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
1.本文的主旨是( )
A.贊美劉一丈
B.諷刺官場腐敗
C.諷刺“才德稱位”
D.贊美“上下相孚”
2.本文中“甘言媚詞作婦人狀”是寫( )
A.門者
B.權者
C.客子
D.干謁者
二、填空題
1.本文屬__________記敘文。
2.宗臣是__________代文學家,其著作為__________。
3.本文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來揭露社會現實。
4.清黃宗羲《明文授讀》評論說__________。
三、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何至更辱饋遺……
2.書中情意甚殷。
3.上下相孚。
4.而主者又不即出見。
5.惡氣襲衣裾。
6.聞雞鳴即起盥櫛。
7.門者又得所贈金,則起而入之。
8.官人幸顧我!
9.相公又稍稍語人曰……
10.間道經其門。
四、翻譯下列句子
1.何至更辱饋遺,則不才益將何以報焉?
2.至于不孚之病則尤不才為甚。
3.日夕策馬候權者之門。
4.袖金以私之。
5.以此常不見悅于長吏,仆則愈益不顧也。
五、簡答題
1.本文的主題是什么?這一主題的現實意義何在?
2.本文在構思上有何巧妙之處?
3.本文刻劃的三個反面人物各有什么形象特征?
4.本文第二段對干謁者求見權貴的描寫,形象生動,請對其特色加以簡略分析。
參考答案:
一、
1.B
2.D
二、1.書信體
2.明,《宗子相先生集》
3.細節描寫
4.“其文雖無深致,而方幅整齊?!?
三、1.承蒙饋贈
2.殷切
3.融洽,信任
4.立即
5.熏
6.洗臉和梳頭
7.進去
8.關照
9.偶爾
10.剛剛,剛才
四、1.何況又承蒙您饋贈禮物,那么我就更不知拿什么來報答您了。
2.至于說到上下之間互相不能信任的毛病,在我身上就表現得尤為突出。
3.從早到晚用鞭子趕著馬,守候在權貴門口。
4.在袖子里藏著金銀,偷偷地送給他。
5.因此常常不被長官所喜歡,但我卻更加不顧。
五、1.本文主題可從兩方面理解:一是揭露了官場齷齪腐敗的現象及本質,二是表明了作者決不同流合污的志節。這一主題的現實意義在于:作者描述的丑惡現象并非個別、偶然的現象,而是封建官場中屢見不鮮的,因此可以起到加深人們對封建制度下官場腐敗、社會黑暗這一現象的認識的作用。
2.巧妙之處在于:一、作者借復信以發議論,從對方信中摘出“上下相孚”一句話生發開去,引出對社會黑暗現象的揭露批判。二、對社會現象的揭露批判,不是通過抽象的議論,而是通過生動的描繪來完成。
3.干謁者:得寵前奴顏婢膝,得寵后得意忘形。守門人:狐假虎威,仗勢欺人,前倨后恭,奸詐勢利。權貴者:傲慢、貪婪、虛偽。
4.此段最有特色的是情節發展一波三折。干謁者求見,守門人不讓進,是第一次波折;經過疏通,守門人同意去通報了,但主人又不立即出來,是第二次波折;等到天黑主人謝客了,是第三次波折;第二天去時守門人對他怒斥一番,是第四次波折;好不容易見了主人,主人又作態不肯收禮,又是一次波折。短短數百字,把事件敘述得波瀾迭起,妙趣橫生,又生動地刻畫了三個反面人物的丑態,揭示了官場中“上下相孚”的真相和實質。
考點試題推薦:2015年成人高考大學語文議論文考點及試題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