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定項選擇題
1、
<1>、
【正確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4月5日收到材料時的材料成本差異=10600-10000=600; 4月15日購入材料時,應按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價款59000元;4月20日入庫甲材料的實際數量是5960公斤,所以入庫甲材料的計劃成本是59600元;4月16日購入甲材料2000公斤,月末賬單未到,所以暫估入賬20000元
【該題針對“原材料按計劃成本法核算”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材料成本差異率=(-500+600-600)÷(40 000+10 000+59 600)=-0.4562%
【該題針對“原材料按計劃成本法核算”知識點進行考核】
<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月末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40 000+10 000+59 600-70 000)-(500-319.34)=39 419.34(元)。
【該題針對“原材料按計劃成本法核算”知識點進行考核】
2、
<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此題采用成本法核算。取得長期股權投資時,入賬價值=1 000 000×(8-0.2)+10 000=7 810 000(元)。
<2>、
【正確答案】 BCD
【答案解析】
選項A,取得長期股權投資時,支付價款中含有的已宣告但未發放的現金股利單獨作為應收股利反映,不屬于甲公司的投資收益。
3、
<1>、
【正確答案】 BC
【答案解析】
選項A,交易性金融資產取得時支付的交易費用計入投資收益,不計入取得時的入賬成本,因此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入賬成本是800萬元;選項D,2012年末,材料不再發生減值,所以是將期初的存貨跌價準備20萬元轉回,而不是再計提20萬元的存貨跌價準備。
資料(1)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800
投資收益 3
貸:銀行存款 803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1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00
資料(2)
借:材料采購 1 5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55
貸:銀行存款 1 755
借:原材料 1 400
材料成本差異 100
貸:材料采購 1 500
資料(3)
借:生產成本 2 000
貸:原材料 2 000
當月的材料成本差異率=(-150+100)÷(3 000+1 400)×100%=-1.14%。
借:材料成本差異 22.8
貸:生產成本 22.8
資料(4)
期末材料的成本=(3 000+1 400-2 000)×(1-1.14%)=2 372.64(萬元),可變現凈值為2 920萬元,期末不應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應該將期初的存貨跌價準備轉回。
借:存貨跌價準備 20
貸:資產減值損失 20
【該題針對“原材料按計劃成本法核算”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第一年折舊額=(275-5)×5/15=90(萬元),本月折舊額=90÷12=7.5(萬元)。
【該題針對“原材料按計劃成本法核算”知識點進行考核】
<3>、
【正確答案】 BCD
【答案解析】
選項A,為生產用設備支付的安裝費用和其他相關稅費1.6萬元應計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資料(6)
借:固定資產 21.6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3.4
貸:銀行存款 25
資料(7)
借:固定資產 25
未確認融資費用 5
貸:長期應付款 30
資料(8)
借:管理費用 17.55
制造費用 40.95
貸:應付職工薪酬 58.5
借:應付職工薪酬 58.5
貸:主營業務收入 5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8.5
借:主營業務成本 30
貸:庫存商品 30
資料(9)
借:固定資產清理 550
累計折舊 400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50
貸:固定資產 1 000
借:銀行存款 6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600
借:固定資產清理 30
貸: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30
借:固定資產清理 20
貸:營業外收入 20
【該題針對“原材料按計劃成本法核算”知識點進行考核】
<4>、
【正確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借:應收賬款 46.8
貸:主營業務收入 4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6.8
借:主營業務成本 27
存貨跌價準備 3
貸:庫存商品 30
借:銀行存款 45.86
財務費用 0.94
貸:應收賬款 46.8
【該題針對“原材料按計劃成本法核算”知識點進行考核】
4、
<1>、
【正確答案】 AD
【答案解析】
設備月折舊額=(30-2.5)÷10000×200=0.55(萬元)
辦公樓月折舊額=(310-10)÷10÷12=2.5(萬元)
【該題針對“綜合類題目,固定資產折舊概述”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會計分錄如下所示:
借:制造費用 0.55
管理費用 2.5
貸:累計折舊 3.05
本題應根據固定資產當月增加,當月不計提折舊,下月開始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當月照提折舊,從下月才開始停止計提折舊的原則來計算固定資產折舊額。
題中給出了3月份固定資產相關資料,不考慮其他固定資產,則4月份固定資產的折舊額應等于3月份辦公樓的折舊額加上3月份增加的固定資產計提的月折舊額之和。由于3月份減少的固定資產4月份就不計提折舊了,因此也就不需要考慮。
【該題針對“綜合類題目,固定資產折舊概述”知識點進行考核】
5、
<1>、
【正確答案】 BCD
【答案解析】
取得投資性房地產時:
借:投資性房地產—成本 3 660
貸:銀行存款 3 660
取得租金收入:
借:銀行存款 160
貸:其他業務收入 160
2012年末公允價值變動:
借: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 14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40
【該題針對“公允價值模式下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計量,綜合類題目”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處置損益=4 400-3 800+140-140=600(萬元)。
處置投資性房地產時:
借:銀行存款 4 400
貸:其他業務收入 4 400
借:其他業務成本 3 800
貸:投資性房地產—成本 3 660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40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40
貸:其他業務成本 140
【該題針對“綜合類題目,公允價值模式下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計量”知識點進行考核】
6、
<1>、
【正確答案】 AB
【答案解析】
選項C,2011年末,確認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200萬元;選項D,2012年末,確認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100萬元。
【該題針對“公允價值模式下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計量,綜合類題目”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處置時影響損益的金額=7 800-390-7 600+600-600=-190(萬元)。
【該題針對“綜合類題目,公允價值模式下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計量”知識點進行考核】
備考攻略:
科目備考:2014初級會計實務備考沖刺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