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一級消防工程師考試《消防安全綜合能力》考試真題及答案(第51-60題)更新。
51 [單選題]某單位室外消防給水管道采用球墨鑄鐵管,系統工作壓力為0.6MPa,因管道泄漏嚴重,請某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更換了泄漏部分的管道。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換管道進行水壓強度試驗時,最小試驗壓力應為( ) 。
A.0.66MPa
B.0.9MPa
C.1.1MPa
D.1.2MPa
【233網校解析】
根據上表,試驗壓力為0.6+0.5=1.1MPa,C正確。
52 [單選題]下列室內消火栓系統維護管理方案中,不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50974)的是( )。
A.每月對電動閥和電磁閥的供電和啟閉性能進行檢測
B.每季度對消火栓進行一次外觀和漏水檢查
C.每半年對系統過濾器進行一次排渣
D.每周對水源控制閥、報警閥組進行外觀檢查
【233網校解析】: 每天應對水源控制閥、報警閥組進行外觀檢查,并應保證系統處于無故障狀態;D選項錯誤。
53 [單選題]根據現行國家標準《氣體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3),下列維護保養內容中,不屬于氣體滅火系統月度維護保養內容的是( )。
A.低壓二氧化碳滅火系統儲存裝置的液位計檢查
B.IG541氣體滅火系統滅火劑和驅動氣體儲存容器內的壓力檢查
C.預制滅火系統的設備狀態和運行狀況檢查
D.低壓二氧化碳儲存裝置的運行情況檢查
【233網校解析】:8.0.6每月檢查應符合下列要求:
1低壓二氧化碳滅火系統儲存裝置的液位計檢查,滅火劑損失10%時應及時補充。A正確;2)滅火劑和驅動氣體儲存容器內的壓力,不得小于設計儲存壓力的90 %。B正確;3預制滅火系統的設備狀態和運行狀況應正常。C正確;8.0.5每日應對低壓二氧化碳儲存裝置的運行情況、儲存裝置間的設備狀態進行檢查并記錄。D錯誤;
54 [單選題]對某辦公建筑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進行檢查,下列檢查結果中,不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要求的是()。
A.點型感煙火災探測器距離空調送風口的水平距離為1.8m
B.安裝在辦公室的點型感煙火災探測器距梁邊的水平距離為0.8m
C.在寬度為2.5m的內走道頂棚上安裝的點型感煙火災探測器的間距為18m
D.被凸出頂棚650mm的結構梁隔斷的梁間區域設有火災探測器
【233網校解析】:《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標準》(GB50166-2019)3.3.6點型感煙火災探測器、點型感溫火災探測器、一氧化碳火災探測器、點型家用火災探測器、獨立式火災探測報警器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1探測器至墻壁、梁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B正確。
2探測器周圍水平距離0.5m內不應有遮擋物;
3探測器至空調送風口最近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5m,至多孔送風頂棚孔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A正確。
4在寬度小于3m的內走道頂棚上安裝探測器時、宜居中安裝,點型感溫火災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0m,點型感煙火災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5m,探測器至端墻的距離不應大于安裝間距的一半,C錯誤。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6.2.3-3當梁突出頂棚的高度超過600mm時,被梁隔斷的每個梁間區域應至少設置一只探測器,D正確。
55 [單選題]某商場地上二層疏散樓梯間設置的防火門的結構與其型式檢查報告中的描述不一致,被消防救援機構責令限期改正,該商場逾期未改正。根據《消防產品監督管理規定》(公安部令第122號),消防救援機構應( ) 。
A.對防火門生產企業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B.對防火門生產企業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目任人員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C.對該商場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D.對該商場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233參考解析】:第三十六條人員密集場所使用不符合市場準入的消防產品的,由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六十五條第二款處罰。《消防法》第六十五違反本法規定,生產、銷售不合格的消防產品或者國家明令淘汰的消防產品的,由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規定從重處罰。人員密集場所使用不合格的消防產品或者國家明令淘汰的消防產品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本題選D。
56 [單選題]某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對某高層建筑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進行檢測,下列檢測中,不屬于現行國家標準《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標準》系統檢測、驗收結果判定準則A類不合格項的是( )
