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
1.“夙興夜寐”一語出自( )
A.《短歌行》
B.《詩經•衛風•氓》
C.《國殤》
D.《蜀相》
2.“信誓旦旦”一語出自( )
A.《詩經•衛風•氓》
B.《短歌行》
C.《國殤》
D.《行路難》
3.下列詩歌中以棄婦為敘事主人公的是( )
A.《國殤》
B.《上邪》
C.《詩經•衛風•氓》
D.《行路難》
4.在《詩經》中最具有民歌特點的作品是( )
A.國風
B.大雅
C.周頌
D.商頌
5.下列詩句中使用了比興手法的是( )
A.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B.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C.三歲為婦,靡室勞矣
D.爾卜爾筮,體無咎言
二、填空題
1.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是《__________》。
2.《詩經》分為__________、雅、頌三部分。
3.《詩經》常用的表現手法是賦、__________、興。
4.《氓》從題材內容上看是一首__________詩。
三、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意思
1.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2.爾卜爾筮,體無咎言。
3.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4.自我徂爾,三歲食貧。
5.淇水湯湯,漸車帷裳。
6.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7.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8.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四、簡答題
1.女主人公與“氓”的性格特征各是什么?
2.詩中寫桑葉的詩句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何含義?
3.詩中通過哪些生活片斷表現了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她的不幸反映了什么社會問題?五、分析題
1.閱讀《氓》第三、第四兩章,然后回答問題。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1)“桑之未落,其葉沃若”的喻義是什么?
(2)“于嗟鳩兮,無食桑葚”的喻義是什么?
(3)“桑之落矣,其黃而隕”的喻義是什么?
(4)第三、第四兩章從內容上看形成什么關系?
2.閱讀《氓》第五、第六兩章,然后回答問題。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從中找出兩個沿用至今的成語。
(2)“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的喻義是什么?
(3)“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現了女主人公什么樣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