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題:某項固定資產原值為155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500元,按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則第二年末該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為()元。
A.5580
B.6320
C.5900
D.6500
【正確答案】:A
【參考解析】:第二年末該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值—第一年計提的折舊額—第二年計提的折舊額=15500-15500×40%-(15500-15500×40%)×40%=5580(元)。
第12題:企業對隨同商品出售且單獨計價的包裝物進行會計處理時,該包裝物的實際成本應結轉到()科目。
A.制造費用
B.銷售費用
C.管理費用
D.其他業務成本
【正確答案】:D
【參考解析】:對于隨同商品出售而單獨計價的包裝物的實際成本應該計入其他業務成本;對于隨同商品出售但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的實際成本應該計入銷售費用中。
第13題:某企業為一般納稅人,適用增值稅率17%,購入需要安裝的設備一臺,價款20000元,增值稅3400元,并投入安裝,安裝中領用生產用原材料實際成本為2000元,領用自產庫存商品,實際成本1800元,售價為2500元,安裝完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則該固定資產入賬價值為()元。
A.28215
B.28325
C.27965
D.28240
【正確答案】:C
【參考解析】:固定資產入賬價值=20000+3400+2000+2000×17%+1800+2500×17%=27965(元)。
借:在建工程23400
貸:銀行存款23400
借:在建工程 4565
貸:原材料2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40
庫存商品18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425
借:固定資產27965
貸:在建工程27965
第14題:某工業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08年10月5日購入材料一批,售價為50000元,該企業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所購材料到達后驗收發現材料短缺5%,經查屬于合理損耗,材料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為700元。則該企業取得的該材料的入賬價值應為()元。
A.50000
B.59200
C.58500
D.50700
【正確答案】:D
【參考解析】:一般納稅人購入材料的增值稅可以抵扣,應單獨核算,采購途中的合理損耗應計入材料的入賬價值中,材料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應計入材料的入賬價值中,因此該企業取得的該材料的入賬價值應=50000+700=50700(元)。
第15題:某企業于2007年7月1日按面值發行5年期、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公司債券,該債券面值總額8000萬元,票面年利率為4%,自發行日起計息。假定票面利率與實際利率一致,不考慮相關稅費,2008年12月31日該應付債券的賬面余額為()萬元。
A.8000
B.8160
C.8320
D.8480
【正確答案】:D
【參考解析】:該債券是一次還本付息的,因此計提債券利息時是計入到應付債券——應計利息中,是增加應付債券的賬面余額的。從發行日開始到2008年12月31日共計提了一年半的利息,則2008年12月31日該應付債券的賬面余額=8 000+8 000×4%×1.5=8480(萬元)
第16題:下列各項中,不會引起負債總額增加的是()。
A.計提壞賬準備
B.計提帶息應付票據利息
C.計提應付債券利息
D.股東大會宣告分派現金股利
【正確答案】:A
【參考解析】:A.計提壞賬準備時: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壞賬準備
不影響負債金額。
B.計提帶息應付票據利息
借:財務費用
貸:應付票據
使得負債總額增加。
C.計提應付債券利息
借:財務費用或在建工程等
貸:應付利息或應付債券——應計利息
使得負債總額增加。
D.股東大會宣告分派現金股利
借:利潤分配——應付現金股利或利潤
貸:應付股利
使得負債總額增加。
因此答案是A。
第17題:某企業2008年年初未分配利潤的貸方余額為300萬元,本年度實現的凈利潤為100萬元,分別按10%和5%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和任意盈余公積。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該企業2008年度可供分配利潤為()萬元。
A.285
B.290
C.300
D.400
【正確答案】:D
【參考解析】:企業可供分配利潤=當年實現的凈利潤+年初未分配利潤(或-年初未彌補虧損)+其他轉入(即盈余公積補虧),因此該企業2008年度可供分配利潤=300+100=400(萬元)。
第18題:某企業生產成本科目的期初余額為20萬元,本期為生產產品發生直接材料費用60萬元,直接人工費用10萬元,制造費用15萬元,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發生的費用10萬元,本期結轉完工產品成本為80萬元。則期末生產成本科目的余額為()萬元。
A.15
B.35
C.5
D.25
【正確答案】:D
【參考解析】:期初生產成本+本期發生的生產成本-本期結轉完工產品成本=期末生產成本科目余額。制造費用期末也是要結轉分配到生產成本中的。
則該題中生產成本科目的期末余額=20+60+10+15-80=25(萬元)。行政管理費用屬于期間費用,應直接計入管理費用,不計入生產成本。
第19題:某生產車間生產A和B兩種產品,該車間共發生制造費用60000元,生產A產品生產工人工時為3000小時,生產B產品生產工人工時為2000小時。若按生產工人工時比例分配制造費用,A和B兩種產品應負擔的制造費用分別為()元。
A.36000和24000
B.24000和36000
C.30000和30000
D.40000和20000
【正確答案】:A
【參考解析】:制造費用分配率=60000/(3000+2000)=12(元/工時);
A產品應負擔的制造費用=3000×12=36000(元);
B產品應負擔的制造費用=2000×12=24000(元)。
第20題:某企業2008年可比產品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本年累計總成本為1600萬元,按本年計劃單位成本計算的本年累計總成本為1500萬元,本年累計實際總成本為1450萬元。則可比產品成本的降低率為()。
A.5.375%
B.9.375%
C.9.735%
D.8.735%
【正確答案】:B
【參考解析】: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可比產品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本年累計總成本×100%,則該題中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1600-1450)/1600=9.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