5

D.2

參考答案:
參考解析:根據《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370 -2005 3.1.15,同一防護區內的預制滅火系統裝置多于1臺時,必須能同時啟動,其動作響應時差不得大于2s。本題答案為D。

5、【2018年技術實務2】某電子計算機房,擬釆用氣體滅火系統保護。下列氣體滅火系統中,設計滅火濃度最低的是()。

A.氮氣滅火系統

B.IG541氣體滅火系統

C.二氧化碳滅火系統

D.七氟丙烷滅火系統

參考答案:
參考解析:根據《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370 -2005 3.3.5,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用于保護通訊機房和電子計算機房等防護區,滅火設計濃度宜釆用8%;根據3.4.2IG541固體表面火災的滅火濃度為28.1%,滅火設計濃度不應小于滅火濃度的1.3倍,根據《二氧化碳 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193 -1993附錄A,二氧化碳滅火系統保護電子信息機房時設計濃度為47%。本題答案為D。

6、【2018年技術實務9】根據現行國家標準《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370),當IG541混合氣體滅火劑噴放至設計用量的95%時,其最長噴放時間應為( )。

A.30s

B.48s

C.70s

D.60s

參考答案:
參考解析:根據《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370 -2005 3.4.3,當IG541混合氣體滅火劑噴放至設計用量的95%時,噴放時間不應大于60s且不應小于48s。本題答案為D。

7、【2018年技術實務28】某室內凈高為4.0m的檔案館擬設置七氟丙烷滅火系統。根據現行國家標準《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370),該氣體滅火系統的下列設計方案中, 錯誤的是()。

A.泄壓口下沿距頂棚為1.0m

B.設計噴放時間為12s

C.一套系統保護5個防護區

D.滅火設計濃度為10%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根據《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370 -2005 3.2.7,防護區應設置泄壓口, 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的泄壓口應位于防護區凈高的2/3以上,該防護區高度4m,泄壓口高度應大于2.7m以上,A選項符合規定;根據3.3.7,七氟丙烷滅火系統在通訊機房和電子計算機房等防護區,設計噴放時間不應大于8s;在其它防護區設計噴放時間不應大于10s,B 選項錯誤;根據3.1.4,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防護區采用組合分配系統時,一個組合分配系統 所保護的防護區不應超過8個,C選項正確;根據3.3.3,圖書、檔案、票據和文物資料庫等防 護區,七氟丙烷滅火系統滅火設計濃度宜采用10% ,D選項正確。本題答案為B。

8、【2018年技術實務90】根據現行國家標準《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370),關于七氟丙烷氣體滅火系統的說法,正確的有()。

A.在防護區疏散出口門外應設置氣體滅火裝置的手動啟動和停止按鈕

B.防護區外的手動啟動按鈕按下時;應通過火災報警控制器聯動控制氣體滅火裝置的啟動

C.手動與自動控制轉換狀態應在防護區內外的顯示裝置上顯示

D.防護區最低環境溫度不應低于-15℃

E.同一防護區內多臺預制滅火系統裝置同時啟動的動作響應時差不應大于2s

參考答案:ACE
參考解析:《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50116 -2013 4.4.4-1,在防護區疏散出口的門外應設置氣體滅火裝置、泡沫滅火裝置的手動啟動和停止按鈕,手動啟動按鈕按下時,氣體滅火控制器應執行符合本規范規定的聯動操作;手動停止按鈕按下時,氣體滅火控制器 應停止正在執行的聯動操作,A選項正確。按下防護區外的手動啟動按鈕,應由氣體滅火控制器控制氣體滅火裝置啟動而不是由火災報警控制器控制,B選項錯誤;根據《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370 -2005 5.0.4,防護區內外應設手動、自動控制狀態的顯示裝置,C選項正確;根據3.2.10,防護區的最低環境溫度不應低于-10℃,選項D錯誤;根據3.1.15,同一防護區內的預制滅火系統裝置多于1臺時,必須能同時啟動,其動作響應時差不得大于2s,E選項正確。本題答案為ACE。

9、【2016年綜合能力14】某建筑的電子計算機房采用氣體滅火系統保護,在一個防護區內安裝了 3臺預制滅火裝置,根據《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370的規定,3臺預制滅火裝置動作響應時差最大不得大于()S。

