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題簡答 回答問題。(11分)
概述唐朝實行兩稅法的原因、主要內容和作用。
答案:(11分)
原因:土地兼并嚴重,均田制遭到破壞,租庸調制無法維持,政府財政困難。(4分)
內容:按土地和財產的多少,分夏季和秋季兩次收稅。(3分)
作用:
(1)改變了過去以人丁為主的征稅方法.是我國古代賦稅制度的一次重大變化。(2分)
(2)政府的收入增多,農民的負擔依然很重。(2分)
第22題簡答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
材料很顯然,《辛丑條約》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空前屈辱的奴役性條約。根據這個條約,列強進一步獲取了中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更多權益,給中國社會帶來了極其嚴重的危害。
——張海鵬主編:《中國近代通史》
《辛丑條約》是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的一個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列強除了窮兇極惡地對中國人民敲詐勒索外,還重新確立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清政府繼續充當它們的在華代理人。清政府也徹底投降帝國主義,表示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并公開保證永遠禁止中國官民成立任何反帝組織和堅決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洋人的朝廷”。
——李侃等:《中國近代史》
概述《辛丑條約》對中國的影響。
答案:(12分)
巨額賠款嚴重摧殘了中國社會經濟,加深了人民的苦難;(4分)
在北京設立“使館界”和外國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區,使中國領土主權和國防能力受到嚴重損害;清政府進一步成為帝國主義的幫兇;(4分)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成,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統治秩序完全確立。(4分)
第23題簡答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
材料一、廣興會議,萬機決于公論;
二、上下一心,盛行經綸;
三、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人心不倦;
四、破舊有之陋習,基于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識于世界,大振皇基。
——《五條誓文》(1868年)
《五條誓文》被稱為日本明治政府的施政綱領。指出《五條誓文》的基本精神并說明明治政
府為實施《五條誓文》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
答案:(12分)
基本精神:革除幕府封建統治的弊端,向西方學習,發展資本主義。(4分)
措施:廢藩置縣,建立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改革土地制度,承認土地私有;引進西方技術,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文明開化,廢除封建等級制度和封建陋習,發展教育。(8分)
2017成考:2017年成人高考報名時間/入口 2017年成人高考招生簡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