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定項選擇題
1、乙公司設有供電和鍋爐兩個輔助生產車間。2011年12月在分配輔助生產費用以前,供電車間發生費用1000萬元,按耗電度數分配費用,提供供電度數20萬度,其中,鍋爐車間耗用5萬度,行政部門耗用3萬度,銷售部門耗用2萬度,基本生產車間一般耗用10萬度。鍋爐車間發生費用1800萬元,按供汽量比例分配費用,提供供汽量60萬立方米,其中供電車間耗用4萬立方米,行政部門耗用6萬立方米,銷售部門耗用5萬立方米,基本生產車間產品耗用35萬立方米,一般耗用10萬立方米。假定乙公司輔助生產車間的制造費用不通過“制造費用”科目核算。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回答下列(1)~(2)題。
<1>、下列關于輔助生產費用分配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代數分配法下,輔助生產費用分配結果最正確
B.順序分配法下,受益多的先分配,受益少的后分配
C.直接分配法下,不考慮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的交互分配,直接將輔助生產費用分配給輔助生產以外的各受益單位
D.計劃成本分配法下,便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單位的成本,有利于分清各受益單位的經濟責任
【正確答案】:ACD
【答案解析】:順序分配法下,按照輔助生產車間受益多少的順序分配費用,受益少的先分配,受益多的后分配,先分配的輔助生產車間不負擔后分配的輔助生產車間的費用。
<2>、若乙公司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輔助生產費用,則銷售部門應負擔的電費為( )萬元。
A.100
B.116
C.112
D.113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供電車間負擔的供汽費1800÷60×4=120(萬元),供電車間分配給鍋爐車間的電費1000÷20×5=250(萬元)。供電車間實際應對外分配費用=1000+120-250=870(萬元),銷售部門負擔的電費=870÷(20-5)×2=116(萬元)。
完整處理:
輔助生產費用分配表
(交互分配法) 數量單位:萬度、萬立方米
2011年12月 金額單位:萬元
項目 |
交互分配 |
對外分配 | ||||||
輔助生產車間名稱 |
供電 |
鍋爐 |
合計 |
供電 |
鍋爐 |
合計 | ||
待分配輔助生產費用 |
1 000 |
1 800 |
2 800 |
870 |
1 930 |
2 800 | ||
供應勞務數量 |
20 |
60 |
|
15 |
56 |
| ||
費用分配率(單位成本) |
50 |
30 |
|
58 |
34.46 |
| ||
輔助生產車間 |
供電 |
耗用數量 |
|
4 |
|
|
|
|
分配金額 |
|
120 |
120 |
|
|
| ||
鍋爐 |
耗用數量 |
5 |
|
|
|
|
| |
分配金額 |
250 |
|
250 |
|
|
| ||
合計 |
250 |
120 |
370 |
|
|
| ||
基本生產車間 |
產品 |
耗用數量 |
|
|
|
|
35 |
|
分配金額 |
|
|
|
|
1206.1 |
1206.1 | ||
一般 |
耗用數量 |
|
|
|
10 |
10 |
| |
分配金額 |
|
|
|
580 |
344.6 |
924.6 | ||
合計 |
|
|
|
|
|
| ||
行政 |
耗用數量 |
|
|
|
3 |
6 |
| |
分配金額 |
|
|
|
174 |
﹡207 |
381 | ||
銷售 |
耗用數量 |
|
|
|
2 |
5 |
| |
分配金額 |
|
|
|
116 |
172.3 |
288.3 | ||
分配金額合計 |
|
|
|
|
|
2800 |
﹡鍋爐車間分配率保留兩位小數,費用分配誤差計入管理費用中。
根據上表,編制下列會計分錄:
(1)交互分配:
借: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供電車間)120
——輔助生產成本(鍋爐車間)250
貸: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供電車間)250
——輔助生產成本(鍋爐車間)120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1206.1
制造費用924.6
管理費用381
銷售費用288.3
貸: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供電車間)870
——輔助生產成本(鍋爐車間)1930
2、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2011年至2012年甲公司發生如下經濟業務:
(1)2011年2月10日,購入一條需要安裝的生產線,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生產線價款為1000萬元,增值稅額為170萬元,另發生運雜費4萬元,裝卸費1萬元,款項均以銀行存款支付。
(2)2011年3月6日,安裝生產線領用外購原材料一批,原材料的實際成本為60萬元,負擔的增值稅額為10.2萬元,已計提跌價準備5萬元。
(3)2011年4月15日,應付安裝人員工資8萬元,用銀行存款支付其他費用4萬元。
(4)2011年4月30日,該生產線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當日投入使用。該生產線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預計凈殘值為172萬元,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
(5)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在對該生產線進行檢查時發現其發生減值,此時的可收回金額為600萬元。假定發生減值后生產線的原預計使用年限、折舊方法不變,預計凈殘值為40萬元。
(6)2012年4月25日,甲公司將生產線出售,取得價款為400萬元,支付清理費用6萬元,假定不考慮增值稅。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回答下列(1)~(3)題。
<1>、2011年4月30日,甲公司生產線的入賬價值為( )萬元。
A.1242
B.1247
C.1072
D.1077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生產線的入賬價值=1000+4+1+60-5+8+4=1072(萬元)。
<2>、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生產線應計提的減值為( )萬元。
A.570.67
B.416.67
C.584.85
D.412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生產線應計提的減值=[1072-(1072-172)/10/12×8]-600=412(萬元)
<3>、2012年4月25日,甲公司出售生產線的凈損益為( )萬元。
A.-176
B.-186
C.186
D.176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生產線出售前累計計提的折舊金額為(1072-172)/10/12×8+(600-40)/(10×12-8)×4=80(萬元)。生產線出售凈損益=400-(1072-80-412)-6=-186(萬元)。
會計分錄如下:
(1)購入生產線
借:在建工程100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0
貸:銀行存款1175
(2)安裝該生產線
借:在建工程55
存貨跌價準備5
貸:原材料60
借:在建工程12
貸:應付職工薪酬8
銀行存款4
(3)生產線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借:固定資產1072
貸:在建工程1072
(4)生產線計提減值
計提減值前已經計提的折舊金額=(1072-172)/10/12×8=60(萬元)
應計提減值準備金額=(1072-60)-600=412(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412
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412
(5)2012年計提的折舊=(600-40)/(10×12-8)×4=20(萬元)
(6)公司出售生產線時的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清理580
累計折舊80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412
貸:固定資產1072
借:銀行存款400
貸:固定資產清理400
借:固定資產清理6
貸:銀行存款6
借:營業外支出186
貸:固定資產清理186
熱點專題:2013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試題專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