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經濟基礎知識太多,如何抓重點?通過研究歷年真題不難發現,重點恒重,以前考過的知識點,稍加變形后會在下次考試中再次出現,因此歷年考過的考點一定要掌握扎實,理解透徹,本文整理了2023年初級經濟師經濟基礎高頻真題考點:無效民事法律行為,配合習題練習,鞏固理解記憶。
【考點】無效民事法律行為
無效民事法律行為:指已經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嚴重欠缺民事法律行為的生效條件,因而當然,確定地不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法律行為。其類型主要包括:
①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進行的民事法律行為以及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進行的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單方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②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③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虛假意思表示又稱虛偽表示,是指行為人與相對人都知道自己所表示的意思并非真意,通謀作出與真意不一致的意思表示。虛偽表示的特征在于,雙方當事人都知道自己所表示出的意思不是真實意思,民事法律行為本身欠缺效果意思,雙方均不希望此行為能夠真正發生法律上的效力。
④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下列各項中,屬于無效民事法律行為的有(??)。
A.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進行的民事法律行為
B.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
C. 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
D. 限制行為能力人接受贈與的
E. 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
無效民事行為,是指已經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嚴重欠缺民事法律行為的生效條件,而當然、確定地不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法律行為。其類型主要包括:
①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進行的民事法律行為以及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進行的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單方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②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③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虛假意思表示又稱虛偽表示,是指行為人與相對人都知道自己所表示的意思并非真意,通謀作出與真意不一致的意思表示。虛偽表示的特征在于,雙方當事人都知道自己所表示出的意思不是真實意思,民事法律行為本身欠缺效果意思,雙方均不希望此行為能夠真正發生法律上的效力。
④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更多初級經濟師經濟基礎高頻考點可在233網校APP的干貨筆記中查看。
2023經濟師高頻考點干貨筆記由233網校教研組根據新教材精心編制,潛心打磨,是一份可以直接背誦的資料,提煉核心點,歸納歷年考題方向,標注重點關鍵句,加深識記印象,適合備考2023年初級經濟師考試的同學使用。
方法1點擊鏈接直接打開電子書https://m.233.com/cjjjs/ebook/15735/,進行閱讀;
方法2下載233網校APP——初級經濟師——干貨筆記,即可看到。建議下載233網校APP,才可以免費看全本書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