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一、1.D2.A3.A4.D5.C6.B7.C
二、1.易安居士;南宋;婉約2.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3.點點滴滴
三、1.憂愁的樣子2.調養,靜息3.景況,情形4.抵擋
四、1.李清照晚年只身一人流落南方,丈夫已死,北宋已亡,她孤苦無依,生活已經沒有任何指望,愁不堪言,借以抒情的景物均已失去生命的樂趣與生機。所以其詞顯得沉哀凄苦。
2.開頭三句是直抒胸臆(直接抒情),語言用了疊字技巧。
3.(1)氣候——“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這里明寫氣候的忽熱又冷,反復無常,暗寫詞人煩悶難熬的心境。
(2)淡酒、晚風——“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一句用來渲染愁情,并通過酒力敵不過風力顯示出愁情的無比深重。
(3)過雁——“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這句是通過過雁引發的對故國故家和往昔夫妻伉儷生活的追懷,表現詞人由家破人亡所造成的痛苦心情。
(4)黃花——“遍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一句,明寫菊花殘敗,無人采摘,暗喻自己容顏的衰老與心境的悲涼,抒發昔盛今衰、身世變遷之感,突出了詞人晚年年老色衰、孤苦無依的困境。
(5)梧桐細雨——“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一句則是通過梧桐細雨對心靈的敲擊,將愁情推向高潮,進而導發出“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的絕望呼告。
4.(1)創造性地運用了七組八聲疊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猶如巧匠運斧,毫無鑿痕,且層層深入,直人人心。“尋尋覓覓”寫舉動之惶惑,反映詞人若有所失精神狀態;“冷冷清清”寫環境之清冷;“凄凄慘慘戚戚”,寫內心的寂寞、凄慘。這些疊字,不僅增加了表情達意的功能,且富于音樂節奏感。這輕細、嗚咽的齒音,短促的節奏,正好表達出作者晚年家破人亡后的凄慘心境。
(2)采用了“將息”、“怎生”、“次第”、”了得”等不少口語詞,使全詞樸素淺近而又親切自然。
五、
1.(1)“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明寫深秋氣候的忽冷忽熱、反復無常,暗寫詞人的心情愁苦凄惶,沒有著落。
(2)“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一是北雁南飛,詞人由此聯想到北方已淪陷金人之手,國破家亡的苦痛頓時涌上心頭。二是在詞人的幻覺中,這大雁正像是曾為詞人夫婦傳書遞簡的舊識,更勾起她對往昔夫妻伉儷生活的無限懷念。
(3)“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用菊花殘敗、無人采摘,暗喻自己容顏的衰老和心境的凄涼。其中含有今昔不堪對比的痛苦回憶,也有對凄涼晚景的自嘆自憐。
(4)“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詞人守窗獨坐,時光難捱。詞人通過這個生活細節表現了她晚年形影相吊,孤苦無依、度日如年的愁苦心境。
2.本詞主要通過五個層次的殘秋景物的描寫來表現詞人國破家亡、流落他鄉的愁苦心境的:(1)通過氣候的反常多變來寫詞人煩悶難熬的心境;(2)借助“淡酒”、“晚風”來渲染愁情,并通過酒力不敵風力來顯示愁情的無比深重;(3)通過北雁南飛引發對故國家園和往昔夫妻伉儷生活的懷念,表現詞人由家破人亡所帶來的痛苦心情;(4)通過滿地黃花殘敗的描寫和自喻,抒發昔盛今衰、身世變遷之嘆,突出詞人晚景年老色衰、孤苦無依的困境;(5)通過梧桐細雨對心靈的敲擊,將愁情推向高潮,導發出“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的絕望呼告。
3.本詞開端創造性地運用了七組疊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下片中也有二組疊字“點點滴滴”。“尋尋覓覓”是以舉止惶惑來反映詞人若有所失的精神狀態;“冷冷清清”,是以環境的凄涼寂寥來襯托內心的悲涼空虛;“凄凄慘慘戚戚”是直抒內心的凄慘愁苦;“點點滴滴”是以雨打梧桐的聲音來敲擊詞人心靈,渲染詞人的難熬的愁緒。這些疊字,不僅增加了表情達意的功能,而且極富于音樂感,十分形象自然地表現了詞人晚年家破人亡后孤苦無依的凄慘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