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計等式
(一)基本會計等式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權益
利潤=收入-費用
(二)擴展的會計等式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
資產+費用=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
二、賬戶余額計算
資產類、成本類、費用類賬戶期末借方余額=期初借方余額+本期借方發生額-本期貸方發生額
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收入類賬戶期末貸方余額=期初貸方余額+本期貸方發生額-本期借方發生額
三、借貸記賬法的試算平衡公式
(一)發生額試算平衡:
全部賬戶本期借方發生額合計=全部賬戶本期貸方發生額合計
(二)余額試算平衡:
全部賬戶期初借方余額合計=全部賬戶期初貸方余額合計
全部賬戶期末借方余額合計=全部賬戶期末貸方余額合計
四、平行登記公式
總分類賬戶本期發生額=所屬明細分類賬戶本期發生額合計
總分類賬戶期初余額=所屬明細分類賬戶期初余額合計
總分類賬戶期末余額=所屬明細分類賬戶期末余額合計
五、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
企業銀行存款日記賬余額+銀行已收企業未收款項—銀行已付企業未付款項
=銀行對賬單余額+企業已收銀行未收款項—企業已付銀行未付款項
六、發出存貨計價方法
(一)生產型企業
(1)個別計價法
(2)先進先出法
(3)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存貨單位成本=[月初庫存存貨+∑(本月各批進貨的實際單位成本×本月各批進貨的數量)]÷(月初庫存存貨的數量+本月各批進貨數量之和)
本月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4)移動加權平均法
存貨單位成本=(原有結存存貨成本+本次進貨成本)÷(原有結存存貨數量+本次進貨數量)
本次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次發出存貨的數量×本次發貨前存貨的單位成本
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本月月末存貨單位成本
(二)商品流通企業
(1)毛利率法
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00%
銷售毛利=銷售凈額×毛利率
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毛利
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
(2)售價金額核算法
商品進銷差價率=(期初庫存商品進銷差價+本期購入商品進銷差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本期購入商品售價)×100%
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本期商品銷售收入×商品進銷差價率
本期銷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銷售收入-本期已銷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
期末結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庫存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購進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銷售商品的成本
七、材料成本差異計算
差異率=差異額÷計劃成本×100%
=(期初的差異額+本期入庫形成的差異額)÷(期初原材料計劃成本+本期入庫形成的計劃成本)×100%
發出材料計劃成本應負擔的差異額=發出的計劃成本×差異率
八、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方法
(一)年限平均法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預計折舊年限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折舊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月折舊率
(二)工作量法
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1-凈殘率)〕÷預計工作量
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凈殘值)÷預計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三)雙倍余額遞減法
年折舊率=(2÷預計折舊年限)×100%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年折舊率
到期前兩年內平均攤銷=(年末凈面價值-凈殘值)÷2
(四)年數總和法
固定資產各年的折舊率=(固定資產各年初尚可使用年數÷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各年數字之和)×100%
固定資產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
九、應交稅費
不含稅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征收率)
應納稅額=不含稅銷售額×征收率
應交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當期的營業稅+消費稅+增值稅)×城建稅稅率(教育費附加征收率)
十、企業利潤分配
可供分配的利潤=凈利潤(或虧損)+年初未分配利潤-彌補以前年度的虧損+其他轉入的金額
未分配的利潤=可供分配的利潤-提取的盈余公積-向股東分配的利潤。
十一、利潤表計算公式
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信用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資產處置收益(-資產處置損失)+其他收益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十二、資產負債表填列公式
(一)根據若干個總賬科目的期末余額分析計算填列
貨幣資金=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
(二)根據有關總賬所屬的明細賬的期末余額分析計算填列
(1)“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應付票據”科目的期末余額+“應付賬款”和“預付賬款”明細期末貸方余額;
(2)“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壞賬準備”;
(3)“預付款項”=“預付賬款”明細期末借方余額+“應付賬款”明細期末借方余額(如有壞賬準備要減去相應的壞賬準備);
(4)“預收款項”=“預收賬款”明細期末貸方余額+“應收賬款”明細期末貸方余額;
(5)“開發支出”=“研發支出”科目中所屬的“資本化支出”明細科目期末余額。
(三)根據有關總賬及其明細賬的期末余額分析填列
長期借款=長期借款-將于1年內(含1年)到期的長期借款
應付債券=應付債券-將于1年內(含1年)到期的應付債券
(四)根據有關資產類賬戶與其備抵賬戶抵消后的凈額填列
固定資產=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無形資產=無形資產-累計攤銷-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長期股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在建工程減值準備(在建工程包括待安裝設備價值、工程用材料、工程用人員工資費用之和)
(五)綜合運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
“存貨”=在途物資+原材料+材料采購+庫存商品+發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資+材料成本差異(借為加,貸為減)-存貨跌價準備
十三、完工產品的計算公式
期初在產品成本+本期生產費用=本期完工產品成本+期末在產品成本
本期完工產品成本=期初在產品成本+本期生產費用-期末在產品成本
小編推薦:2019年初級會計職稱全程備考計劃表
通關必看:2019年初級會計職稱備考有妙招,233網校匯聚黃章令等經驗豐富講師,打造通關備考秘籍,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