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考點突破:稅法基礎知識
稅法基礎知識
(一)現行稅法體系
我國現行稅法體系由稅收實體法和程序法(稅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構成。
稅收實體法體系:由17+1個稅收法律、法規組成,它們按性質作用分五類。(2016-5-1全面營改增之前18個實體稅法;2018年1月1日開征環境保護稅)
(二)實體稅法稅種劃分:
實體稅 | 按征稅對象劃分 | 具體實體稅 |
主體稅 | 商品和勞務稅類(間接稅) | 增值稅、消費稅、關稅 |
所得稅類(直接稅) | 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 | |
非主體稅 | 財產和行為稅類 | 房產稅、車船稅、印花稅、契稅 |
資源稅類 | 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 |
特定目的稅類 | 城市維護建設稅、車輛購置稅、耕地占用稅、煙葉稅、船舶噸稅 |
(三)實體稅法構成要素
實體法"一稅一法",每個稅法構成要素一致,要素內容不同。
實體稅法的構成要素,即是實體法的構成要件,一般包括總則、納稅義務人、征稅對象、稅目、稅率、納稅環節、納稅期限、納稅地點、減稅免稅、罰則、附則等項目。重點有:
1.納稅人:稅法規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
2.征稅對象:稅法規定對什么征稅,是區別一種稅與另一種稅的重要標志。
3.稅率:稅率是對征稅對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額度,是計算稅額的尺度。
4.減稅免稅:
(1)稅基式減免:包括起征點、免征額、項目扣除、跨期結轉等。
(2)稅率式減免:包括重新確定稅率、選用其他稅率、零稅率等形式。
(3)稅額式減免:包括全部免征、減半征收、核定減免率、抵免稅額以及另定減征稅額。
與減免稅相對立的,是加重稅負的措施,包括:稅收附加、稅收加成。
5.納稅義務發生時間與納稅期限
測試試題
【單選題】下列關于稅法分類的說法正確的是()。
A.我國目前基本上是以間接稅和直接稅為雙主體的稅制結構
B.對于稅種的分類是法定的
C.商品和勞務稅最終由商品或勞務的購買者負擔,所以稱為直接稅
D.所得稅類稅種一般不存在稅負轉嫁問題,所以稱為間接稅
【答案】A
【解析】選項B:對于稅種的分類是不具有法定性的,只是在理論研發和稅制建設方面用途相當廣泛。選項C:商品和勞務稅最終甶商品或勞務的購買者負擔,納稅人與負稅人相分離,所以稱為間接稅。選項D:所得稅類稅種一般不存在稅負轉嫁問題,所以稱為直接稅。
233網校全方位助力2019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幫助考生提前做好規劃,合理安排備考時間,疑難考點各個破破,直擊必考點,點擊查看2019備考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