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選擇1個正確答案)
1平均指標反映了()。
a總體分布的平均趨勢 b總體分布的離散趨勢
c總體單位的集中趨勢 d總體變動趨勢
2在兩個總體平均數不等情況下,比較它們的代表性大小,可以采用的標志變異指標是()。
a全距 b平均差 c標準差 d標準差系數
3累計增長量等于相應的各個逐期增長量()。
a之和 b之差 c之積 d之商
4定基發展速度等于相應的各個環比爰展速度()
a之和 b之差 c之積 d之商
5編制總指敷的兩種形式是()。
a綜合指數和平均教指教
b個體指數和綜合指數
c數量指標指數和質量指標指數
d固定構成指數和結構影響指數
6統計抽樣推斷所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是()。
a準確性原則 b隨機原則
c可靠性原則 d靈活性原則
7國家統計數據以( )數據為準。
a、國務院公布的 b、國家統計局公布的
c、最先公布的部門所公布的 d、主管部門公布的
8國家建立健全統計數據質量( )的襯度,加強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內生產總值等重要統計數據的監控和評估。
a、監控和評估 b、監控 c、評估 d、審核
9《統計法》規定,對屬于私人、家庭的單項調查資料,非經()同意,不得泄露。
a、本單位領導審批 b、上級領導審批 c、本人同意 d、上級機關
10對于報告期和報送日期相同的一套統計調查表 (共四張)。如行為人遲報了其中三張調查表,則應認定行為人()。
a、遲報一次 b遲報三次
c、不構成遲報 d構成屢次遲報
11國家機關違反《統計法》的有關規定。未報經審查或者備案.擅自制發統計調查表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責令改正,予以()
a、行政處分 b通報批評c、罰款 d、警告
12對企業事業組織和()拒報統計資料的違法行為,由縣級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予以警告.并可以處以罰款。
a、個體工商戶 b、社會團體 c、公民個人 d、國家機關
13根據《境計法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對企業事業組織的最高罰款為()。
a、10萬元 b、5萬元 c、3萬元 d、1萬元
14工資是支付給本單位()的勞動報酬。
a全部從業人員 b全部在崗職工 c全部職工 d實有編制人員
15下列哪一項應作為本企業原材料能源統計。 ()
a、車間已領取,但尚未使用的原材料
b、從廢液中收回、提取并重新使用的洗滌劑
c、已投入使用,但未改變其形態或性能的原材料
d、借給其他單位使用.并已稍耗掉的原材料能源
16國家統計制度規定.原材料能源統計報表的基層填報單位是()。
a所有企業法人 b所有法人單位
c所有產業活動單位 d工業、建筑業和交通運輸業法人企業
17從事科技活動人員是指報告期內,從事科技活動的時間(不包括加班時問)占其全部工作時間()及以上的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工人及其他人員。
a、10% b、50% c、60% d、90%
18企業財務統計表根據不同企業的()分為甲乙兩種表式.
a所屬行業 b規模 c活動地點 d管理機謝
19下列哪十稅種不屬于企業生產稅。()
a銷售稅 b、所得稅 c、成本稅 d、各種附加費和規費
20經費來源主要依靠財政預算撥款的單位是()。
a、全額預算管理單位
b、差額預算管理單位
c、自收自支預算管理單位
d、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