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會計主體 | (1)會計主體,是指會計工作服務的特定對象,是企業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空間范圍。 (2)會計核算應當集中反映某一特定企業的經濟活動,并將其與其他經濟實體區別開來。 (3)如果企業所有者的經濟交易或事項是屬于企業所有者主體所發生的,則不應納入企業會計核算的范圍。 (4)如果企業所有者向企業投入資本或企業向投資者分配利潤,則屬于企業會計主體的核算范圍。 |
2.持續經營 | 持續經營,是指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企業將會按當前的規模和狀態持續經營下去,不會停業,也不會大規模削減業務。 |
3.會計分期 | (1)會計分期,是指將一個企業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一個個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 (2)會計分期的目的,是據以分期結算盈虧,按期編報財務報告,從而及時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信息。 (3)分類 ①會計年度:我國是公歷1月1日至12月31日。 ②中期:短于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如月度、季度、半年度。 |
4.貨幣計量 | (1)貨幣計量,是指會計主體在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時主要以貨幣作為計量單位,來反映會計主體的生產經營活動過程及其結果。 (2)貨幣是商品的一般等價物,是衡量一般商品價值的共同尺度。 (3)采用貨幣計量單位進行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不排斥采用其他計量單位,其他計量單位可以對貨幣計量單位進行必要的補充和說明。 【舉例】原材料的實物量度(噸、千克等)可以補充說明原材料的儲存、耗費等經管責任的落實狀況。 |
【例題·多選題】(2020年)下列各項中,可確認為會計主體的有( ?。?。
A.子公司
B.銷售部門
C.集團公司
D.母公司
1.權責發生制 | (1)權責發生制,是指以取得收取款項的權利或支付款項的義務為標志來確定本期收入和費用的會計核算基礎。 ①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者應當負擔的費用,無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計入利潤表。 ②凡是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在當期收付,也不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2)企業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 |
2.收付實現制 | (1)收付實現制,是指以現金的實際收付為標志來確定本期收入和支出的會計核算基礎。 (2)我國政府會計由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構成。 ①預算會計采用收付實現制(國務院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②財務會計采用權責發生制。 |
3.兩者差異 | (1)相較于收付實現制,權責發生制下會計處理較為復雜,其會計處理結果存在一定的差異。 (2)在交易或者事項的發生時間與相關款項收付時間不一致時產生兩種會計基礎下確認的利潤差額。 (3)舉例:在商品銷售收入已經實現而銷售款項尚未收到時,按照權責發生制確認的當期收入和利潤高于按照收付實現制確認的當期收入和利潤。 |
【例題·多選題】按照權責發生制的要求,應作為本期收入或費用的有( )。
A.本期以賒銷方式實現的收入
B.本期以現銷方式實現的收入
C.屬于本期應該負擔的費用但尚未支付現金
D.本期預付的應由下一期間負擔的相關費用
1.可靠性 | (1)可靠性要求企業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 (2)可靠性是高質量會計信息的重要基礎和關鍵所在。 (3)保持會計信息可靠性還要求企業會計信息應當是中立的、無偏的。 |
2.相關性 | 相關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 |
3.可理解性 | 可理解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清晰明了,便于財務報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
4.可比性 | (1)同一企業不同時期可比(縱向可比) ①同一企業不同時期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采用一致的會計政策,不得隨意變更。 ②如果按照規定或者在會計政策變更后能提供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可以變更會計政策。 ③會計政策是指企業在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中所采用的原則、基礎和處理方法。 (2)不同企業相同時期可比(橫向可比) 不同企業同一會計期間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采用同一會計政策,確保會計信息口徑一致、相互可比。 |
5.實質重于形式 | (1)含義:按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核算(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而不僅僅以法律形式為依據。 (2)舉例:應當將企業租入的資產(短期租賃和低值資產租賃除外),視為企業的資產,在資產負債表中填列使用權資產。 ①從法律形式來講企業并不擁有其所有權; ②但是由于租賃期相當長,從其經濟實質來看,企業能夠控制租入資產所創造的未來經濟利益。 |
6.重要性 | (1)重要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項。 (2)重要性的應用依賴職業判斷,從項目的功能、性質和金額大小多方面加以判斷。 (3)舉例: ①企業發生的某些支出金額較小,從支出的受益期來看,可能需要在若干會計期間進行分攤,但根據重要性要求,可以一次性計入當期損益,如低值易耗品可以采用一次攤銷法或分次攤銷法攤銷。 ②企業發生的研發支出中屬于研究階段的支出,盡管多數情況下其金額較大,但是,從其功能看尚未形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在發生期作為期間費用計入當期損益核算并列報。 |
7.謹慎性 | (1)謹慎性要求企業對交易或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 (2)舉例 ①可能發生減值損失的資產計提資產減值準備; ②固定資產采用加速折舊方法計提折舊; ③對售出商品很可能發生的保修義務確認預計負債。 |
8.及時性 | (1)及時性要求企業對于已經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及時進行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不得提前或延后。 (2)舉例:某企業將自行研制的軟硬件為一體的商品進行銷售,銷售合約約定商品銷售后還將提供免費維護和免費升級服務。 ①如果企業將全部銷售一次性確認為當期銷售收入,就屬于提前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銷售收入。 ②如果企業在提供后續服務合約到期日再確認全部銷售收入,則屬于延后確認、計量、記錄、報告銷售收入。 ③正確的會計處理應當按合理的比例在銷售當期和持續期間分配確認各期銷售收入。 |
【例題·多選題】(2018年)下列各項中,關于企業會計信息可靠性表述正確的有( ?。?。
A.企業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不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費用
B.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相互可比
C.企業應當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
D.企業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zyp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