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選樣,也稱等距選樣,是指首先計算選樣間隔,確定選樣起點,然后再根據間隔,順序選取樣本的一種選樣方法。系統選樣方法使用方便,并可用于無限總體。但使用系統選樣方法要求總體必須是隨機排列的,否則容易發生較大的偏差。
假設注冊會計師擬從編號為001~100發票中抽取10張進行控制測試,若選取的第一張發票(起點i)為007號,則注冊會計師所選的10張發票號碼為:007、017、027、037、047、057、067、077、087、097。這就是系統選樣,每個樣本間的相隔都為10,所以,系統選樣也稱等距選樣,采用這種方法時,其基本步驟如下:
(1)計算抽樣區間
選樣間距(j)=總體容量÷樣本規模=100÷10=10
(2)確定隨機起點(i)
(3)等距抽取樣本
注冊會計師所選取的第1張發票為007:007+(1-1)×10
注冊會計師所選取的第2張發票為017:007+(2-1)×10
注冊會計師所選取的第3張發票為027:007+(3-1)×10
……
注冊會計師所選取的第n張發票為007+(n-1)×10
即注冊會計師所選取的第n個樣本的編號為:i+(n-1)j。
上例中所選的第5張發票號碼為:047號,即007+(5-1)×10=047。
注冊會計師可選取多個隨機起點,上例中若用007(i1)和013(i2)作為起點,選取的樣本為:
007 027 047 067 087
013 033 053 073 093
則以每個起點所選取的樣本間距為:

【例題2·簡答題】假定某被審計單位的發票的編號為1001--9000,注冊會計師擬采用系統抽樣法選擇其中5%進行函證。
?、俅_定隨機起點為1011號,注冊會計師選取的頭5張發票的編號分別為多少?
②若確定隨機起點為1018號,試寫出所抽取的第194張發票的號碼為多少?
③若采用1011、1025、1043三個隨機起點,請寫出以1025為起點的所選取的第51 張發票的號碼。
『正確答案』
?、俪闃娱g隔數=8000÷(8000×5%)=1÷5%=20
則以1011為起點的前5張發票的號碼為:1011、1031、1051、1071、1091。
?、谝?018為起點的
第194張發票的號碼:1018+(194-1)×20=4878
③如果有多個起點,則

三個隨機起點的抽樣間隔數=20×3=60
以1025為起點的第51張發票的號碼: 1025+(51-1)×60=4025
3.隨意選樣
隨意選樣是指不考慮金額大小、資料取得的難易程度及個人偏好,以隨意的方式選取樣本。隨意選樣的缺點在于很難完全無偏見地選取樣本項目。
三種基本方法均可選出代表性樣本。但隨機數選樣和系統選樣屬于隨機基礎選樣方法,即對總體的所有項目按隨機規則選取樣本,因而可以在統計抽樣中使用,當然也可以在非統計抽樣中使用。而隨意選樣雖然也可以選出代表性樣本,但它屬于非隨機基礎選樣方法,因而不能在統計抽樣中使用,只能在非統計抽樣中使用。
?。ㄈ颖緦嵤┏绦?BR> 注冊會計師應當針對選取的每個項目,實施適合于具體審計目標的審計程序。對選取的樣本項目實施審計程序旨在發現并記錄樣本中存在的誤差。
三、評價樣本結果
審計抽樣的基本步驟:

分析樣本誤差-→推斷總體誤差-→形成審計結論
(一)分析樣本誤差
無論是統計抽樣還是非統計抽樣,都應當對樣本結果(誤差――控制測試中的控制偏差和細節測試中的金額錯報)進行定性評估和定量評估。
(二)推斷總體誤差
在實施控制測試時,由于樣本的誤差率就是整個總體的推斷誤差率,注冊會計師無需推斷總體誤差率。
當實施細節測試時,注冊會計師應當根據樣本中發現的誤差金額推斷總體誤差金額,并考慮推斷誤差對特定審計目標及審計其他方面的影響。
?。ㄈ┬纬蓪徲嫿Y論(考慮抽樣風險)
偏差率范圍=總體偏差率±抽樣風險允許限度(偏差率的修正值)
偏差率上限估計值=總體偏差率+抽樣風險允許限度
1.控制測試
控制測試 | |
統計抽樣 |
1.估計的總體偏差率上限低于可容忍偏差率,總體可以接受。 |
非統計抽樣 |
1.樣本偏差率大于可容忍偏差率,總體不能接受,應當修正重大錯報風險評估水平,并增加實質性程序的數量; |
?。?)細節測試
在統計抽樣中,注冊會計師利用計算機程序或數學公式計算出總體錯報上限,并將計算的總體錯報上限與可容忍錯報比較。計算的總體錯報上限等于推斷的總體錯報(調整后)與抽樣風險允許限度之和?! ?
細節測試 | |
統計抽樣 |
1.計算的總體錯報上限大于或等于可容忍錯報,總體不能接受,所測試的交易或賬戶余額存在重大錯報。注冊會計師應建議被審計單位對錯報進行調查,且在必要時調整賬面記錄。 |
非統計抽樣 |
1.調整后的總體錯報大于可容忍錯報,總體不能接受,應建議被審計單位調整賬面記錄;修改進一步審計程序。 |
相關推薦:
熱點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