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Ⅱ卷(非選擇題,共ll0分)
三、(25分)
閱讀下面的現代文,完成11~14題。
單純
對于心的境界,我所能給出的最高贊語就是:豐富的單純。我所知道的一切精神上的偉人,他們的心靈世界無不具有這個特征,其核心始終是單純的,卻又能夠包容豐富的情感、體驗和思想。
我相信,每一個精神上的偉人在本質上都是直接面對宇宙的。一方面,他知道自己只是宇宙的兒童,這種認識深藏于他的心靈的核心之中,從根本上使他的心靈永葆兒童的單純。另一方面,他對宇宙的永恒本質充滿精神渴望,在這種渴望的支配下,他本能地為一切精神事物所吸引,使他的心靈變得越來越豐富。
與此相反的境界是貧乏的復雜。這是那些平庸的心靈,他們被各種人際關系和利害算計占據著,所以復雜;可是完全缺乏精神的內涵,所以又是一種貧乏的復雜。
除了這兩種情況外,也許還有貧乏的單純。不過,一種單純倘若沒有精神的光彩,我就寧可說它是簡單而不是單純。有沒有豐富的復雜呢?我不知道,如果有,那很可能是一顆魔鬼的心吧。
人性的單純來自自然。有兩種人性的單純,分別與兩種自然相對應。第一種是原始的單純,與原始的物質性的自然相對應。兒童的生命剛從原始的自然中分離出來,未開化人仍生活在原始的自然之中,他們的人性都具有這種原始的單純。第二種是超越的單純,與越超的精神性的自然相對應。一切精神上的偉人,包括偉大的圣徒、哲人、詩人,皆通過信仰、沉思或體驗而與超越的自然有了一種溝通,他們的人性都具有這種超越自然的單純。
在兩種自然之間,在人性的兩種單純之間,隔著社會和社會關系。社會的作用一方面使人脫離了原始的自然;另一方面又會組織人走向超越的自然。所以,大多數人往往在失去了原始的單純之后,卻不能獲得超越的單純。
社會是一個使人性復雜化的領域。當然,沒有人能夠完全脫離社會而生活。但是,也沒有人必須為了社會而放棄自己的心靈生活。對于那些精神本能強烈的人來說,節制社會交往和簡化社會關系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正因為如此,他們才能夠越過社會的壁障而走向偉大的精神目標。
11.作者將“心的境界”分為哪幾種?(6分)
答:
12.“豐富的單純”指的是什么?與之相反的境界是什么?(6分)
答:
13.作者將人性的單純分為哪兩種?怎樣達到第二種單純?為什么?(6分)
答:
14.第一段中畫橫線的句子與下文哪句相呼應?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精神上偉大兩人與平庸之人在心的境界上的本質區別。(7分)
答:
四、(25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l5~17題。
馬周少落拓,不為州里所敬,補州助教,頗不親事。刺史達奚怒杖之,乃拂衣去曹、汴,為浚儀令崔賢育所辱,遂感激,西之長安,止于將軍常何家。貞觀初,太宗命文武百官陳時政利害,何以武吏不涉學,乃委周草狀。周備陳損益四十余條,何見之,驚曰:“條目何多也?不敢以聞。”周曰:“將軍蒙國厚恩,親承圣旨,所陳利害,已形翰墨,業不可止也。將軍即不聞,其可得耶?”何遂以聞。太宗大駭,召問何,遽召周與語,甚奇之。直門下省,寵冠卿相,累遷中書令。周所陳事:六街設鼓以代傳呼,飛驛以達警急,納居人稅及宿衛太小交,即其條也。太宗有事遼海,詔周輔皇太子,留定州監國。及凱旋,高宗遣所留貴嬪承恩寵者迓于行在。太宗喜悅高宗,高宗日:“馬周教臣耳。”太宗笑日:“山東輒窺我。”錫賚甚厚。及薨,太宗為之慟,每思之甚,將假道術以求見,其恩遇如此。初,周以布衣直門下省,太宗就命監察里行,俄拜監察御史。“里行”之名,自周始也。
15.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文字。(4分)
答:
i6.馬周到長安前后的境遇有什么不同?(6分)
答:
17.文中表現馬周的出眾才能的語句有哪些?(6分)
答: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l8~19題。
晚泊潯陽望廬山孟浩然
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嘗讀遠公傳,永懷塵外蹤。東林精舍近,日暮空聞鐘。【注】遠公:指東晉高僧慧遠,刺史桓伊曾為他建造禪舍“東林精舍”。
18.詩中“掛席”即__________,詩中指___________;“塵外蹤”系指高僧慧遠___________。(4分)
19.分析尾聯“東林精舍近,日暮空聞鐘.”在全詩中所起的作用。(5分)
答:
五、作文(60分)
20.如今,人造“美女”在韓國盛行。割眼皮、增鼻骨、美發等整容活動在中國也開始流行。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俗話說:“三分人才,七分打扮。”給自己化妝,既是自我的美化,也是對別人的尊重。但也有人反對這種違背本色、以“假我”來欺騙別人的做法。
根據所給材料,以“化妝與本色”為話題,自選角度,自擬標題,自選文體(詩歌除外),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推薦:2015年成考志愿填報專題 準考證打印 曬考點贏積分 成績查詢
試題:2015年成人高考模擬試題及答案 2015年成人高考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