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按照規則內容的確定性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規則分為( )
A.確定性規則
B.委任性規則
C.授權性規則
D.義務性規則
E.準用性規則
【參考答案】ABE
【解析】此題考核法律規則的分類。按照規則內容的確定性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規則分為確定性規則、委任性規則和準用性規則。
2. 根據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法的本質可以概括為階級性、國家意志性和物質制約性等多個方面,但作為一種上層建筑,法最終決定于( )
A.社會物質生活條件
B.統治階層的意志
C.國家的意志
D.多數公民的意志
【參考答案】A
【解析】此題考核法的本質。法最終決定于構成物質關系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
3.下列關于經濟法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經濟法主要采取刑事手段
B.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
C.經濟法調整以交換為中心所發生的財產關系
D.經濟法中的主體分自然人與法人兩類
【參考答案】B
【解析】此題考核經濟法的相關內容。經濟法除了采取民事手段,還運用行政手段、刑事手段,實行綜合調整,選項A錯誤。經濟法調整以生產經營管理為中心所發生的經濟關系,選項C錯誤。經濟法主體體系包括法人以及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其他組織和內部組織,選項D錯誤。
4.王某在李某的脅迫下簽署了一份將自己房屋賣給李某的合同,該合同行為屬于( )
A.無效民事行為
B.合法民事行為
C.可撤銷民事行為
D.效力待定民事行為
【參考答案】C
【解析】此題考核可撤銷民事行為。可撤銷民事行為主要包括: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民事行為;顯失公平的民事行為;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沒有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行為。
5.我國稅收返還的內容包括( )
A.增值稅、消費稅返還
B.所得稅基數返還
C.土地增值稅返還
D.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稅收返還
E.關稅返還
【參考答案】ABD
【解析】此題考核稅收返還。稅收返還包括:(1)增值稅消費稅返還;(2)所得稅基數返還;(3)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稅收返還。
6.集中趨勢的測度值對一組數據的代表程度,取決于該組數據的( )
A.離散水平
B.離散程度
C.計量單位
D.相關程度
【參考答案】A
【解析】此題考核離散程度的測度。集中趨勢的測度值是對數據一般水平的一個概括性變量,它對一組數據的代表程度,取決于該組數據的離散水平。
7.關于統計指數分類的說法,正確的有( )
A.按所反映的內容不同,統計指數可分為數量指數和質量指數
B.按物量水平不同,統計指數可分為產量指數和銷量指數
C.按計算形式不同,統計指數可分為簡單指數和加權指數
D.按計量單位不同,統計指數可分為數量指數和價值指數
E.按計入指數的項目多少不同,統計指數可分為個體指數和綜合指數
【參考答案】ACE
【解析】此題考核指數的分類。從不同角度出發,指數可以分為以下幾種主要類型:按所反映的內容不同,可以分為數量指數和質量指數。按計入指數的項目多少不同,可分為個體指數和綜合指數。按計算形式不同,可分為簡單指數和加權指數。
8.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具有的作用,表現在( )
A.反映通貨膨脹狀況
B.反映居民的實際購買力
C.反映貨幣購買力變動
D.反映對職工實際工資的影響
E.反映城鄉居民所購買的生活消費品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的變動趨勢和程度
【參考答案】ACDE
【解析】此題考核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作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除了能反映城鄉居民所購買的生活消費品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的變動趨勢和程度外,還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1)反映通貨膨脹狀況;(2)反映貨幣購買力變動;(3)反映對職工實際工資的影響。
9.為保證會計工作正常進行和保證會計信息質量,對會計核算所處的時間和空間環境假設的基本前提有( )
A.采用歷史成本計價
B.權責發生制
C.持續經營
D.劃分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
E.貨幣計量
【參考答案】CE
【解析】此題考核會計的基本前提。會計的基本前提又叫基本假設,是對會計核算所處時間、空間環境等所作出的合理假設,是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基礎。會計核算對象的確定、會計方法的選擇、會計數據的搜集等,都以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為依據。一般認為,會計核算的四大基本前提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貨幣計量。
10.下列會計科目中,按其歸屬的會計要素去分類,屬于成本科目的是( )
A.固定資產
B.流動負債
C.制造成本
D.主營業務成本
【參考答案】ABD
【解析】此題考核會計科目的分類。成本類科目:按成本的不同內容和性質又可分為反映制造成本的科目和反映勞動成本的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