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用作實質性程序
1.總體要求
(1)目的
注冊會計師應當針對評估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設計和實施實質性程序。實質性分析程序與細節測試都可用于收集審計證據,以識別財務報表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
(2)實施的前提
第一,當使用分析程序比細節測試能更有效地將認定層次的檢查風險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時,注冊會計師可以考慮單獨或結合細節測試,運用實質性分析程序。
第二,如果重大錯報風險較低且數據之間存在穩定的預期關系,注冊會計師可以單獨使用實質性分析程序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3)所提供證據的證明力
相對于細節測試而言,實質性分析程序能夠達到的精確度可能受到種種限制,所提供的證據在很大程度上是間接證據,證明力相對較弱。
(4)考慮的因素
在設計和實施實質性分析程序時,無論單獨使用或與細節測試結合使用,注冊會計師都應當:
①考慮針對所涉及認定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和實施的細節測試(如有),確定特定實質性分析程序對這些認定的適用性。
②考慮可獲得信息的來源、可比性、性質和相關性以及與信息編制相關的控制,評價在對已記錄的金額或比率作出預期時使用數據的可靠性。
③對已記錄的金額或比率作出預期,并評價預期值是否足夠精確以識別重大錯報(包括單項重大的錯報和單項雖不重大但連同其他錯報可能導致財務報表產生重大錯報的錯報)。
④確定已記錄金額與預期值之間可接受的,且無需按《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313號——分析程序》第七條的要求作進一步調查的差異額。
2.實質性分析程序對特定認定的適用性
(1)實質性分析程序通常更適用于在一段時期內存在預期關系的大量交易;
(2)在某些情況下,不復雜的預測模型也可以用于實施有效的分析程序;
(3)不同類型的分析程序提供不同程度的保證;
(4)對特定實質性分析程序適用性的確定,受到認定的性質和注冊會計師對重大錯報風險評估的影響;
(5)在針對同一認定實施細節測試時,特定的實質性分析程序也可能視為是適當的。
3.數據的可靠性
(1)數據的來源: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數據和外部數據
(2)數據可靠性的影響:數據的可靠性直接影響根據數據形成的預期值。數據的可靠性越高,預期的準確性也將越高,分析程序將更有效。注冊會計師計劃獲取的保證水平越高,對數據可靠性的要求也就越高。
(3)確定實質性分析程序使用的數據是否可靠時,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的因素:
①可獲得信息的來源。例如,從被審計單位以外的獨立來源獲取的信息可能更加可靠。
②可獲得信息的可比性。例如,對于生產和銷售特殊產品的被審計單位,可能需要對寬泛的行業數據進行補充,使其更具可比性。
③可獲得信息的性質和相關性。例如,預算是否作為預期的結果,而不是作為將要達到的目標。
④與信息編制相關的控制,用以確保信息完整、準確和有效。例如,與預算的編制、復核和維護相關的控制。
4.評價預期值的準確程度
(1)預期值準確度的影響:預期值的準確性越高,注冊會計師通過分析程序獲取的保證水平將越高。
(2)評價做出預期的準確程度是否足以在計劃的保證水平上識別重大錯報時,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的主要因素:
①對實質性分析程序的預期結果做出預測的準確性。
②信息可分解的程度。
信息可分解的程度是指用于分析程序的信息的詳細程度,如按月份或地區分部分解的數據。通常,數據的可分解程度越高,預期值的準確性越高,注冊會計師將相應獲取較高的保證水平。
③財務和非財務信息的可獲得性。
5.已記錄金額與預期值之間可接受的差異額
(1)在設計和實施實質性分析程序時,注冊會計師應當確定已記錄金額與預期值之間可接受的差異額。注冊會計師應當將識別出的差異額與可接受的差異額進行比較,以確定差異是否重大,是否需要做進一步調查。
(2)應注意的情況
如果在期中實施實質性程序,并計劃針對剩余期間實施實質性分析程序,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實質性分析程序對特定認定的適用性、數據的可靠性、做出預期的準確程度以及可接受的差異額,并評估這些因素如何影響針對剩余期間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的能力。如果認為僅實施實質性分析程序不足以收集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注冊會計師還應測試剩余期間相關控制運行的有效性或針對期末實施細節測試。
為了幫助大家通過考試,233網校為大家提供注冊會計師VIP班(含精講班+沖刺班+習題班+真題解析班+機考實戰班)免費試聽 點擊進入>>,233網校祝大家考試成功!
編輯推薦2013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熱點:
2013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成績查詢專題 成績復核匯總 證書領取匯總
編輯推薦2014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