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社會主義國民收入的分配
國民生產總值和國內生產總值:
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表現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與此相適應,在實際核算中,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計算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這三種方法分別從不同角度反映國內生產總值及其構成。

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社會主義國民收入經過初次分配,形成國家集中的純收入、企業收入和生產勞動者的個人收入三部分,是社會主義社會的三種基本的原始收入。
國民收入的再分配:
國民收入的再分配,是繼初次分配之后,國民收入在整個社會范圍內的分配。

【例題1·單選題】國民生產總值和國內生產總值的關系是( )。
A.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生產總值+國外凈要素收入
B.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生產總值-國外凈要素收入
C.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生產總值+財政收入
D.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生產總值-財政支出
【答案】B
【解析】GDP=GNP-國外凈要素收入。
【例題2·單選題】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一般為一年)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是( )。
A.國民生產總值
B.國內生產總值
C.財政收入
D.利潤
【答案】B
【解析】國內生產總值指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一般為一年)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它不包括能源、原材料等各種中間消耗的價值,只計算國民經濟各部門以貨幣表現的全部社會最終產品和勞務價值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