A.某感煙火災探測器無法發出報警信號
B.某火災聲 光警報器無法發出聲光警報信號
C.某消防電話分機無法與消防電話總機通話
D.某防火卷簾控制器無法控制防火卷簾升降
【233網校解析】: 1 A類項目應符合下列規定:
5)系統內的任一火災報警控制器和火災探測器的火災報警功能: A屬于;
8)系統內的任一火災警報器的火災警報功能; B屬于;
11)防火卷簾控制器的控制功能: D屬于;
2 B類項目應符合下列規定:
3)系統內的任一 消防電話總機和電話分機的呼叫功能: C屬于B類不合格項目,不屬于A類不合格項。本題選C。
57 [單選題]某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對某二級耐火等級的單層紡織品倉庫進行了防火檢查,下列檢查結果中,不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要求的是()。
A.倉庫與周邊1座變壓器總油量為5.2t的室外降壓變電站最近距離為12.4m
B.倉庫與相鄰1幢多層木結構民宿的最近距離為14.5m
C.倉庫與相鄰1幢設有3個修車位的修車庫最近距離為16.8m
D.倉庫與相鄰1幢建筑高度32m的住宅建筑主樓最近距離為12.7m
【233網校解析】:單層紡織品倉庫為丙類倉庫,二級耐火等級丙類倉庫與變壓器總油量(5≤t≤10)的防火間距不小于12m,A正確。
11.0.10民用木結構建筑與廠房(倉庫)等建筑的防火間距、木結構廠房(倉庫)之間及其與其他民用建筑的防火間距,應符合本規范有關四級耐火等級建筑的規定。二級耐火等級丙類倉庫與四級民建的防火間距不小于14m,B正確。
3個修車位的修車庫為三類汽車庫,Ⅲ類修車庫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二級耐火等級丙類倉庫與二級修車庫不小于10m,C正確。
二級耐火等級丙類倉庫與二類高層建筑的防火間距不小于15m,D錯誤。
58 [單選題]根據現行國家標準《社會單位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編制及實施導則》(GB/T38315),某福利院的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中,可不列入預案"單位基本情況"的是 ()。
A.內部主要建筑、通道的毗連情況
B.所在城市常年主導風向
C.單位的火災危險源情況
D.周邊300m范圍內公共消防設施情況說明
【233網校解析】:《社會單位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編制及實施導則》GB/T38315-2019,6.5單位基本情況,6.5.1-a)單位總平面圖應體現本單位的總體布局,標明其地理位置,周邊300m~500m范圍內的重要建筑、公共消防設施、微型消防站、區域聯防組織等情況說明,內部主要建筑、設備、通道的毗連情況,消防水源、消火栓分布以及要害部位的所在位置,對不同危險級別的區域應用不同顏色區分警示。A、D應列入。6.5.2說明單位的火災危險源情況,包括火災危險源的位置、性質和可能發生的事故,明確危險源區域的操作人員和防護手段,危險品的倉儲位置、形式和數量等。C應列入。對于生產企業,應標明以下內容:4)常年主導風向、運輸路線和附近水源。B可不列入。
59 [單選題]某地下1層商場,分為5個建筑面積均小于20000㎡的獨立區域,通過一直徑為20m的圓形下沉式廣場相連通,廣場內設2部弧形敞開式樓梯通向地面,下列防火檢查結果中,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要求的是( )。
A.弧形樓梯上、下兩級踏步形成的平面角度為8.0°
B.下沉式廣場內設有占地面積為120㎡的充氣式兒童游樂設施
C.各區域通向下沉式廣場的門最近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最大值為12m
D.廣場設不燃性防風雨蓬,雨蓬四周均勻布置高度為1.0m、開口面積為75m2
【233網校解析】用于防火分隔的下沉式廣場等室外開敞空間,應符合下列規定:
疏散用樓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階梯不宜采用螺旋樓梯和扇形踏步;確需采用時,踏步上、下兩級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應大于10°,且每級離扶手250mm處的踏步深度不應小于220mm,A選項正確;
分隔后的不同區域通向下沉式廣場等室外開敞空間的開口最近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3m。室外開敞空間除用于人員疏散外不得用于其他商業或可能導致火災蔓延的用途,其中用于疏散的凈面積不應小于169m2,BC選項錯誤;
確需設置防風雨篷時,防風雨篷不應完全封閉,四周開口部位應均勻布置,開口的面積不應小于該空間地面面積的25%,開口高度不應小于1.0m;D選項錯誤。
60 [單選題]某大型商業綜合體進行舊扶梯拆換工程,該單位消防安全管理人組織開展動火作業,下列措施中,不符合《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安全管理規則(試行)》(應急消[2019]314號)要求的是( )。
A.電氣焊工持證上崗
B.清除動火點周圍易燃物
C.安排保安和微型消防站隊 員進行現場監護
D.動火區域與營業區域采用難燃材料分隔
【233網校解析】:用火、動火安全管理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1.嚴禁在營業時間進行動火作業;
2.電氣焊等明火作業前,實施動火的部門和人員應當按照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辦理動火審批手續,并在建筑主要出入口和作業現場醒目位置張貼公示;
3.動火作業現場應當清除可燃、易燃物品,配置滅火器材,落實現場監護人和安全措施,在確認無火災、爆炸危險后方可動火作業,作業后應當到現場復查,確保無遺留火種;
4.需要動火作業的區域,應當采用不燃材料與使用、營業區域進行分隔: D錯誤。
5.建筑內嚴禁吸煙、燒香、使用明火照明,演出、放映場所不得使用明火進行表演或燃放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