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初級會計實務》知識點預習:庫存商品的賬務處理 >>2018初級會計實務零基礎入門指導>>!
初級會計實務第一章 第四節
(二)庫存商品的賬務處理
1.驗收入庫商品
【例1-59】甲公司“商品入庫匯總表”記載,某月已驗收入庫Y產品1 000臺,實際單位成本5 000元,計5 000 000元;Z產品2 000臺,實際單位成本1 000元,計2 000 000元。甲公司應作如下會計處理:
借:庫存商品——Y產品 5 000 000
——Z產品 2 000 000
貸: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Y產品) 5 000 000
——基本生產成本(Z產品) 2 000 000
2.銷售商品
【例1-60】甲公司月末匯總的發出商品中,當月已實現銷售的Y產品有500臺,Z產品有1 500臺。該月Y產品實際單位成本5 000元,Z產品實際單位成本1 000元。在結轉其銷售成本時,應作如下會計處理:
借:主營業務成本 4 000 000
貸:庫存商品——Y產品 2 500 000
——Z產品 1 500 000
【單選題】下列各項,不會引起企業期末存貨賬面價值變動的是( )。
A.已發出商品但尚未確認銷售收入
B.已確認銷售收入但尚未發出商品
C.已收到材料但尚未收到發票賬單
D.已收到發票賬單并付款但尚未收到材料
233網校答案:A
233網校解析:企業發出商品但是尚未確認銷售收入,應通過“發出商品”科目核算,而“發出商品”科目的期末余額應并入資產負債表中的“存貨”項目反映,因此不會引起企業期末存貨賬面價值變動。
企業購入的商品可用進價或售價進行核算。采用售價核算的,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通過“商品進銷差價”核算。月末,應分攤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借“商品進銷差價”,貸“主營業務成本”。
商品流通企業發出存貨,通常還采用毛利率法和售價金額核算法等方法進行核算。
(1)毛利率法。是指根據本期銷售凈額乘以上期實際(或本期計劃)毛利率匡算本期銷售毛利,并據以計算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
計算公式如下:
銷售凈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退回與折讓
銷售毛利=銷售凈額×毛利率
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毛利
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
商業批發企業常用此方法。
【例1-61】某商場2*12年4月1日針織品存貨1 800萬元,本月購進3 000萬元,本月銷售收入3 400萬元,上季度該類商品毛利率為25%。本月已銷商品和月末庫存商品的成本計算如下:
本月銷售收入=3 400(萬元)
銷售毛利=3 400×25%=850(萬元)
本月銷售成本=3 400-850=2 550(萬元)
庫存商品成本=1 800+3 000-2 550=2 250(萬元)
(2)售價金額核算法
售價金額核算法是平時商品的購入、加工收回、銷售均按售價記賬,售價與進價的差額通過“商品進銷差價”核算,期末計算進銷差價率和本期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并據以調整本期銷售成本的一種方法。
【應試提示】此方法類似于原材料按計劃成本核算。
商品進銷差價率=(期初進銷差價+本期購入商品的進銷差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本期購入商品售價)*100%
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本期商品銷售收入*進銷差價率
本期銷售商品的實際成本=本期商品銷售收入-本期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
期末結存商品的實際成本=期初庫存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購進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銷售商品的實際成本
【例1-62】某商場2*12年7月期初庫存商品的進價成本為100萬元,售價總額為110萬元,本月購進該商品的進價成本為75萬元,售價總額為90萬元,本月銷售收入為120萬元。有關計算如下:
已銷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120×12.5%=15(萬元)
本期銷售商品的實際成本=120-15=105(萬元)
期末結存商品的實際成本=100+75-105=70(萬元)
編輯推薦:初級會計實務考點及試題匯總 | 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歷年真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