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三:
注冊會計師在審計作低稿中記錄了實施的相關實質性程序,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1)根據不同類別員工的薪酬標準和平均人數,估算20×8年度應計提的員工薪酬,與20×8年度實際計提的金額進行比較。
(2)檢查丙公司向甲公司移交實物資產的交接手續是否完備。
(3)計算年末存貨的可變現凈值 (包括參考資產負債表日后銷售情況),與存貨賬面價值比較,檢查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是否充分。
(4)根據A產品的實際銷售收入,估算20×8年度應向丁公司的支付的追加廣告服務費,并與20×8年度向丁公司實際支付的追加廣告服務費進行比較。
(5)從20×8年度營業收入明細賬中抽取一定數量的銷售記錄,檢查入賬日期、品名、數量、金額等是否與銷售發票、產成品出庫單、客戶簽收記錄和記賬憑證一致。
(6)根據20×8年銷貨運費記錄,估算20×8年就應由甲公司承擔的運費,與20×8年實際承擔的運費進行比較。
(7)將甲公司在20×8年度實際發生的產品質量保證費用與上年末計提的“預計負債——產品質量保證”進行比較,并評估其差異的合理性。
要求:
(1)針對資料(1)至(5)項,結合資料二,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逐項指出資料一所列事項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錯報風險。如果認為存在,簡要說明理由,并說明該風險主要與哪些賬務報表項目(僅限于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存貨、固定資產、商譽、預付款項、應付職工薪酬、預計負債和銷售費用)的哪些認定相關。將答案直接填入答題卷第9頁至11頁的相應表格內。
(2)針對資料(三)(1)至(7)項實質性程序,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逐項指出上述實質性程序與根據資料一(結合資料二)識別的重大錯報風險是否直接相關。如果直接相關,指出與根據資料一哪一項(結合資料二)識別的重大錯報風險直接相關,并簡要說明理由,將答案直接填入答題卷第12頁至第13頁的相應表格內。
答:
(1)
事項序號 |
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錯報風險(是/否) |
理由 |
財務報表項目名稱 |
財務報表項目認定 |
(1) |
||||
(2) |
||||
(3) |
||||
(4) |
||||
(5) |
(2)
實質性程序序號 |
是否根據資料一(綜合資料二)識別的重大錯報風險直接相關(是/否) |
與根據資料一那一項(結合資料二)識別的重大錯報風險直接相關(資料一事項序號) |
理由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