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1. 凡是進入有毒區域內的車輛、器材和染毒場地、物品事后都要進行( B )。 (易)
A、沖洗
B、洗消
C、洗滌
D銷毀
1262. 援液化石油氣由液相變為氣相,體積擴大約 ( C )倍,易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極限通常為 ( ) 。
A、200 1%—10%
B、200 1.5%—10%
C、250 1.5%—10%
D、250 1%—10%
1263.. 液氯常溫下為( C )、有強烈刺激性臭味的氣體。
A、黃色
B、綠色
C、黃綠色
D褐色
1264.液氯在空氣中不易( A )。
A、擴散
B、揮發
C、凝固
D、蒸發
1265. 液氯能溶解于水,但溶解度不大,并隨溫度升高而( B )。
A、增加
B、減少
C、不變
D、揮發
1266.援氯氣有劇毒,對眼睛和呼吸系統的黏膜有極強的刺激性,在肺中發生淤血和水腫,空氣中最高允許濃度為0.002mg/L,超過( C )mg/L人吸入后立即死亡。
A、1.0
B、1.5
C、2.5
D、3.0
1267. 進入液氯泄露事故現場的救援人員必須佩戴隔絕式呼吸器,進入內部執行關閥堵漏任務的救援人員要按( A )級防護標準加強個人防護。
A、一
B、二
C、三
D、四
1268. 苯為無色透明、有強烈( C )的易燃液體。
A、香味
B、臭味
C、芳香味
D、刺激性氣味
1269.進入毒區實施搶險作業的人員一定要精干,個人防護充分,并使用( B )水槍進行掩護。
A、直流
B、開花或噴霧
C、脈沖
D、泡沫
1270. 高濃度苯對中樞神經系統有( C )作用。
A、刺激
B、興奮
C、麻醉
D、昏迷
1271.苯泄露事故特點( D )。
A、易發生爆炸燃燒事故
B、易造成人員中毒傷亡
C、污染環境
D、易發生爆炸燃燒事故、易造成人員中毒傷亡、污染環境
1272.苯泄露事故處理程序( A )。
A、接警出動、個人防護、現場徇情、偵查檢測、排除險情、現場急救、做好滅火準備、清理移交
B、接警出動、現場徇情、偵查檢測、排除險情、現場急救、做好滅火準備、清理移交
C、接警出動、個人防護、現場徇情、偵查檢測、現場急救、做好滅火準備、清理移交
D、 接警出動、個人防護、現場徇情、偵查檢測、排除險情、清理移交
1273.沙林是一種神經性毒劑,用( A )方法可以破壞毒性。
A、加溫、加堿
B、降溫
C、灼燒
D、溶水
1274. 毒劑事件的處置必須堅持( A )的原則。
A、盡早發現,初期控制,快速疏散,及時搶救,消除毒源,全面洗消
B、盡早發現,初期控制,快速疏散,及時搶救
C、盡早發現,初期控制,快速疏散,及時搶救,消除毒源
D、盡早發現,初期控制,消除毒源,全面洗消
1275.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處置無法倒灌時可采取( C )處置
A、導流轉移或放空處置
B、導流轉移
C、放空處置
D、置之不理
1276.危險化學品在倒灌時需采取措施不包括( D )。(易)
A、采用專用的防爆工具和防爆烴泵
B、在噴霧水槍的掩護下進行
C、由當地燃氣公司經驗豐富的工程技術人員進行。
D、及時洗消
1277.救援車輛一時無法接近事故現場時,救援人員應首先攜帶( B )裝置投入救援.
A、 防護
B、救援
C、照明
D、偵查
1278.易燃、易爆或毒害性氣體發生泄漏,救援車輛到場后應??? A )位置.
A、上風口
B、下風口
C、地勢低洼處
D、側下風口
1279.事故處理完畢后,應盡快( B ).
A、撤離
B、恢復交通
C、檢查車輛器材
D、移交事項
1280. 地鐵災害事故不是指由于地鐵在地下隧道內發生( C ).
A、相撞
B、出軌
C、顛簸
D、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