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
1、下列有關獲取審計證據的說法中,恰當的有( )。
A.檢查文件記錄不能提供可靠的證據
B.檢查有形資產可以為其存在提供可靠的審計證據
C.觀察所提供的審計證據僅限于發生時點,不能提供期間的證據
D.分析程序能夠提供可靠的審計證據
【答案】BC
【解析】選項A,檢查文件記錄可以提供可靠的審計證據;選項D,由于分析程序主要用來分析各種數據之間的關系,很難提供可靠的審計證據。
2、下列有關函證回函可靠性的考慮中,恰當的有( )。
A.如果被詢證者將回函寄至被審計單位,并由被審計單位轉交注冊會計師,該回函不能視為可靠的審計證據
B.在跟函的方式下,注冊會計師應確認處理詢證函人員的身份和處理詢證函的權限
C.在電子形式收到回函時,注冊會計師應要求被詢證者提供回函原件
D.如果被詢證者只對詢證函進行口頭回復,不給予直接書面回復,注冊會計師不能將其作為可靠的審計證據
【答案】ABD
【解析】在電子形式收到回函時,注冊會計師在必要時可以要求被詢證者提供回函原件。
3、在確定實質性分析程序使用的數據的可靠性時,注冊會計師通常考慮的因素有( )。
A.可獲得信息的來源
B.可獲得信息的可比性
C.可獲得信息是否經過審計
D.與可獲得信息相關的控制
【答案】ABCD
【解析】在確定數據的可靠性是否能夠滿足實質性程序的需要時,下列因素是相關的:(1)可獲得信息的來源;(2)可獲得信息的可比性;(3)可獲得信息的性質和相關性;(4)與信息編制相關的控制。
4、下列有關在實施實質性分析程序時確定可接受差異額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越高,可接受差異額越低
B.重要性影響可接受差異額
C.確定可接受差異額時,需要考慮一項錯報單獨或連同其他錯報導致財務報表發生重大錯報的可能性
D.需要從實質性分析程序中獲取的保證程度越高,可接受差異額越高
【考點】對可接受的差異額的考慮
【解析】選項D不正確。如果注冊會計師需要從實質性分析程序中獲取的保證程度越高,越需要獲取有說服力的審計證據,可接受的、無需作進一步調查的差異額將會降低。
【答案】ABC
三、簡答題
A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15年度財務報表。甲公司2015年12月31日應收賬款余額為3000萬元。A注冊會計師認為應收賬款存在重大錯報風險,決定選取金額較大以及風險較高的應收賬款明細賬戶實施函證程序,相關事項如下:
(1)審計項目組成員要求被詢證的甲公司客戶將回函直接寄至會計師事務所,但甲公司客戶X公司將回函寄至甲公司財務部,審計項目組成員取得了該回函,將其歸入審計工作底稿。
(2)對于審計項目組以傳真件方式收到的回函,審計項目組成員與被詢證方取得了電話聯系,確認回函信息,并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電話內容與時間、對方姓名與職位,以及實施該程序的審計項目組成員姓名。
(3)審計項目組成員根據甲公司財務人員提供的電子郵箱地址,向甲公司境外客戶Y公司發送了電子郵件,詢證應收賬款余額,并收到了電子郵件回復。Y公司確認余額準確無誤。審計項目組成員將電子郵件打印后歸入審計工作底稿。
要求:
請判斷上述事項是否恰當,如不恰當請簡要說明理由。
【答案】
(1)不恰當。注冊會計師應當對函證的全過程保持控制/可靠性不足。
(2)恰當。
(3)不恰當。注冊會計師應當核實被詢證者的信息;/電子回函的可靠性存在風險,注冊會計師和回函者要采用一定的程序創造安全環境。
2017年注冊會計師網校新版教材課程上線,零風險保通關,講師授課,4大專項通關體系全程助力通關!【點擊馬上試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