A.1

B.2

C.3

D.4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根據《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370 -2005 3.1.15,同一防護區內的預制滅火系統裝置多于1臺時,必須能同時啟動,其動作響應時差不得大于2s,本題答案為B。

10、【2019年技術實務26】關于七氟丙烷滅火系統設計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防護區實際應用的濃度不應大于滅火設計濃度的1.2倍

B.防護區實際應用的濃度不應大于滅火設計濃度的1.3倍

C.油浸變壓器室防護區,設計噴放時間不應大于10s

D.電子計算機房防護區,設計噴放時間不應大于10s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根據《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370) ,對于七氟丙烷滅火系統:

3.3.6 防護區實際應用的濃度不應大于滅火設計濃度的1.1倍。(A、B選項說法錯誤)

8.3.7 在通訊機房和電子計算機房等防護區,設計噴放時間不應大于8s; 在其他防護區,設計噴放

時間不應大于10s。(C 選項說法正確,D選項說法錯誤)

11、【2019年技術實務58】某電信樓共有6個通訊機房,室內凈高均為4.5m,通訊機房設置了組合分配式七氯丙烷滅火系統。該滅火系統的下列設計方案中,錯誤的是(  )

A.噴頭安裝高度為4m,噴頭保護半徑為8m       

B.設計噴放時間為7s

C.6個防護區由一套組合分配系統保護         

D. 集流管和儲存容器上設置安全泄壓裝置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噴頭的保護高度和保護半徑應符合下列規定:最大保護高度不宜大于6.5m,最小保護高度不應小于0.3m;噴頭安裝高度小于1.5m時,保護半徑不宜大于4.5m;噴頭安裝高度不小于1.5m時,保護半徑不應大于7.5m ,A說法錯誤。在通信機房和電子計算機房等防護區,設計噴放時間不應大于8s;在其他防護區,設計噴放時間不應大于10s, B說法正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防護區采用組合分配系統時,一個組合分配系統所保護的防護區不應超過8個,C說法正確。集流管和儲存容器上設置安全泄壓裝置。D說法正確。

12、【2019年技術實務99】關于管網式氣體滅火系統,說法錯誤的是()

A.圖書館書庫防護區設七氟丙烷滅火系統設計濃度采用8%

B.滅火劑噴射指示燈信號應保持防護區通風換氣后,手動解除

C.滅火設計濃度40%的IG541,不設手自動轉換

D.組合分配系統啟動,選擇閥在容器閥開啟前或同時打開

E.滅火設計濃度9.5%,七氟丙烷不設手動與自動控制的轉換裝置

參考答案:AE 

參考解析:參考解析:根據《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370-2005》的要求:圖書、檔案、票據和文物資料庫等防護區,滅火設計濃度宜采用10%。A錯。據規范要求:

圖片3.png

IG541的無毒性反應濃度為43%,C選項低于此濃度,安全。七氟丙烷的無毒反應濃度是9.0%,E選項的滅火設計濃度高于此濃度,需要設置手動與自動控制的轉換裝置。E錯誤。

各位考友,對于這個知識點還有什么問題或疑問的,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233網校特別聲明:本篇內容為233網校一級消防工程師老師整理歸納,對于需要復制、轉載、鏈接和傳播文章內容的,請注明文章內容源自233網校,違者必究!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sunpeiyu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

最近直播往期直播

下載APP看直播

考試圈子
  • 掃碼加學霸君領資料

    233網校官方認證

    掃碼加學霸君領資料

  • 掃碼進群學習

    233網校官方認證

    掃碼進群學習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山县| 错那县| 祁阳县| 彭泽县| 靖安县| 泸定县| 郸城县| 长春市| 东兴市| 云安县| 来凤县| 江北区| 连平县| 信丰县| 兴化市| 铜山县| 白银市| 射洪县| 荆州市| 朔州市| 革吉县| 辰溪县| 星座| 廉江市| 穆棱市| 芒康县| 黎川县| 广西| 上饶县| 历史| 多伦县| 镇平县| 泾阳县| 天门市| 长武县| 沙雅县| 阿拉善右旗| 临猗县| 吕梁市| 阜南县| 宁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